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24-04-24

[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性升级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占领全球市场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在原始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为提升安徽省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总结“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概况,深入分析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通信、新能源五大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十四五”时期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发展

一、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科技创新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核心位置,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的步伐,促进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安徽省2016年发布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1,并在原始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和世界经济不断下行的大背景下,探究如何更好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深层次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新时代应对风险挑战、把握战略机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创新发展理念、部署重大创新项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力度从弱到强,投入产出放大效应显著,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促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

1. 项目投入着眼发展热点,财政资金拉动效果显著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新技术领域共部署实施了新型显示、专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语音)、量子及新一代通信技术、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先进制造、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等10余个专项,累计支持项目394个,省级财政支持资金5.73亿元,占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的48.12%,75%以上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拉动产业投资130.77亿元(表1)2。

2. 技术创新成果收获颇丰,核心关键技术屡屡突破

自2016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政策实施以来,助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在推動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培育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成果丰硕,各项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保持上升势头。2016—2020年,全省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78968件,年均增长8.2%;截至2020年底,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4件,较2015年增长3.6倍,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1。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牵动下,全省高端科技成果加速涌现,2016—2020年累计5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118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在量子信息、热核聚变、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原创成果[2]。

3. 科技带动产业迅速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016—2019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1436.91亿元,年均增长33.6%。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壮大,截至202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559家,较2015年增加5402家,年均增长22.1%,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2016—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分别为8407亿元、9221亿元、10947亿元、11692亿元、12242亿元。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878家,10亿元以上的236家,50亿元以上的48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15.7%、1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3.8%,较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图1)。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年产值均超过千亿元,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三、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是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立足之本。“十三五”期间,在省科技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与开发计划项目大力支持下,我省在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存在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实现新跨域

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千亿产业达14个,汽车整车出口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安庆化工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作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在高端涂料、烯烃深加工、生物基新材料等细分领域亮点突出。

(2)产业集群展现新亮点

集成电路已形成从材料装备、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到测试封装的完整产业链条。新型显示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加速向产能最大、技术最高、产业链最长的世界级集群迈进。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入选国家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1024家,营业收入1060亿元1。新能汽车完成“研发设计-关键核心零部件-整车制造-推广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49.5万辆,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前列。2020年安徽省产量10.5万辆,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四,占全国比重7.7%2。工业机器人形成了“伺服电机-减速机-整机-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特色产业链条,近5年平均增速超50%,六轴机器人产量居全国首位[3]。

(3)基础创新具有重大突破

依托“四个一”创新平台和“一室一中心”,紧盯工业“工业四基”,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圣达电子高性能活性金属化焊接基板、马钢高性能齿轮渗碳钢等2个专项入围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蚌埠中建材首条自主研发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点火,填补了我国“卡脖子”关键空白。开展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的原始创新研究,在脑成像设备研制、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类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了突破。产学研合作“1+N”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2. 安徽省产业基础与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基础技术的先进性、产业链条的稳定性、支撑体系的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有关领域“卡脖子”问题凸显,产业基础不牢、不实、不稳固的困境十分棘手,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问题较为突出。

(1)“短”的问题制约集群化。安徽省虽培育了家电、汽车、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但家电产业母公司多在外省,本地品牌竞争力不强;汽车外国品牌产品销量占我国轿车类市场份额3/4,省内龙头企业转型陷入困境,带动力不够;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链集中度不高、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如安庆市石化深加工发展不够,丙烯、纯苯、丁辛醇、苯乙烯、液化气等石化原料有待加工利用;现代医疗医药、量子信息等产业规模较小,类脑、国产计算机、智能写作处于布局初期,集聚效应不足。

(2)“缺”的短板影响链条化。“缺芯少魂”问题突出,我国年进口存储芯片占全球50%,预计2022年全球存储芯片销售额为1804亿美元,我国约占70%3。中电38所“魂芯1号”芯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芯片设计一直使用美国EDA软件,已支付2000多万元。20纳米以下存储芯片的制造装备和材料发展相对较慢,仍需要大量验证,安徽省生产液晶面板所用的多个主要材料的本地化水平较低,已实现国产化的也大部分应用在中低端领域,生产高世代液晶面板所需的部分关键材料被韩国、日本等少数厂商垄断。

(3)“弱”的困境冲击高端化。部分产业和领域存在核心技术缺失,产业链技术创新缺人才、缺要素、缺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在部分产业中,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的重大技术装备企业不敢投、不愿投,市场用户不敢用、不愿用。安徽省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互联网、高端装备等产业“卡脖子”的风险隐患较大,中高端的数控机床、电子装备、特种设备、检测设备等多是从欧美、日本等进口。例如,合肥京东方生产线受上游产业链短板制约,重要装备绝大部分为国外进口。

(4)“窄”的支撑制约集聚化。企业反应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仍需提升,政策部门化、碎片化,落实效果不够理想。调研发现,对技术创新计算机招商项目多采取基金加税收奖励,支持模式趋同单一,同时湖南、河南、山西等以省内市场份额激励企業落地投资,抢占技术创新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先机,而安徽省暂未明确,制约了产业链项目招商落地。现代医疗医药产业统筹不到位、政策不聚焦、标准不清晰,部分生物医药项目产业化时只能按照化工项目入园,既缺政策也难落户。

四、 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1. 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百年未遇大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球格局正深刻演进,大国博弈风起云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

(1)世界各国布局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6G等影响国家实力、引领产业变革的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受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并在国家级战略规划和科研部署上投入大量资源。在AI领域,美国、韩国在AI研发和类脑芯片开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欧盟拟出台新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战略。在量子技术领域,美国发布了《量子网络战略愿景》1;印度投入11.2亿美元加大量子计算研发任务。在6G领域,韩国为使其成为第一个推出6G商用服务的国家,加大对6G的研发投入力度;国际电信联盟提出6G发展规划,从国际标准组织层面对6G进行顶层设计[4]。

(2)前沿技术频现突破相关产业深刻变革。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进展显著增强、探索应用不断加深、赋能产业快速变革。在信息技术领域,俄罗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帮助物理学家进行质子碎片筛选,以发现新型基本粒子;日本东北大学测试使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进行大规模传输数据。在数字技术领域,美国在自动驾驶方案算力、云计算、四足机器人等方面实现技术上的巨大进展。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装备正在向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转型[4]。

2. 国内科技创新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

十九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3等一系列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等的重大政策文件。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上启动了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1)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 16.9%[5]。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467.0亿元,占R&D经费的6.0%4。

(2)前沿科技深远布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面向2030年,尽快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项目,在量子通信、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和新能源、脑科学、健康医疗等领域部署一批国家战略需要的重大科技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史无前例地提高研发创新投入,全面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研究实施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可替代性措施,力争在自主可控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6]。

3. 安徽省科技创新蓄势待发

当前,安徽省正处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安徽发布了《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1《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2《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3等一系列政策,提出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三重一创”建设成果显著,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1)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等重点领域,瞄准工业“四基”瓶颈制约。(2)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3)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支撑制造强省建设。(4)开发推广低碳环保产业技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5)开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6)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完整新型产业体系。(7)加强健康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8)强化支撑未来新兴产业崛起的前沿技术研究,抢占发展制高点4。

五、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研究方向分析

基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和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本文选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新能源五大领域,分析“十四五”时期重点科技研发方向。

1. 集成电路

(1)逻辑芯片领域

微处理器芯片(含MCU、MPU):重点推动微处理器向高集成、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针对新兴需求开发具有自主可控和超低功耗优势的RISC-V架构产品,加强设计企业与代工厂合作,采用先进制程工艺缩小微处理器尺寸、降低单芯片成本、提高集成度、降低功耗。

DSP芯片:面向数字控制领域、便携式无线终端领域、多功能复杂领域开发一系列针对性定点、低功耗、多外设资源的差异化产品,丰富产品谱系;针对高带宽多通道领域,研发多核DSP或DSP+FPGA(CPU、MCU)产品,提升大规模并行能力。

(2)存储芯片领域

DRAM芯片:基于现有DDR4/LPDDR4/LPDDR4X技术储备,攻关高速接口、Bank Group架构、低功耗电压、片内纠错编码等技术开发LPDDR5产品,实现高端化。加强器件结构设计、HK/MG(高K金属栅电介质)、气隙位线、刻蚀、沉积等工艺技术攻关,推动制程从1Xnm迈向1Ynm。

NAND Flash芯片:重点围绕2D NAND Flash和存储控制芯片开展创新攻关。降低2D NAND Flash芯片成本,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更大容量。支持更高3D颗粒堆叠数、优化算法提供更高传输速率、高效率的坏块管理和纠错修正技术以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和掉电后数据保存能力等。

NOR Flash芯片:围绕TWS/AMOLED/TDDI/TWS蓝牙耳机领域开发低功耗、低电压产品,联合代工厂基于业界领先工艺制程46nm开发产品,提升NOR Flash写入/擦除速度,提高NOR Flash写入/擦除寿命等。

(3)模拟芯片领域

信号链芯片:在保持高精度基础上研发高速(采样率>10MHz)、低功耗ADC产品;针对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航空航天领域具体需求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并配套研发ADC、AEF、MCU一体化集成SoC产品;围绕HDMI2.1和DP1.4标准研发满足4K/8K显示器、AR/VR和超高清视频传输需求的视频信号处理单芯片;围绕5G通讯研发5G信号传输芯片;围绕汽车电子研发车载视频传输芯片;研發支持8K分辨率的HDMI/MIPI、USB Type-C/HDMI单(多)路接口桥接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专用型电源管理芯片以通信(基站、手机)、汽车、工业控制等单机价值量高领域研发相应产品;针对智能家电对参数降额、应力控制、多重负载控制、多区域控制和复位等工作条件约束研发新产品。

(4)射频芯片领域

研发满足5G通信使用的高增益、线性度好、高效率和大输出功率PA放大器,低功耗、高增益、大带宽的LNA放大器;针对未来应用趋势布局毫米波、太赫兹器件研发;围绕新一代通信对于功率、频段、可靠性的要求,研发基于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射频器件。

(5)化合物半导体领域

研发更大尺寸的GaN、GaAs、SiC单晶衬底和SiC基GaN外延、Si基GaN外延。优化各类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和外延的制备工艺。针对光电子领域不同波长应用,研发GaAs(红光、红外光)、GaN(蓝光/绿光/深紫外)材质的产品;根据电力电子对频率、电压、功率的需求,研发Si基GaN(高频、低压)、SiC(高压、高功率)、GaN(高频、中低压)材质的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功率器件。

(6)智能传感器领域

围绕智能传感设计开发涉及的新原理、新器件、新材料等基础领域开展研究,在智能传感器微系统架构、微观结构模型、器件加工方法、材料性质测定分析等方面实现经验积累和理论突破;着重提升现有智能传感器产品的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等核心指标;开展优势细分领域智能传感器技术标准化研究。

2. 人工智能

(1)基础层面

类脑智能。研究类脑感知、类脑学习、类脑记忆机制与计算融合、类脑负责系统、类脑控制等理论与方法。

智能语音。研究多语种、多方言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与合成新方法,实现真实自然交互环境下的言语感知和分析处理。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语音合成、识别、交互及自然语言理解新方法。

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支持面向云计算、安防监控、自动驾驶、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研发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完善编译器、驱动软件、开发环境等配套工具;支持突破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类脑芯片及系统。

智能传感器。支持研发基于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的新型智能传感技术,突破模拟仿真、数模融合、MEMS与IC联合设计等技术,重点布局工业控制、农业生产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微型化、微功耗的智能传感器。

(2)应用层面

智能机器人。重点推进以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动智能服务机器人在金融、通信、医疗等重点行业快速落地。支持突破环境感知、智能操作、智能交互、人机协作等技术,研发智能分拣、物流搬运、柔性操作、识别解析等行业机器人技术,开发具备自动感知、智能避障、自动巡航的智能无人机、无人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家居。支持研发适用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宽窄带物联技术的研发,提升家居产品智能感知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支持智慧家庭个性化服务模式,提供互联共享解决方案,开发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生活数据分析、智能娱乐体验、智能安防保护等在内的全屋智能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支持开展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系统及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化底层系统、智能座舱、驾驶整车集成等技术,探索基于5G、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大数据、车联网等技术融合的自动驾驶、自主泊车、车路协同、高精地图等技术。

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低功耗技术,推进电源架构优化、智能化配置传感器状态、算法优化和驱动优化、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

智慧教育系统。支持教育教学知识图谱、情景感知、智慧校园、精准推送、教育分析系统等智慧教育关键技术的研发。

智慧醫疗系统。支持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技术、临床表现智能辨析技术、典型慢性病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突破健康大数据分析、医疗物联网等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的研发。

智慧城市系统。支持包括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慧照明、智慧管网、智慧环保、智慧金融、智慧法务等与城市智能化升级相关的技术研发。

3. 新型显示

(1)基础技术层面。发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有机电激光显示技术(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技术(AM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激光显示技术(LPD)、电子纸显示技术(E-PAPER)、三维立体显示技术(3D)、特种显示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显示技术。

(2)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装备层面。在关键材料上重点研发液晶材料、光学膜、OLED材料、新型光刻胶、显影液等,在核心零部件上重点研发玻璃基板、导电玻璃、偏光片、驱动芯片、光罩/掩膜版、背光模组等,在关键工艺设备上重点研发超高世代产线、蒸镀设备、封装设备、显影刻蚀设备、组装设备、新型精密激光切割设备、自动化精密检测设备等。

(3)核心技术层面。在面板生产上,重点研发高世代TFT-LCD平板显示器、OLED/AMOLED显示面板、特种显示面板、无源电子纸(E-Paper)显示屏、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等;在生产工艺上,重点聚焦大尺寸超薄玻璃基板生产工艺和清洁工艺技术、背光模组生产一体化技术、光学薄膜涂布工艺技术、液晶材料PMMA生产技术工艺、显示器用超薄玻璃载体玻璃技术、高世代掩膜版生产线工艺、光刻工艺、取向排列工艺、金属引线的连接和加工工艺、贴片封装工艺、自动化光台检测及电测工艺等关键工艺技术,并实时跟踪和开发最新生产工艺技术,保持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工艺先进性。

4. 量子信息

(1)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在量子计算的量子处理器的物理比特实现,量子通信的高效低噪量子探测、高精度信号处理、光/电集成芯片,量子精密测量的底层传感器精度极限、工程样机整体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工程化和技术实用化研究。

(2)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推动量子信息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先发展“量子+金融”“量子+政务”。在量子计算方面,在金融、生物医药、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完成量子计算技术应用验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应用前景的量子计算软硬件产品体系;在量子通信方面,加强传统密钥与量子密钥融合,为行业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加快量子技术在新能源、集成电路、医疗检测、生命科学、石油勘探、国防军工等领域试点先行,推动行业在工艺优化、质量检测、无损勘探及无入侵式生物信号测量等关键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5. 新能源

(1)太阳能光伏。重点发展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新型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大型光伏电站的多机并网发电群控与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技术;先进的s单元聚光光伏发电及其系统群控技术,光伏系统技术,复合能源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传动技术等。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积极引进沪苏浙能源企业投资安徽省新能源发电项目。

(2)可控核聚变及相关技术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探索可控核聚变电站技术,实现资源无限、清洁安全的聚变能有效利用,加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技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技术、超导技术应用、特种焊接技术、遥操作技术等顶尖技术的延伸应用,加快成果转移转化。

(3)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发展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铝、镍钴锰及其混合材料等,负极材料重点发展碳酸锂、石墨基及硅基复合材料等,隔膜材料重点发展聚烯烃类及其他新型电池隔膜材料,粘合剂重点发展高性能水性粘合剂。大力发展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元电池材料等其他新能源材料及关键配套材料。

(4)新能源汽车。以江汽、奇瑞、国轩为龙头企业,依托中科院、合肥工大等科研院所,大力推动整车研发、关键部件研制与核心技术研发。研发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高安全高比能动力电池、先进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和高效高安全的热管理系统;研发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处理技术。研发高效、高安全、高功率密度、轻量化、集成化的电驱动系统产品,技术产品实现批量应用。突破快速充放电系统的控制和安全技术;研发高性能单向和双向充放电设备;开发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研发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智能控制技术。

六、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及重点产业研发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大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出力度

在基础性技术、关键性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以及生产设施和重大装备上加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特别是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上,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条件,加大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力度,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经费筹集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新技术研发和重点工程建设。

2. 深化本地协同合作完善产业链条

一是替身本地企业协同合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往同一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培育行业“隐形冠军”。二是扩大招引力度吸引一批符合优势产业协同配套的成熟项目。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才环境等条件,聚焦1至2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定培育计划,补足产业链短板。

3. 完善政策保障强化政策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的科技政策,加大普惠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发挥市场竞争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的安徽“战略图”和“时间表”,降低新技术进入市场的成本,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各类政策的梳理工作,汇集、编制、发布政策指导手册,细化申办流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开展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红利。

4. 加强人才保障培育本土精英

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制定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激励更多高层次人才在安徽创新创业。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鼓励高校院所与大型企业集团定向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

参考文献:

[1] 孙菲,陈亮,江洪,等.“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支持特点及成效分析[J].安徽科技,2020(2):13-15.

[2] 孙刚.科技重大专项助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J].安徽科技,2021(3):11-13.

[3] 余茂军,窦瑾.安徽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0):46-47.

[4] 肖尧,刘霏霏,唐乾琛,等.2020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及展望(上)[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0(10):18-26.

[5] 彭德倩.我国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比首超6%[N].解放日报,2021-10-13(002).

[6] 刘勇.“十四五”时期工业投资的影响因素、重点任务与政策取向[J].学习与探索,2020(12):110-120.

作者簡介:王洋(1990-),男,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现代管理。

(收稿日期:2021-11-15  责任编辑:殷 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