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跨江而卧的古代拦河坝——渔梁坝

时间:2024-04-23

渔梁坝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上,渔梁坝作为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存在已经有近1400年。它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有着“江南第一都江堰”的名号。

古往今来,多个朝代均把坝之兴衰视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也正因为如此,渔梁坝的建设、使用都显得极为重要。其兼具泄洪防旱、截流行船、美化环境等功能价值,是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是明清时期微商发展、繁荣的必要保障,被誉为“徽商之源”。2001年,渔梁坝更是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渔梁村的渔梁坝

2005年,在第2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名单当中,渔梁村等24个村在列。

据考证,渔梁古村在唐朝乾元二年的时候就有人迁居到这里,逐渐发展成村落。其依山傍水,位于练江的下水口,俗称“梁下”。早年间,渔梁是歙县在练江上的码头,往来集散的聚集地,虽然如今的渔梁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盛况,但在遗存的古建筑中依然还可以感受到当年繁华时候的遗韵,比如和数十条小巷毗邻的鱼鳞街、充满浓郁特色的渔梁老街、渔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渔梁第一农家……

渔梁街南邻新安江,从江边拾级而下便是著名的渔梁坝。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是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有记载称,最早隋唐时期,徽州人祖先、越国公汪华徙新安郡治于歙县,并筑坝截流,为水上军需民用。而后,绍定二年,袁甫复指挥江东,乃委派本州推官赵希恕督办渔梁坝修建事宜,得闽工甚精,开始凿山取石;明弘治十四年,“尽去坝心灰沙”,渔梁坝成为全部砌石的重力滚水坝,此后又多次修葺;明万历三十三年,重建渔梁坝,修坝记事碑可考。

如今这条全长138米的堤坝为明代存留下来的,横截练江,坝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且每块石头重达吨余。所有坚石的垒砌也有讲究,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10块青石,均立1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连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还有开水门,用于排水。一系列设计让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使人不得不钦佩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也因此,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对于渔梁坝名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为其岸边的唐宋古街犹如鱼形所致。其中,“鱼肚”姚家巷海拔121.78米,而“鱼头”原土地庙处、“鱼尾”白云禅院均只有115米左右,落差约7米,形成了中间高两头低的格局。

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坝上碧波无际,过往行船泛舟拨浪,打破平静。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还有矗立在西岸的紫阳山。说起紫阳山,不得不提的还有紫阳桥。其建于明代,长140米、高14米、宽10米,在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

徽商之源

徽州历来是封闭的山、开放的水,水是徽州人的生命线,富极一时的徽商就是通过水路将生意扩展到四海的。商船往来在徽州亦是古来有闻。据悉,渔梁坝曾经是徽商将货物运往江南的集散地、水运码头,从这里可以直达长江。

渔梁坝和徽商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起初,因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农业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不少当地人转而从事手工业或者经商。在徽州,不仅是贫无立锥的农民,义无反顾地外出经商;甚至连一些家有资产的富户或士大夫之家,也对投资经商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才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这“一丢”的起始点,就是渔梁坝。甚至有言称,徽商十之八九是由渔梁坝走向各地的,可以说没有渔梁坝,就没有徽商的辉煌。

渔梁坝横跨明清两代、商界400多年之久的徽商发展,这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依山傍水虽给了古代徽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但陆路交通却也因此十分不便,当地的大小商贾只能依靠丰富的水运资源,从新安江上最大支流练江中放排出水,再转入新安江,继而漂摇至苏浙等地,把茶叶、木材、棉布、丝绸、纸墨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茶庄和市场。渔梁坝建成之后,作为新安江最上游、规模最大的拦水坝,它成为当时的水上交通要塞,担当起了一份商业发展的“重任”。明清徽商中,古徽州一府六县就数作为府治的歙县,还有绩溪两地人数最多,而歙县和绩溪的徽商下苏杭、去京城等地,无不从渔梁坝出发。规模大、流通量大,但渔梁坝并未变得混乱不堪,这得益于明确的码头分工和忙而不乱的运行秩序。盐码头、茶叶码头等,渔梁坝依据运输商品的不同有着明确的区域划分。而每个码头都有左右两条台阶,一个是让挑夫上行,一个是让挑夫下行的,井然有序,更显大商业码头的气派。

明清时期直至现代公路开通前,渔梁坝热闹非凡,坝下最多时停靠300余艘船只,水路交通的繁荣刺激着渔梁古镇的发展,最终使这一带形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市,其中号称徽商四大行当的盐、茶、木、典当诸业在商业街占有突出地位。

如今随着徽商的衰落,这里已经不再有货运码头的功能,但渔梁坝却已成为徽州古城景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来自各地的游人慕名至此,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中感受当年繁华时的遗韵和古代工匠智慧留下的痕迹,目睹我国先人的伟大创举。

渔梁坝碑碣

坝上的“出水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