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演化进程

时间:2024-04-23

阿尔瓦雷斯龙类快速小型化和适应性辐射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合作者开展了阿尔瓦雷斯龙类体型演化研究工作,并据此讨论了此过程的速率和模式,以及可能导致此类恐龙小型化的具体原因。相关成果发表于Current Biology。阿尔瓦雷斯龙类体型小型化发生的距今1.1亿年到8500万年之间这段时间,晚期的小型阿尔瓦雷斯龙类具有很多类似现生专性食蚁动物的形态学特征,如直且粗大的前肢指爪,虽短却非常强壮的前肢骨骼,门齿空缺的吻部(为伸出细长舌头沾食蚁类提供空间)等。另外,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专一的虫食性会把动物的体型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这也与相关研究发现的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的“跃迁”式小型化相吻合。

阿尔瓦雷斯龙类的生态复原图(韩志信绘)(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阿尔瓦雷斯龙类骨组织学,体重宏观演化和多样性变化趋势。(秦子川供图)(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华北中元古代微体化石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茂炎研究组初步探明了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组成面貌和真核化石多样性,为该组烃源岩生烃母质的来源提供参考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Precambrian Research。超过半数的化石类型在该组为首次发现,从而表明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的多样性比早前认识要高很多。总体上,下马岭组的微体化石组成面貌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相似,但多样性略高。与全球中元古代地层类似,下马岭组中绝大多数微体化石地层延限很长。而具纵纹的管状化石Jixiania lineata因其地层延限较短,是唯一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的化石分子,目前已在世界多个地区(如澳大利亚、美国、西伯利亚)的中元古代早期地层中发现。

横断山-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的分布区演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星耀武研究员等人以该地区特有属忍冬科刺萼参属(Acanthocalyx)为研究对象,利用谱系地理学的手段探讨了该属的分布区演化及其与地质历史事件的联系。相关成果发表于Alpine Botany。所有的大花刺参群体仅有一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最低。大花刺参可能来源于刺续断外围群体隔离的物种形成。分子钟时间估算结果表明白花刺参在横断山南北主要谱系的分化时间在晚上新世(c a.3.54M a),大花刺参与刺续断的分化时间在早更新世(c a.2.79Ma),可能受晚新生代环境变化和第四纪冰期的影响。

藏北寒旱核心区过去5000年来的湿度变化及植被演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朱立平研究员带领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利用位于藏北羌塘高原的布若错(一个受冰川补给影响的湖泊)的湖芯沉积物,重建了青藏高原中北部寒旱核心区5000年以来的湿度变化及植被演化历史,研究了季风和西风在该区域的演化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Catena。该区域中晚全新世以蒿属草原植被为主,发展到900aBP前后,草原和荒漠植被开始交替出现,总体呈现湿度逐渐降低的特征。该流域在3800aBP前,经历了一个相对暖湿的阶段,主要受印度季风控制;之后,植被演化揭示了流域逐步变干的过程,反映了该流域印度季风影响逐渐减弱;3200aBP后,布若错流域的西风影响不断增强,流域持续变干。

青藏高原特有类群荒漠猫的演化分类地位及中国家猫的驯化遗传起源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罗述金课题组和合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家猫,以及同域分布的荒漠猫和亚洲野猫进行遗传学样品采集,通过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的证据,为中国地区家猫及野猫类群的遗传溯源、基因交流和演化历史提供了答案。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该研究从全基因组层面揭示了中国家猫的驯化遗传起源,描绘了野猫和家猫间隐秘的遗传交流历史和现状,系统阐释了中国地区野猫类群更新世中期以来的演化和扩散历程,也为荒漠猫和亚洲野猫等珍稀濒危野生猫科动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的特有猫科动物类群荒漠猫(左)以及同域分布的具有非洲野猫驯化起源而在近期又受到荒漠猫基因渗透的家猫(右)(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网站)

野猫谱系与家猫的系统发育关系(图片来源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网站)

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模式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教授与合作者在国际上提出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红树林在海洋生态系统生态多样性维持和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提出了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模式,即红树林具有“四高”特性的新观点。阐明了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在适应人类活动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与作用。此外,成果还涉及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的红树林湿地重要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别是红树林湿地中古菌的潜在生态功能研究。

和政羊的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和政羊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和政羊是一种体型中等大小的羚羊,是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在和政羊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虽然脑颅的隆起与角心的生长有关,但脑颅顶部的形态与角心的大小和粗壮程度并不相关。和政羊的个体发育研究还能为其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线索。虽然和政羊与乌米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二者在生长发育方式上具有明显区别。在种内变异方面,和政羊的各个头骨测量项的变异范围虽大,却并未超过现生牛科动物的种内变异范围。

中国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郄文昆研究员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合作者详细介绍了中国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相关成果发表于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论文研究了华南、西准噶尔和西藏等地的标准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情况,对中国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的生物事件、环境事件的最新进展成果进行了梳理。华南地区是全球泥盆系和石炭系研究的重点地区,拥有完整的海相地层。近岸至远岸的生态系断面,可以系统开展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建立高精度的综合地层格架,揭示关键转折期的气候环境背景,进而查明不同相区的生物演化事件和地层序列对比关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