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

时间:2024-04-24

许玉峰

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大学生基于就业而具备的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的各種就业能力素质的综合。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主要涵盖两大板块:首先是品德方面的因素,如诚信意识、自律能力、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是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能力要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实现大学生职业自信的重要保证。

一、就业软实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期,国内外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等都会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自2011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075万人[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供需双方的结构性矛盾也日趋明显。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就业市场已然转变为“买方市场”,招聘单位掌握着用人的主动权。然而,近年来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学历不再成为他们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在毕业生学历层次相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为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品格因素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就业软实力对实现其成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和提升就业软实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指导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及大同等思想是中华儿女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让大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精神要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大学生品德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从小生活环境优越,有些家庭即便经济条件较普通,但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社会大氛围熏染下,家长们也会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倾尽全家之力。家庭的失当教育使得他们注重个人中心意识,而缺失主体意识。从小不知苦之味,从小不知愁之味,使得他们意志比较薄弱,抗挫折能力比较低。此外,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旧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品德因素在大学生立身处事,成就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大都局限于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品德教育课程设置较少,教材内容相对单调。2012年4月,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会上尖锐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2]可见,大学生品德教育缺位的严重性和学校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以及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侵扰,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观念淡薄、行为失信,个人中心主义意识膨胀等问题,从而滋生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大学生择业中从众、攀比、夜郎自大或自卑胆怯等心理以及盲目冲动的行为倾向较为明显。另外,由于受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就业市场自由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就业视野狭窄,没有个人精神追求,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3]。近几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甚至出现“慢就业”族或“懒就业”现象,其根源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想和就业现实落差较大。有些毕业生择业时标准定得过高,既要求工作环境优越,又要求薪资待遇丰厚。大城市、大公司、体制内,既稳定又轻松成了他们择业和衡量职业利弊的“标准”。也有一些毕业生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求职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家人、亲戚、朋友的身上,希望能借助“外援”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很显然,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更谈不上“家国情怀”了。

(二)中华传统文化推崇修身养德、明礼诚信,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有德行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儒家文化特别重视自我修身养德,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完善其道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诚”与“信”。孟子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他将“诚”贯穿于天之道,人之道。儒家经典《大学》重点将“诚意”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范畴。孔子认为,“信”体现“仁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正》),他教导弟子们要重信誉、讲信誉、守信誉,做到“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小胜靠能力,大胜靠人品。做小事看能力,做大事更多的则要靠人品。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修身明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忠诚意识、诚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上好了“修身养德”这门人生必修课,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事业的高度。

(三)传统文化中的“仁”“和”等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正确处理职场问题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价值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的思想在职场上主要有三重体现:其一,“仁者,人也”说的是心中有爱的人乃为大智慧者,有爱才会懂得取舍,乐于奉献;其二,“仁者爱人”强调的是懂得尊重别人、爱惜别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自爱、自重又要互爱、互重、互信,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多帮助别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赢;第三,“仁爱”思想落实到职业发展上,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合天人”等的“和”思想价值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中,它是事物间差异性的包容,多样性的统一,是对构成事物不同性质的诸多要素在矛盾对立状态中进行相互协调转化、运展补充、衍生合一的新生体[4]。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懂专业,不懂得与人相处以及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终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要多接触和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意即:做好自己,立足脚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插手别人的事,这是正确处理现代职场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

人际交往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社会的个体,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正视自己,首要的是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加强人际交往实践,同时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学会正确的处世哲学,以真诚、热情、仁爱和友善之心去待人接物。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实现其成功就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一)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些爱国主义思想教导个人对国家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对社会要有担当意识。如,范仲淹、顾炎武等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献身精神等。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家国情怀和为国奉献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義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必须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的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本本”上,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要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大学生的行动上,落实到一言一行上,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点滴积累。

高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历史使命和所肩负的时代责任。要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将“中国梦”作为大学生就业观指导教育的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和到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祖国、奉献祖国。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

自强自立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人格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自强不息的精神有益于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自信、自重、自主精神,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勇担创新创业的时代责任。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的内在需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凸显。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培养其主人翁精神,帮助其树立自主、自强、自立、自信、自重等适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全新就业意识。养成独立的思维方式,能够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出科学的判定,不盲从、不攀比、不依赖。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利用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活动组织,放手发动学生开展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既有教育意义又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设置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获得感,让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在社会实践中生根、发芽,进而更好地去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良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统计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行业频道[EB/OL].2017年06月09日14:48.

[2]刘建明.极端利己主义思潮侵蚀中国[J].人民论坛,2013(13).

[3]何冬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资源[J].理论观察,2016(9).

[4]陈光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J].思政探索,2016(1).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责任编辑:粟 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