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空间经济网络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培育路径

时间:2024-04-24

杨晨 李川惠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其关键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文章首先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梳理了当前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问题;其次,在剖析空间经济网络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政府构建空间经济网络,保障其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培育路径,为破解城市群协同的“三大落差”问题以及探索中国城市群发展模式提供启发。

关键词:城市群协同发展;空间经济网络;作用机制;培育路径

在当前中国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77%,未来还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如何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城市病”问题,以及更为重要的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等是中国现实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解决上述问题最为关键的方式就是通过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探索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是,城市群内部“落差过大”一直是制约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目前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市发展落差过大、空间形态落差过大、产业结构落差过大“三大落差”问题,导致“不健康”的空间经济联系,阻碍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遗憾的是,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理论未能提供有效的分析与解决工具。空间经济网络理论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突破口,通过构建空间经济网络,可以增强区内"健康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也为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一、 城市群协同发展中的“三大落差”问题

作为中国的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缩影。通过梳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出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问题,为后续分析提供现实基础。

1. 城市发展落差过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落差过大的发展水平,不仅不利于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并且仅有的要素流动也会表现为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不利于城市群整体城市的共同发展。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GDP分别为10.00、10.37、3.98万元,河北人均GDP不到京津两地的40%;同时,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资源在三地區域间的空间分布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薄文广和陈飞,2015)。由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发展水平落差会进一步扩大,不仅使得三地缺少协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以流向北京、天津的单向联系为主,“经济辐射效应”转变为“虹吸效应”,三地进入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恶性循环之中。

2. 空间形态落差过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落差过大的空间形态,会导致各地区间的各自为阵、差距悬殊、衔接断层等(刘健,2006),也意味着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出现空白,会使城市群发展出现“分块”。以人口密度为例,截至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密度达到了1 288人/平方公里,天津常住人口密度则为1 235人/平方公里,京津两地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超过国际大都市水平;而河北的常住人口密度仅为390人/平方公里。京津两地与河北“断裂式”的城镇体系与空间形态,使河北无法承接北京、天津过度膨胀的人口与产业,同时,断裂式空间形态导致的区域性空间分割进一步割裂了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致使京津两地的“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河北省的发展也倍受制约。

3. 产业结构落差过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落差过大,一方面使中小城市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阻碍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之间无法实现上、下游产业的有序衔接,也就无法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功能有序分布的产业链。目前,北京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发展技术密集产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化产业占比较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刚刚起步;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京津冀三次产业发展阶段差异化明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仅降低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也阻碍了区域性产业链的构建,制约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综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问题阻碍了三地协同发展,落差过大的城市发展规模制约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间形态上过大的落差割裂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上过大的落差限制了各城市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同时,这也是当前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城市发展、空间形态、产业结构等方面过大的落差所导致的区内“不健康”的空间经济联系,阻碍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二、 空间经济网络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

空间经济网络是一类特殊的经济网络,既是各种经济关系的空间投影,又是一种经济活动的具体空间形态,是融合了空间属性的经济网络。空间经济网络与城市群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一体两面的:首先,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区域性的空间经济网络;其次,空间经济网络的有序运行,可进一步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城市群内部存在“三大落差”问题,导致区域内部“不健康”的空间经济联系,阻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情况下,通过空间经济网络的经济一体化机制、空间一体化机制、产业互动机制,重塑区内“不健康”的经济联系,可以有效破解上述问题,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图1)。

1. 经济一体化机制。空间经济网络的发展可以缩短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差,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区域性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依赖于要素在城市之间的有序流动,其演变过程遵循单核心集聚到多核心等级再到高水平均衡的发展规律。一个有序演变的空间经济网络通过其自身的发展,会重塑已有的区内经济联系,更多的节点城市在网络内会由过去的单向链接导致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双向链接的平等地位(刘华军等,2015),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变“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充分实现核心节点城市对周围非核心节点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其次,空间经济网络的网络形态可以降低经济联系的空间成本,促进要素在城市之间流动,缩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2. 空间一体化机制。空间经济网络可以通过自身蔓延,打破区域性空间分割,缩小城市群内部空间形态上的落差。首先,空间经济网络依托的通道网络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点轴状”向“辐射状”和“网格”状动态扩张,可以促进经济要素在各城市之间有序流动,破解区域性的空间分割(司明,2014)。其次,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较强的节点城市结成空间经济网络子网络,通过网络的动态扩张,不断蔓延、交叉、重叠,最终形成覆盖全城市群的网络。随着空间经济网络子网络的扩张,“不健康”的区内经济联系被重塑,经济要素在城市群内部有序流动,区域性空间分割自然破除。

3. 产业互动机制。空间经济网络通过节点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并依托网络的系统性特征,使得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产业互动加强,从而缩小大、中、小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差距,构建区域性产业链。首先,网络状的空间经济形态,通过网络外部性进一步促进了节点间的经济要素流动,并扩大了空间经济联系的范围,加强了各地区产业间的互动。其次,空间经济网络的系统性特征要求其内部各节点间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依托经济要素的流动,网络内各节点间可以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进而促进各城市间产业功能的合理配置,重塑区内的产业联系,从而推动区域性产业链的形成,促进城市间产业良性互动。

三、 空间经济网络的培育路径

根据上文的分析,空间经济网络可以通过经济一体化机制、空间一体化机制、产业互动机制等作用机制,重塑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是自发的,其有序演进与有效运行依赖于政府的正确干预与积极引导。本部分从政府促进空间经济网络形成入手,并结合空间经济网络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一体化机制、空间一体化机制、产业互动机制,提出培育空间经济网络,解决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诸多问题的三条培育路径(图2)。

1. 合理设计政策制度,有序引发空间经济网络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制度安排是空间经济网络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通过促进重要节点形成、推动或限制要素流动等路径引导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首先,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空间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引导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发挥。在中国当前的經济发展阶段,政策的安排对于城市的崛起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北京的快速发展而言,固然离不开良好的区位条件,但有利的政策导向才是关键。对于空间经济网络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经济一体化机制而言,通过政策制度的设计扶持相对薄弱的节点城市,增强其承接能力,可以变“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其次,政策制度推动或限制了要素在不同节点间的流动,影响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发挥。政府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就业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政策制度实质上是通过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空间选择的限制和制约,引导要素在各节点间的有效流动和配置(司明,2014)。合适的制度为要素在各节点间有效流动与配置提供了保障,促进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不合适的制度安排则会过度限制要素的流动,制约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

2.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空间经济网络的空间一体化效应。基础设施网络在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承载与塑形作用,影响其空间一体化效应的发挥。一方面,基础设施是经济联系的载体,承载了网络中经济要素的流动,决定了节点间经济联系的强弱;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物理形态塑造了网络的空间形态,通过基础设施的蔓延发展,直接引导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空间一体化效应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是由政府财政支出承担的。因此,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行为直接影响了承载空间经济网络中经济要素流动通道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对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直接影响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空间一体化效应的发挥。

3.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有效增强空间经济网络的产业互动效应。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及产业集群形成,能够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空间经济网络形成,并有效增强空间经济网络的产业互动效应。首先,针对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制定不同产业的发展战略,扶持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产业,加强空间经济网络中城市的产业差异性,增强产业互动行为。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空间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不仅避免了大区域内的产业同构现象,也可以进一步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其次,可以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区域内部的产业集群形成,有效加强了空间经济网络内部的经济联系。集群内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相互开展竞争、模仿活动,企业间的劳动力、信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交换互动日益频繁,加深了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此外,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空间经济网络或空间经济网络子网络,因此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促进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产业互动效应的发挥。

四、 结论

本文首先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梳理了当前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问题;其次,从空间经济网络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空间经济网络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可供探索的构建空间经济网络,发挥其经济效应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培育路径,为破解城市群协同中的“三大落差”问题以及探索中国城市群发展模式提供启发。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当前的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模落差过大、空间形态落差过大、产业结构落差过大“三大落差”问题;(2)构建空间经济网络,依托其经济一体化机制、空间一体化机制、产业互动机制,可以重塑城市群内部空间经济联系,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3)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仅自发的,其有序演进与有效运行依赖于政府的正确干预与积极引导,政府应重视政策制度的合理设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促进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与演变,保证其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效应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2] 刘健.区域创新网络的现实效应及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6,(1):114-118.

[3] 刘华军,刘传明,孙亚男.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5):83-95.

[4] 司明.空间经济网络的作用机理及效应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