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缓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4-04-24

刘青青 李为民

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2019年6月18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在调研全市“稳就业”工作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青年群体就业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等问题分析研究,全力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本文通过对重庆市2017届~2019届18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抽样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梳理出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存在的四种情形及四个特点,分析“慢就业”问题的四个原因,对缓解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慢就业”通常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有就业意愿及就业能力的情况下,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暂时不就业或延长就业选择时间,在一定时期内未形成较为正式或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现象。“慢就业”现象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更高诉求,对青年群体社会劳动参与率具有一定影响。如果“慢就业”群体达到一定数量,将不利于社会劳动效率的整体性提高。在近年高校毕业生供给持续增加的现实下,可能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的局面。

从重庆市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处于积极求职状态,但“慢就业”现象不断增多,未来可能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的“新常态”。经抽样调查,在重庆市2017届~2019届的18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53.7%正在求职并想尽快落实岗位,38.5%考虑灵活就业或参加培训、见习,另有7.8%处于就业趋缓状态,属于“慢就业”类型,具体分为四种情形:一是“准备族”,占“慢就业”人员的48.2%。其中,准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占37.3%,准备自主创业的占9.6%,筹备婚礼、待产哺乳等占1.3%。二是“深造族”,占“慢就业”人员的35.5%。其中,准备考研等升学考试的占30.6%,准备出国出境学习的占4.9%。三是“体验族”,占“慢就业”人员的12.7%。其主要因旅游、游学或参加其他活动等未及时就业。四是“休养族”,占“慢就业”人员的3.6%。其中选择在家休整、暂时不愿就业的有2.4%,另有1.2%的高校毕业生因为身体原因直接待业在家。

从调研情况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从进程看,就业步伐放缓。“慢就业”主要表现为毕业生求职心态不急迫带来的择业进程延迟,体现在时间上就是求职准备周期延长,进入就业市场的节奏放缓,择业中等待观望增多,比如“体验族”。二是从意向看,多数有求职意愿。“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或处于求职准备状态,或在市场上慢慢寻职,或在为人力资本投资做准备,比如“准备族”“深造族”。不就业、不求学的极少,比如“休养族”。三是从去向看,选择渠道更多。“慢就业”中既有准备考公务员、考研等毕业生持续青睐的老方向,也有游学、创业等逐渐增多的新选择,并且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四是从趋势看,呈常态化现象。数据显示,“慢就业”现象近年有增多趋势。调查中,2017届、2018届、2019届“慢就业”毕业生在未就业毕业生中占比分别为6.5%、8.7%、22.4%(由于2019届毕业生离校至调查仅两个月左右时间,其“慢就业”趋势和未来走向有可能降低)。

二、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分析

“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和观念直接相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密切相联,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的客观反映。从调研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对就业质量有更高期待

调查数据显示,有51.7%的高校毕业生出于“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想屈就”的考虑而选择“慢就业”。其中,29.1%缘于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15.4%因为还做好就业规划而不愿意盲目就业。不少高校毕业生表示“找工作不难,但找好工作难”,如果遇不到心仪的岗位宁可等待。造成“慢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发展需求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劳动者对就业质量的期望和诉求更高,家庭的大力培养也期待高校毕业生能够学展所长;从高校毕业生自身特点看,“95后”新生代青年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和择业的目标性、主动性强,他们更加注重职业预期、职业发展和就业环境,更青睐工作与兴趣相结合,追求就业满意度;从人力资本价值层面看,高校毕业生教育培养投资大,期待更好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回报,而不只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在达不到理想状态的情况下愿意再投入、再深造,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施展抱负的机会。

(二)有更多就业选择空间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正在加速变化,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4.5%的“慢就业”高校毕业生出于“丰富人生阅历”的目的主动选择延迟就业,33.9%的高校毕业生“想调整休息一段时间再看”,9.6%的高校毕业生为创业在做准备。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去向更丰富而不固守“毕业即工作”,一方面源自其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和个性,对人生道路、职业选择有多维度的考量和实现路径,追求更大灵活性和自由度,这是高校毕业生成长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源自客观环境的宽松和宽容。家庭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的坚实使一些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更加从容,不必过多考虑生存压力而急于踏入社会,有條件尝试多种可能。调查中有74.7%的“慢就业”高校毕业生表示家长支持他们的选择,9.1%的表示家长不支持也不反对。从外部环境看,社会发展的多元性、活跃性、宽容性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成长空间和流动渠道。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创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创业活力不断激发,一些高校毕业生宁愿积极投身创业,而不愿意选择传统意义上的找工作就业。

(三)部分人员就业欠理性

调查反映,有不少“慢就业”高校毕业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高回报、过于挑剔等情况,特别是一味偏好大机关、大城市、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报考比例偏高,占到近40%,有工作机会但由于待遇不高而不愿去的占26.3%。据统计,重庆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竞争比由2017年55∶1、18∶1提高到2019年的62∶1、26∶1;麦可思全国数据也显示,高校毕业生考公务员比例已从2017年的25%上升到2019年的40%。扎堆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象仍较突出,有些高校毕业生宁愿漂着也不愿下基层。另有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家长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过于偏爱“铁饭碗”,择业心态较浮躁,缺乏吃苦精神和到基层历练的意识,求稳求优,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这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的客观因素。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市场匹配难度,延长了高校毕业生择业周期。

(四)部分人员就业市场适应力不强

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和发展规划,能力素质、职业素养与市场需求有差距。调查中,表示“没有明确的择业方向,没想清楚干什么”“感到自己能力素质不够强,求职有困难”“求职受挫,对找工作积极性不高或缺乏信心”的“慢就业”高校毕业生占到32.8%,还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的占15.4%,6.4%的高校毕业生表示“不想工作”。客观上看,近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而优质岗位不足,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也进一步增大了理想职位的求职难度。同时,结构性错位问题更为突出,其中既有因就业准备不足、职业规划不清而导致的择业盲目與困惑,也有因专业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差距而造成的岗位需求不适应,还有因家庭因素、身体条件、心理状态等原因而出现的求职困难、意愿下降,甚至被动脱离劳动力市场。

三、缓解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对策建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质量和数量整体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要把解决“慢就业”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重点关注在求职中遇到困难的人员,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多方共同发力,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尽可能缩短“就业空窗期”。

(一)切实做大就业岗位总量,打造“慢就业”的就业新环境

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促进就业的主导性作用,围绕“两点”定位,“两高两地”目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在经济提质增效中开发更多管理型、智能型高质量就业岗位,努力做大全市就业总容量。二是进一步盘活岗位存量。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优化完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畅通基层就业渠道,激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热情。三是多措并举扩大增量。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更多优质岗位。高度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出台扶持新就业形态的针对性政策,做优岗位新的增长点。

(二)增强公共就业精准帮扶,畅通“慢就业”人员就业通道

一是加快建设“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信息互联互通。依托“智能就业”信息平台,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精准识别“慢就业”毕业生,为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着力打造“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服务品牌,针对性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创业起步。三是强化分类施策,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有效性。对主动求职的积极推送岗位信息;对需要提升能力的组织到技能就业行动中,着力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对缺乏经验的提供就业见习岗位,鼓励见习单位留用;对准备自主创业的纳入创业引领行动,提供培训、项目、资金、场地等全方位支持;对求职困难特别是信心不足的组织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疏导,提供培训、指导、信息等服务;对暂时没有就业意愿的依托社区基层服务平台,组织上门走访、志愿服务、交流互动等活动予以合理引导,避免长期沉淀和脱离市场。

(三)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改善“慢就业”人员专业技能结构

一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运用大数据手段,监测预判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二是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分制度,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人才个性化培养,着力解决“产学结构性矛盾”。三是加强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开展模拟招聘求职、职业能力测评、职业体验等活动,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合理引导就业预期,增强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慢就业”人员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一是强化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毕业生和学生家长主动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稳定职业”“铁饭碗”等传统思想,破除以短时性收入高低论成败的思想,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主动走向社会求职或创业。二是引导高校毕业生不断加强学习。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扎根基层成才立业的就业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步入社会前充分锻炼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降低“慢就业”的发生比例。

作者:刘青青,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政策研究处处长

李为民,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粟 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