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融资租赁对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专业化转型日益迫切,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专业化转型所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促进行业转型发展的策略做出了一定探讨,进而提出应在监管体系、业务创新、配套市场、人才培养等主要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融资租赁;转型发展;问题;对策
一、 引言
现代融资租赁是传统租赁与以货币为载体的信用融资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其是在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生产军需物质时所用“成本附加法”的激发下产生,随后在生产领域逐渐流行开来。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际社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将融资租赁业务逐步扩展到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融资租赁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较早从西方引入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远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有些许曲折。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之支撑行业发展的法律、税收、会计、监管四大支柱的逐步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也得到了巨大改善。随着2007年重新开放银行资金参与融资租赁业务和内资租赁公司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启,行业知名度日益提升,行业规模发展也十分迅速。但从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业务模式等衡量标准的国际间对比来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目前仍然处于由“简单融资租赁”向“灵活多变融资租赁”转变的初级阶段,行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对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和对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监管主体、监管法规等差异,可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划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两类。前者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由银监会监管;后者又可分为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属于服务性行业中的一般工商企业,由商务部监管。通过对wind资讯金融终端中由中国租赁联盟提供的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注册资金、合同余额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增速已现放缓迹象。2012年至2017年底,三类公司总数分别为643家、1 106家、2 202家、4 508家、7 136家,历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4.25%、72.01%、99.1%、104.7%、58.29%。截至2017年6月,三类公司的总数量为8 218家,同比2016年6月的5 708家同比增加2 510家,增加幅度约为44%。从具体构成来看,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公司、外资租赁公司的三者的公司数量分别为66家、224家、7 928家;三者占公司总量的比重分别为0.08%、2.73%、96.47%。这些数据表明租赁公司数量虽继续增长,但增速已有放缓迹象。
2. 行业实力稳步增强,增量资金潜力疲软。2014年以来,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增量显著,行业实力大幅增强。截至2017年6月底,按照1:6.9的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三类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约为29 341亿元,同比2016年6月底的19 721亿元增加了9 620亿元,增幅约为48.78%。具体来看,截至2017年6月,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分别为1 880亿元、1 644亿元、25 817亿元;三者占注册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41%、5.67%、87.99%。受国家和地方相关配套利好政策激励、媒体大幅报道和行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十多年来各类优质资金主体多已大举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大规模增量资金潜力或已不大。
3. 业务规模增速放缓,行业发展或现拐点。2006年的全国融资租赁行业业务合同余额僅为80亿元,2016年底则增长到53 300亿元,增长近666.25倍,年复合增速高达80.59%。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金融监管环境趋严趋紧、优质租赁资产稀缺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投资增速从2015年以来已有所下降,预计2017年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的总量大约为56 000亿元,同比2016年6月底的46 800亿元增加了9 200亿元,增幅约为19.7%。具体来看,截止2017年6月,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公司和外资租赁公司的合同余额总量分别为21 150亿元、17 300亿元、17 550亿元;三者占合同总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7.77%、30.89%、31.34%。此外结合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在三类公司总数中0.08%的微小占比来看,可知其仍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业务领域有所亮点,纵深链条开始拓展。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融资租赁企业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以行业监管和市场导向为基础,积极拓宽业务发展领域,除在传统的航空、海运、工程机械等租赁业务领域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清洁能源、轨道交通和国际租赁市场等领域多个业务领域亦有一定亮点。另一方面,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下,已有一些企业开始逐步聚焦专业化经营,深度布局全产业链,大力开发非利差收入,积极探索符合各自特色的、着实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使得业务纵深有所拓宽,发展机遇增加。如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所秉持的“聚焦行业、聚焦产品”发展战略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零售金融模式也能较好整合不同行业分散资源,在获得多环节利润的同时,对系统性风险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破解。
三、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监管环境趋严趋紧的宏观环境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或将迎来全面竞争的“大洗牌”时期。总的来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下面几个。
1. 行业监管体系分割,市场发展秩序混乱。当前阻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持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为核心的因素是行业监管分割导致的行业市场秩序发展混乱 。作为涉及贸易、金融、税收等众多领域的边缘产业,融资租赁通过融物的形式所达成的价值交换具有明显金融交易的特性,加上融资租赁公司在实际经营中一般都运用相对较高的风险杠杆比率,行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等因素,因而需要施行一定的监管来防控金融风险。但当前我国针对本质相同的业务施以不同监管规则的割裂式监管方式,对不同形式融资租赁公司施行不同规则,虽有一定历史沿革原因和特殊国情需要,却也使行业发展的统一性、竞争性始终难以真正形成。在此经营形势下,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发生不同程度扭曲,不同种类融资租赁公司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市场竞争,造成市场过度竞争、行业发展秩序混乱等问题。这种缺乏统一权威、统一规则的割裂式监管体系所带来的行业内部不平等竞争等众多问题,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监管效果。
2. 业务模式差异缺乏,行业发展专业化低。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业务总额在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增加,但仍然是“回租为主,直租为辅”的总体业务格局,其他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创新业务模式在我国运用极少。这种“类信贷”回租业务模式的租赁技术含量少,对行业的专业性积累十分有限,产生的新增投资量也比较少。同时,大部分售后回租标的物涉及公共部门的公路、地铁、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务偿还租金能力或意愿有所降低等因素影响下,由于对承租人采取相关补救措施的能力较为有限,使得此类业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反而容易累积大量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从细分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行业资金在细分市场的投放仍主要集中在传统板块,新兴领域虽有一定突破,但产业下沉仍然不够,专业化仍需进一步加强。
3. 配套产业发展缓慢,阻碍行业转型发展。二手设备市场是与融资租赁行业紧密相关的产业,其对融资租赁资的产品选择、残值处理等方面能起到风险退出机制的保障作用。当前我国二手设备流通市场的有序发展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二手设备的身份识别问题。“身份识别”类似于给二手设备办理一个身份证,主要是让其有真实的、公开可查的、不可轻易篡改的使用信息记载,具体涉及到相关设备的出厂信息、运行记录、维修保养、产权归属等设备使用全流程环节的信息真实记录,这对二手设备交易流程的后续环节有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但当前我国由于缺乏相关权威机构和技术对设备信息的统一管理,二手设备在流通环节存在相关信息被严重篡改等情况,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劣质、低价次品,导致市场没有真正赢家。二是税收标准问题。目前国内二手设备市场交易主体多是个人和小微企业,制造企业较少专门成立独立法人机构来运营二手设备交易的公司,由此较难确定标的物是否为二手设备,使得已有的相关税收优惠难以真正施行。三是,评估与定价标准问题。评估与定价是二手设备交易标准化体系中最为关键领域,商务部从2010年起也开始逐步制定关于二手设备流通交易的通则与行业标准,但目前二手机设备的评估标准的细化和落地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4. 行业发展空置率高,中高专业人才紧缺。近年来行业新公司增长迅速,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本身的空置率非常高,行业人士观点认为全国大概为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85%,归根结底是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中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紧缺,由此导致不少公司在项目、资金、经营等各环节的严重滞后。特别是外资租赁企业在这方面的严重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行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同时,这些在人才、业务、技能等资源储备不充分的跟风公司,或将被行业洗牌所淹没。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未来仍将持续较高速度,但行业中高端人才供应问题不解决,行业增长的质量将受到很大制约,对行业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可以说,在行业转型发展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引导的租赁国际化趋势下,中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储备是支撑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基础。
四、 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对策
根据对以上行业转型发展中所存在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以此来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逐步完善监管体系,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从目前我国融资行业发展程度、监管效率、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角度来看,统一监管是必要的,符合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监管发展趋势。为避免行业发展秩序混乱、不公平竞争等情况的出现,不能对业务性质相同的经营主体在监管法律、监管机构、监管措施等方面施行不同规则,也就是说分属不同监管机构的经营主体也应该按照相同监管规则进行经营。但从监管现状来看,统一监管仍存在着行业认识差异、监管部门利益纠葛、行业统一法律缺乏等众多障碍,现有的多头监管模式仍可能存在一段时期,由此统一监管更可能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在现有多头监管模式下统筹协调各方行为显得非常重要。为此需要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准确把握,从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建立统一、适度的行业监管目标和监管措施。具体来看,建议可从经营资格、监管规则、租赁物登记公示、税收待遇、行业信息统计等方面逐步加强行业监管的协调统一,渐进实现不同类型租赁公司的统一监管,切实营造适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公平市场环境。
2. 增强业务创新能力,加快专业化转型路。走专业化道路,增强业务创新能力,是融资租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此可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着力。一是立足于融物的独特功能与定位,推动融资租赁回归融物本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总体趋向是在强调功能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行为监管,这将进一步压缩售后回租业务的发展空间。由此,融资租赁行业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为顺应行业发展阶段潮流,符合国家总体金融监管环境要求,更应立足于“融物”的独特功能定位,回归行业发展本质,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行业发展路径。二是围绕融资租赁的本质,发挥租赁的功能和优势,围绕租赁资产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关业务模式的发展经验,充分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特点,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增强业务创新的力度与积极性,在采取回租、直租基本业务模式之外,更应合理有度运用委托租赁、联合租赁等多种模式,增加融资租赁行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提升行业发展的专业性。同时应积极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围绕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结构、租金安排、放款速度、商务操作环节等流程的专业性和便利性,拓展行业服务深度与广度,满足目标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获得更多的服务溢价。三是在行业重资本经营和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不应盲目铺展业务规模,以免造成“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资金短缺窘境。不同公司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在接下来的转型发展潮流中应各有侧重,充分结合公司自身股东背景、人才储备、客户资源、技术能力等特点,集中有限资源,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在适合公司特点的相关细分领域积极开展差异化布局,做好产业下沉。
3. 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完善租赁后续市场。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来推动二手设备流通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在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居间沟通作用,协调行业中制造商、代理商、消费者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继续推动二手设备身份识别体系这一关键信用环节建设,做好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工作。二是国家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企业和个人主体参与二手设备流通市场,明确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适用条件,切实引导和支持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三是在相关二手设备流通规范标准的指导下,相关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各领域评估体系的细化落地工作,做到评估体系的可用性、必用性,最终推动二手设备流通交易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的发展道路,为其与融资租赁公司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对接创造良好可期条件。
4. 加大培养引进力度,充实行业人才储备。融资租赁是涉及到金融、贸易、法律、税收等众多领域的边缘产业,在资金流配置、法律关系、贸易流程、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知识深度上有较高要求,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金融工具。加上融资租赁业务的实践性很强,由此应对融资租赁行业的人才问题应有一定的统筹安排。首先要根据行业本质、发展阶段和趋势、国家战略等,确定租赁人才培养的重点。其次是大力推动高校与行业共建租赁人才教育基地,在高校提供理论教育的同时,也需一线公司能深度參与高校人才实务培养中来,在人才培养的源头上加入大量紧贴实际的实务操作引导因素,力争最大程度上减少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能力需求相脱节的程度。三是对行业的一线人员也要进行持续培养,不断引导从业人员加强最新实务与理论的学习,在充分认识租赁本质的基础上,加强交叉产业间的行业交流与合作,加强业务模式创新,提升协同效能。四是进一步改进行业人才需求、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租赁行业的发展中来。五是保持国际视野,加强租赁专家、人才间的国际交流,适当引入海外高端租赁人才。
五、 小结与展望
虽然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状况从“量”的角度来看有所减缓,但由于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经济结构调整对设备升级的需求依然较大、脱虚向实的总体金融环境和国家与地方政府陆续颁布利好政策等因素的存在,预计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能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同时在“质”的方面将会逐步提升。随着行业发展逐步走出以挣利息为主的行业发展格局,进入以资产经营为主、更多获得服务收益的阶段,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必将获得更为坚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燕平.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思明.关于统一融资租赁行业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建议[A].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6年度报告[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3] 廖岷、凌涛、钟伟.金融租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4] 王博,刘永余,刘澜飚.我国融资租赁业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3):103-104.
[5] 沙泉.融资租赁的资产管理——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6] 余小梅.金融租赁业——机遇和挑战[J].银行家.2010,(5):51-52.
[7] 任彦祥.中国金融租赁公司监管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陈功(1987-),男,汉族,湖北省监利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融资租赁、国际政治。
收稿日期:2017-11-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