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本刊记者 武志军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加强纺织业供给侧改革与调整
1月1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承办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暨“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办。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迅速成为高频热词。
事实上,纺织行业对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已在近几年里持续推动,而今年,各方嘉宾就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施思路和方式,进行了新的思维碰撞。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纺织行业要实现供给侧改革就要稳稳抓住“全要素生产率”,即科技创新与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因为“真正的创新都发生在供给侧”。在中国的调控实践中,必须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是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变微观潜力为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2016年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任潘建成预测道:“预计2016年纺织业发展将呈现L型走势,保持动态均衡更有可能。因为压力依然存在,产能依然过剩,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也正是因此,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他提出,我国应改善供给环境、提高供给水平、提增供给信心。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海涛在讲话中指出,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下行调整的艰难时期。针对行业融资难问题,中国工商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对纺织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纺织行业融资需求,指导加大纺织行业信贷投放和结构调整力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主旨演讲中强调,纺织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自“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就已经持续在做了。谈到“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主要方向,高勇指出:“十三五”是建成纺织强国的决战时期,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是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市场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加快行业自身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基本途径。纺织供给侧改革调整要从要素、产品和业态三个方向推进。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包括原料(棉花)市场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装备与管理水平提高等。二是实施“三品”战略: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三是转型提升业态:智能制造、“互联网+全产业链”、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伟在讲话中指出,“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纺织业调整供给侧需求的主要途径。纺织企业走向未来需要建立品牌。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也是花费最大的消费,什么样的产品会对消费产生最大的影响力?一定是品牌。在品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增加款式,增加各种元素,形成更多样的最终产品,实现供给的改善。
此外,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彬表示,企业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下,去产能、去库存,加快供给侧的调整发展。欧瑞康化纤板块软件解决方案副总裁Reinhard Muehlenmeister结合公司的实际运营,介绍了纺织产业链中化纤生产的工业4.0解决方案。在论坛的嘉宾互动环节,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庆宝,江苏沭阳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杨云峰,找纱网CEO琐栋等嘉宾,还就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的主题展开对话。
论坛期间,“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各有关新闻媒体和记者的积极参与下,在江苏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权威专家初评入围、复审、终审程序,按综合类、行业类媒体共评出优秀记者4名,各类作品奖34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优秀奖16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