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模块化组织与集群的竞争优势:基于知识理论的分析

时间:2024-04-24

蔡进兵 祝宪民

摘要: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自身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集群对于企业知识水平的影响无疑是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创造,从而提高了集群整体知识水平,提升集群竞争力,表现在一方面是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以及纵向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另一方面是集群的模块化结构有助于知识创造。

关键词:模块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知识理论

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现有文献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节约、产业环境优化、柔性化生产优势等。这些因素都解释了集群某一方面的优势,但也有各自不足的地方,比如都没有回答集群对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影响。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自于所拥有的具有稀缺性、无法模仿、无法替代的资源(Barney,1991),主要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Grant,19961。因此,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必须研究集群对群内企业的知识水平以及创新水平的影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本文从集群的内部模块化结构着手,分析了集群对于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创造的影响。从知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模块化生产以及集群的模块化结构

“模块化”(Modularity)概念最早由H.Simon提出,他认为模块化是一种在进化环境中促使复杂系统均衡动态演进的特别结构,它不仅在在制造业公司很普遍,在服务业组织中也大量地应用。青木昌彦在《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一书中定义,“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行为。称为“模块化分解”:把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的行为,称为“模块化整合”。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模块化生产已开始应用于制造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大规模应用。

模块化生产在产业集群中的大规模使用,推进集群中形成了典型的模块化网络生产体系,构成了模块化组织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不同的企业按照模块标准、规则分别进行不同的模块生产。最后把不同的部件组装为成品,实现最终产品的生产。例如在我国东莞等地的电子产业集群中,一些企业生产电脑机箱,一些企业生产主板,一些企业生产机箱电源等,相互间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脑产业链。把这些不同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就能够成为一台完整的电脑。同一模块的不同生产企业、不同模块的生产企业以及不同的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状的生产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集群整体。在这有机整体中,模块制造企业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平等的地位,企业自主性很高,构成一种模块化的组织形态。

二、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知识转移和交流

知识转移作为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之一,在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eece于1977年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它是指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Szulanski,1996),强调从外部知识主体中获取知识。组织间知识的转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人才的流动。通过在人才市场上聘用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等方式,实现了依附于“人才”主体上的知识转移。二是技术的购买。通过在技术市场上购买自身所必需的技术,实现了知识的转移。三是设备的购买。企业购买自身所需设备,实现附着于设备上的显性知识的转移。四是技术的联合开发。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在联盟内,由于技术、信息等的共享,实现了知识的转移。五是面对面的交流。人才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转移,特别是对隐性知识来说。这是主要的转移方式。

模块化集群中,存在大量的同类模块制造企业和不同模块制造企业。同类模块制造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纵向模块制造企业间为了提高模块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存在知识转移的客观前提以及必然需求,从而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同一模块不同生产商间以及不同模块生产商间的知识转移和交流。

1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为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知识的转移,知识都必须预先存在,否则知识转移则成为空谈,集群内部的模块化结构以及同一模块生产企业的聚集,保证了模块知识的存在。在模块化产业集群中,竞争在产品的各个组成模块和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之间进行,通常围绕同一个模块有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和团队同时进行研发,而且只有少数企业或团队才能被选择作为模块供应商。为了能在“淘汰赛”式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模块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自身的产品、技术,必须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同一模块中不同的制造企业拥有不同的模块知识,为知识在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的横向转移提供_r前提条件。如温州的打火机产业集群有二千五多家生产企业,其中成品厂只有500家,而零件厂则有2000家,单纯打火机专用的工业标准0.5毫米~0.88毫米螺丝就有上百家企业提供。由于同一模块制造企业具有不同的模块知识,使得知识转移成为可能。

相对于集群的模块化结构,在一体化的模块化结构中,虽然产品仍然是模块化生产,但由于同一模块只有一个部门进行生产,且由于管理的层级性所造成的信息不畅,模块制造部门根本无法在一体化企业内部便利地获取其他企业同一模块的相关知识。

2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不同模块生产商问的纵向知识交流。模块化集群中实行专业化分工模式,一个产品被分成不同的模块,一般由不同的模块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竞争不仅在产品的各个组成模块和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之间进行,而且在产品之间进行,在生产不同模块的多个企业组成的模块链之间进行。为了最大化模块链利益,从而最大化同一链上不同模块制造企业的利益,上下游模块制造企业必须充分合作,即它们有相互间交流各种知识、信息的激励。

集群内的模块生产商都是市场主体,直接与各类消费者接触,能够迅速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以及相关技术发展。不同模块生产商间不但相互交流各种关于市场需求的信息,各种关于产品的发展方向、新产品的技术知识等也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从而能够更快地推出新模块,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共同对“设计规则”作出修改,生产出新成品。不同模块制造企业间不但进行非正式的交流。由于利益的一致性它们间还大量地进行正式交流。如在一个摩托车产业集群中。消费者对什么摩托车车型更感兴趣,支架应进行什么样的调整,与其它模块的接口应作出什么样的变化,在哪些方面应进行技术的创新、改进等这些信息都

能在不同模块生产商间进行快速传递,从而能够促进符合消费者需求产品的更快生产,赢得市场。

但模块化结构本身并不会带来技术创新的优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优势,或者协调“设计规则”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修正。在一体化企业内部,也可以实行产品的模块化生产,并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模块的生产和设计,促进模块化组织的产生。但是,由于各模块间的“设计规则”是由系统设计师设计的,并由上往下执行,各组织模块本身并没有权力对“设计规则”进行调整,当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时,由于信息的流动是从上至下的单向流动,整个组织并不能快速地作出反应。即一体化的模块化生产企业由于内部信息、知识交流渠道的不顺畅,阻碍了它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相对于一体化的企业,由于集群内部是一种扁平的结构,各模块化生产商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且各自有自主决定权,弥补了一体化的模块化组织所具有缺陷。

3集群促进了知识的低成本转移。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显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对于显性知识,一般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转移,成本低、速度快。在集群内部,由于地理空间接近,同一模块生产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看到、获得某一模块生产商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如一个新的五金制品等,其他模块制造商能够直接了解新产品的外形设计、价格、原材料等显性知识,而不需要经过别人的编码后再获得,节约了信息获取的时间以及成本,实现了显性知识的快速、低成本转移。

集群不但有利于显性知识的转移,更主要在于它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低成本转移。由于隐性知识具有情景性、因果不明性以及经验性等特性,它比显性知识转移困难,必须借助于人与人间的直接交流以及情景性学习才可能实现。相对于集群外部,同一模块生产商在集群中的聚集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集群内部空间距离的接近,为员工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波特等人(1998,2005)认为。面对面的接触似乎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在交换隐性知识时体现出来。根据对我国产业集群的观察,它们一般集中在一个较小地理空间范围内,企业空间聚集,企业员工居住的区域也相对集中。深入了解知道,大规模地企业间直接、正式联系不多。但在工作之余,相互间熟悉的管理人员以及其它员工还是会较多地聚在一起:且由于“亲缘关系”的影响,模块生产商中很多员工都具有老乡关系或同学关系,这更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二是同一模块不同生产商间人才的流动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才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非常平常,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所面l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才难留。人才流动一方面短期内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会使附着于人才身上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企业间转移,导致技术外泄: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才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提升了集群的整体知识水平。同一模块企业地理空间的接近极大地降低了流动成本,使得人才在集群内企业间流动,实现了隐性知识在群内的低成本转移。三是模块组织间以及员工间具有共同的情景以及共同的知识基础。知识都具有情景性,特别是隐性知识,更是深深地植根于情景中。知识的创造是当地参与者、当地环境、独特的关系和惯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于一个地方的技术、制度、管理方式可能并不适应于另一个地方:一个“圈子”内部的“行话”可能并不被另一个“圈子”人员所理解。对于这类知识,只有深入当地的情景,与圈子内部人员长期交流,掌握共同知识基础,才有可能获取。集群内部具有统一的社会、经济环境,处于相同的情景中。从而有助于隐性知识在集群内不同模块组织间的转移。

三、模块化结构促进了集群知识创造

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转移等方式获得外部知识;二是通过知识创造获得新知识。模块化集群不但促进了集群内部企业间知识转移:还促进了集群内部的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在个人的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的基础上通过显性知识(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在某种共享环境的影响下,将那些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等具体化为新知识的过程(樊治平、李慎杰,2006),强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整合、利用进行创造活动,获取新的知识。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知识创造分析框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Nonaka,1994)。他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分别经过社会化(Soe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内部化(Intemalizafion)四个阶段后,新知识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博伊索特(Boisot。1998)基于编码、抽象、扩散三维信息空间,对社会学习周期进行了分析,强调社会学习周期的不断循环创造出了新的知识。模块化集群有效地促进了知识创造,提升了集群的知识水平。

1模块化集群内部大规模的知识转移有助于知识创造。从知识创造的有关模型可以知道,知识创造实际上与知识转移紧密相连,随着知识转移的不断进行,集群知识水平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集群知识创造。第一,模块化集群中,模块链上的模块制造企业相互间交流各种市场信息、管理经验以及技术诀窍,能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整个市场的需求偏向。有助于形成新产品的概念,能够更加迅速地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工作人员基本专业知识相同,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交流频繁,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能因各自不同的非专业知识的碰撞激发灵感,创造新知识;第三,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同一模块链上的企业间、企业与研究发机构间的知识转移提高了企业的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企业知识创造的能力。

2模块化集群内部“淘汰赛”式竞争要求企业不断创造新知识。模块化集群内部,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展开背靠背的“淘汰式”竞争,极大地激励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在“淘汰式”竞争中,具有规模相近性、资源同构性、工艺相似性、产品同质性和市场同一性特点的模块制造企业,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够获得模块生产订单,而很大部分竞争企业则陷入生存危机。要想在众多模块企业中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优势产品,必须不断的创新,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知识。只有比其他模块制造企业的产品做得更好,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模块化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激发创新欲望,产生创新的动力,不断创造新知识。

3模块化集群内部企业的高度自主性有助于企业创造新知识。模块化集群中各模块制造企业地位相对平等,企业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遵守“设计规则”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知识储备积极创新,自主地设计、生产模块,以充分的提高自身模块的竞争力。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技术创新,有创新的主动性。企

业还能够根据需要自主地与集群内部以及外部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创新。因此,集群内部高度的自主性有助于企业创造新知识。

四、结论

在当前对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的文献中,主要从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节约、产业环境优化、柔性化生产优势等方面分析集群所具有的优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集群的优势所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但是它们都只是片面地、局部性地解释了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所具有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因此集群对企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应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基于企业知识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知道,模块化集群促进了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以及模块链企业间的纵向交流,促进了知识创造,提高了集群的整体知识水平,提升了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Barney,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nir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 991,1 7(1):99-120

2Grant,R,M,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0f the Fi 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 996,(17):1 09-122

3Nonaka,Ikujiro,A Dynamic Theory 0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Organization Sol-ence,1994,5(1):14-37

4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 S:Impediment s tO the Transfer 0f Best PracticeWi 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pecial i s sue),1 996,(1 7):27-44

5博伊索特著,张群群,陈北译,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4,(8)

7迈克尔·波特,厄尔扬,瑟尔韦,地理在企业创新过程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中的作用,载于钱德勒等编,吴晓波,耿帅译,透视动态企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课题项目“企业成长与集群发展”(06jdxm63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祝宪民,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蔡进兵,就职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

收稿日期:2009-02-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