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金融监管
长期以来,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也是银行利润的最大贡献者。然而,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层的“去产能”“去杠杆”等宏观政策措施逐渐深入,其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同时,美国、欧盟等传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外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的严峻形势下,包括不良贷款率攀升在内的各类金融风险正在加速暴露。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资料,截止至2016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 12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74%。不良贷款率处于历史高位,且近期未有下降趋势。2017年7月14日~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的金融机构进入了史无前例的“严监管”时代。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不良贷款问题。本文拟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历史原因,论证影响不良贷款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处理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考究预防不良贷款率上升的相关措施。
一、 不良贷款近况回顾
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升”的长期势头。受本轮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进入2015年后,不良贷款率上升速度有所加快。不良贷款率于2016年9月底到达本轮的最高点——1.76%,但之后的两个季度持续保持高位,并未出现下降趋势。此外,与不良贷款率密切相关的两个经济指标也不容乐观。首先,在关注类贷款方面,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也上升较快,这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另一重要隐患。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关注类贷款占比在2016年4个季度分别为4.1%、4.1%、4.2%和3.9%,在经济下行期,关注类贷款很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不良贷款,因此值得商业银行重视。其次,在拨备覆盖率方面,2016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相比2015年下降4.8%,降低至176.4%。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更为明显,2016年较2015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金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放缓,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随之下降。因此,不良贷款的规模和处置难度正在进一步增加。如何有效、合规地处置不良贷款、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最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 不良贷款的成因
中国的不良贷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传统的财政拨款改为企业向银行贷款。在当时市场化程度极低的背景下,银行是否给某个企业放贷并非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现金流预测、企业的还款能力评估,而主要是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一些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迅速扩张,但企业的管理结构不完善、盈利能力不够,导致了信用风险加剧,为不良贷款的滋生提供了温床。1988年~1993年信贷规模大幅度扩张,经济增长过热。随后,经济增速下滑、资产泡沫破灭,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政府设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用于剥离、收购不良贷款。此后,借助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行政性大规模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回落。本轮不良贷款与上一轮有相似之处,前期经济增长迅猛时企业疯狂通过贷款的形式扩张自己的规模。随着经济增速的逐年回落,企业还款压力日益增大,不良贷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总结分析两次不良贷款潮形成的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宏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两次不良贷款率上升都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银行贷款是绝大部分企业扩张时必不可少的融资渠道。在申请贷款时,企业现金流充裕、盈利能力强、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较好,于是银行批准贷款给企业。然而,在经济进入衰退期,企业面临着需求不足、盈利难以持续的困局,从而导致了不良贷款。
2. 法律机制不健全。中国目前的法律机制尚不健全,未对违反法律、道德的行为采取足够的惩罚措施,从而纵容了企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不完善导致不良贷款率攀升有两方面:第一,在贷款之前,一些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抵押物骗取贷款。这些本不具还款能力的企业最终无力还款,这些贷款也就成了不良贷款;第二,一些本具备还款能力的企业故意拖欠还款;更有甚者伪造破产的虚假信息逃避还款义务。但这些行为并未得到足够的惩罚,因此违法成本低導致了不良贷款攀升。
3.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的各个环节有不同的员工负责,贷款的审批、发放、收回、核销分别由不同团队负责。放贷职工的薪酬与放贷规模密切相关,并不考虑后期成功收款的概率大小。这种只有成功放贷奖励没有收款失败惩罚的管理机制,使放贷员工尽可能的多放贷款,甚至默许了申请贷款者的虚假申报材料。这种放款、收款的脱节也是产生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
三、 不良贷款的演变
2016年以来,经济处于三期(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纷纷收紧了信贷政策,严防资金投放于产能过剩、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企业。然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未显著下降,这说明新增不良贷款并非由新增贷款直接演变而成的,而是由现存的潜在不良贷款演变而来。因此,分析潜在不良贷款的形成方式,有利于从源头上监控、预防不良贷款。具体而言,潜在不良贷款的形成方式有借新还旧、展期、过桥、抽屉协议等。
1. 借新还旧。当贷款到期需要偿还本息时,部分企业无力偿还,商业银行则给该企业发放一笔新贷款,用于偿还原来的贷款,从而避免旧贷款被划入不良贷款的范畴。然而,商业银行并未深究企业无力偿还到期贷款的真正原因。部分企业由于正常经营导致的资金期限错配,部分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引起的偶发类事件,但还有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实质性恶化,该类企业的借旧还新行为是潜在不良贷款的典型成因之一。endprint
2. 展期。当企业贷款到期时,企业由于暂时性的财务危机导致无还款能力的,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延长还款期限。展期类贷款一般不被划入不良贷款,而是被划分为关注类或次级类。因此,展期行为也是潜在不良贷款的常见成因之一。
3. 过桥贷款。当商业银行贷款到期,企业无力偿还时,通过“过桥”贷款的途径避免沦为不良贷款。过桥贷款的操作大致可分为4步:(1)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向担保公司借债等形式筹集短期贷款;(2)用短期借款筹集的资金偿还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3)向商业银行申请新的长期贷款。企业通过上述步骤,成功地将自身的贷款维持在正常类贷款水平,但潜在风险犹存。因此,该方式也是造成潛在不良贷款的原因之一。
4. 抽屉协议。为了将不良贷款从资产负债表的表内转到表外,部分商业银行与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附加回购协议的“抽屉协议”,从而实现不良贷款的暂时性转让。然而,这种做法并非真正的将不良贷款出售,而只能粉饰商业银行当前时点的财务报告,暂时延缓了不良贷款攀升。然而,风险隐患并未消除,当商业银行回购该资产时,不良贷款率难免会上升。
四、 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类和新兴类。其中,传统类包括自主清收、以物抵债、委托处置、批量转让和债务重组。如表1所示,本文总结归纳了传统处置方式的优势、劣势。
随着计算机科技日益发达、中国的金融系统逐渐完善、科学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收窄,传统的几类不良贷款处置方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众多新兴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应运而生。“互联网+”、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新兴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相比传统方式更具有市场化、综合化、多元化等优势。
1. “互联网+”。2012年,淘宝网首次推出了司法拍卖功能,以供全国各地法院在互联网上拍卖查封、扣押、冻结的各类资产。此后,不良贷款在“互联网+”平台拍卖量持续上升,开启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新思路。2017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互联网+”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法律依据。“互联网+”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成为推动不良贷款再盘活的新渠道。相对于传统渠道而言,“互联网+”在处置不良贷款方面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
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互联网+”处置不良贷款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目前该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互联网运营商缺乏相应的业务资质;目标客户的定位模糊;拍卖信息披露不充分。此外,作为一种非标准化业务,不良贷款仅依靠平台线上化操作难度系数较大。
2. 资产证券化。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允许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即打开了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政策大门。政策开启的当年,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就广受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欢迎。2016年商业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涵盖对公、信用卡、小微、住房等各类不良贷款的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156亿元,处置不良贷款510亿元。2017年,试点银行由5家增加至17家,商业银行覆盖至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受监管法规的推动,2017年相对于2016年不仅参与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试点银行显著增多,而且发行量增长迅猛。2017年上半年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6单,发行量达51.65亿元,同比增长414.44%。
在传统处置渠道日益受限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贷款引入市场机制,让不良贷款走向资本市场。在商业银行角度,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丰富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渠道,化解商业银行信贷包袱,而且能够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在金融市场方面,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活跃银行间债券市场,还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高效发展,促使金融市场更好的完成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因此,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占不良贷款处置总量的份额也将逐步提升。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良贷款证券化也不例外。除上述优点外,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主要面临两个发展瓶颈。首先,许多不良贷款涉及抵押、诉讼等问题,需要比普通项目更加全面细致的尽职调查;其次,基础资产回收的金额、时间点难以估算,因此资产池的加权平均现金流也难以预估。因此,商业银行以及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跟踪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估值与回收环节,谨慎利用资产证券化渠道处理不良贷款。
3. 债权转股权。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标志着中国暂停17年的债券股重新启动。债转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下设投资子公司或联合其他股权投资公司共同发起产业基金,并以股权的形式投资于借款公司。产业基金成为临时性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虽然商业银行不参与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但公司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才能执行。当企业财务状况好转、现金流充裕时,通过上市、转让、回购等方式回购股权,从而使商业银行收回之前贷出的资金。
相对于传统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债转股有若干优点:(1)响应中央高层精神,降低企业杠杆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财务实力;(2)降低企业利息负担,利于企业着眼于长期盈利但短期现金流匮乏的项目;(3)新股东的加入有助于企业创新升级;(4)对原股东有奖惩激励效应。原股东因为投资、经营不善,企业现金流出现危机,债转股导致原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因此,不良贷款债转股措施可以有效地鞭策原股东。
虽然在处置不良贷款方面,债转股具有众多优点,但债转股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债转股使商业银行会因为推迟收回现金流而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因股权价值比债权价值波动幅度更高,债转股使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变大。
五、 防控不良贷款的措施
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面对的长期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把握贷款的真实性、潜在新增不良贷款、现有贷款的安全性等痛点问题,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资产清收等环节入手,力争实现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全方面预防不良贷款快速攀升。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预防工作:endprint
1. 改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首先,在实体经济层面上,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可采取适当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推进经济恢复增长。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乏力是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维持经济增长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水平,从而能够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贷款。其次,在金融支持层面。过多的政府直接干预、依靠行政手段间接干预贷款资源的配置,不仅阻碍了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經济的步伐,而且还容易引起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金融风险。因此,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应该引导银行业朝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改革,同时还应加强宏观金融指导,建立起风险预警与披露系统,提高对不良贷款预估的准确度。
2. 改革微观主体。商业银行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才能更好的应对本轮不良贷款上升周期。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完善内控体系的组织架构,加强管理层的自律性管理,稽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监察管理,以及纪检委对稽查部的再监督,有效地从防控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方面降低发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其次,商业银行必须遏制住“首贷不良”,对首次贷款者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放贷前应经小组讨论,并将借款企业的申请材料录入至公司内网,广泛征求授信意见。再次,完善房贷业务人员的奖惩机制,使权利和责任密切结合。对信贷工作中因个人疏忽、遗漏导致的失职应做到有据可查,加大对违规、失职行为的惩罚力度,从而能充分调动起放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促使审贷人员树立起不良贷款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Nguyen, V.H.T.,A.Boateng.An analysis of involuntary excess reserves, monetary policy and risk-taking behaviour of Chinese Bank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5,(1):63-72.
[2] Abdymomunov, A., A.Mihov.Operational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Quality: Evidence from U.S.Bank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16:1-21.
[3] 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经济研究,2011,(5):32-45,73.
[4] 曾诗鸿,刘煜辉,段辰菊.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分析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J].中国软科学,2003,(9): 43-48.
[5] 高洪星,杨大勇.经济转型期不良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研究[J].财贸经济,2000,(10):32-35.
[6] 黄志凌,曲和磊.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 [J].财贸经济,1999,(10):27-35.
[7] 李德.我国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对策[J].金融研究,1999,(7):57-60.
[8] 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6):55-63.
[9] 聂庆平.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 [J].经济科学,2002,(3):22-31.
[10] 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J].金融研究,2005,(12):25-39.
[11] 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22-25.
作者简介:马喜立(1983-),男,回族,河北省青县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华夏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资产管理、金融风险。
收稿日期:2017-11-1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