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邓蕾
20年前,我推开纪录片制作这扇门,导师名叫陈虻,中央电视台制作人。
看了我做的几部片子后,导师决定留下我。他的理由是,我虽然手艺生涩,表达笨拙,但是,能看出我是一个有情怀的姑娘。
其实,我并不确定陈虻所说的情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不过,我喜欢在工作的状态中,不断和人打交道,什么人都行。我愿意在他们身上,看到那些与我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我获奖的第一部片子记录了一个画家,在一片喧嚣繁杂的用艺术换钱的背景下,坚持只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家还喜欢音乐,他说音乐与绘画,是这个世上最温暖人心的两种东西。所以,在大家都忙着赚钱的时候,他领着我去他简陋的画室,放上一段音乐,然后问我:你能听见自己梦想的声音吗?
拍摄这部片子,没有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不过,多年之后的午夜梦回,我蓦然惊觉,其实,他在唤醒我内心那个叫做情怀的事物。
我的爱人,是一个热爱所有体育赛事的家伙。早些年,国内网球赛事的直播并不多见,于是他在家里安装了一个“锅”,很贵,一年好几千块钱。有一天,我下班回家,他正在看一场网球比赛,是萨芬对战费德勒。他把电视机的声音关掉,自己对着屏幕解说正酣。看见我进来,他意犹未尽地说了一句:真过瘾,就想做这个,不给钱都行。
当时,我有点想哭。
现在,他成为央视的一名网球评论员,薪金不高,不过,他一直做得兢兢业业。家里有数个厚厚的本子,分别是这些年来他备战大满贯、大师杯和各种赛事的资料汇总。他说,写下来,有助于深刻记忆。
时隔十几年后,电视上播出的赛事他仍然会认真观看,包括自己解说的回放,日复一日,乐在其中。如同一个钟表匠,终其一生,也不过将自己已经精湛绝伦的手艺再提升根本看不见的一点点,却以匠心供奉,至死无悔。
如果想找句什么话来评价他的种种心境、行为,我想,说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可能再适合不过了。
近一年来,我爱上了画油画,并常常将幼稚的作品在“朋友圈”里晒一下,以期得到一些评价。不过,也总有人问我:你画这一幅画,能卖多少钱呢?每到这时,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对方。不过,这个世上,这样的事情又实在是太多了:你等待落雪,准备排队去故宫看雪景,有人会觉得你无聊;你细游欧洲,静静品味其中的奢华与没落,有人却只想购物;你愿意走那些碎碎的石子路,踏过经年岁月的痕迹,有人却只希望这样的路能走汽车;你踟蹰海边,想体味春暖花开的轮回,有人却只想着自拍……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有各自内心的动荡与安静。时移世易,生活本身的负累早已经超出我们心灵的承重力,情怀,在这个时代,变成了一个褪色的词汇。但我却以为,它是人生命中的天使。
(摘自《视野》2016年第4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