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6月28日,“海洋一号”C卫星及“海洋二号”B卫星在轨交付。这标志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的首批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实现业务化运行。
“海洋一号”C卫星于2018年9月7日成功发射,是接替“海洋一号”B卫星的业务卫星,设计寿命5年。该卫星可获取全球24小时水色水温信息、全球海岸带和内陆水体50米分辨率高精度多光谱信息及全球大洋船舶识别信息,将与未来发射的“海洋一号”D卫星组网运行,实现全球每天2次覆盖监测能力,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部对管辖海域、海岸带等多要素、高时效的调查监测能力,为全球大洋、极地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环保、住建、交通、农业、应急管理等领域需求。
“海洋二号”B卫星于2018年10月25日成功发射,是首颗海洋动力环境业务卫星,设计寿命5年。该卫星将与后续“海洋二号”C、D卫星组网运行,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连续获取全球海面风场、浪高、海面高度、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及国防建设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并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农村和应急管理等领域。
经过6个月的在轨测试表明,卫星平台及载荷系统、星地一体化系统、地面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性能达到了研制总要求和使用要求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数据产品满足行业应用需求。未来,自然资源部将发挥陆海卫星资源优势,做好组网业务化运行和海陆兼顾,着力构建起一陆一海自然资源卫星观测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卫星使用效能。
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地表水资源演变趋势分析取得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水文和地球系统科学》上。
水资源危机不仅对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威胁,还引发了大量上下游用水争端,如何化解上下游用水矛盾和冲突是水资源管理的难点。分析水资源演变趋势、探讨其驱动因素、量化上下游用水变化,对构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重建我国12大流域上下游37个子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并与实际观测径流对比,分析了我国近50年来地表水资源演变趋势,量化了上游用水对下游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研究发现,过去50年来我国地表水资源消耗量增加了约1.6倍,其中用水增加的65%发生在黄河以北流域。地表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使得全国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从10%增加到18%,年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从1500立方米下降到1200立方米。其中不同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变幅不同:湿润流域在20%以下波动;干旱流域从70%左右上升到90%左右,2000年之后开始小幅下降;半湿润半干旱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增幅最大,如松花江从14%上升到55%,黄河从30%上升到70%。
中国科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影响喜马拉雅地震破裂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日前已在《科学进展》上发表。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全球典型的碰撞造山带,大地震的发生影响着长达2500公里的人口密集地区。自1984年地震学家Ni和Barazangi首次发现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以来,印度大陆向喜马拉雅山底部俯冲的几何形态及其相关地质灾害备受关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的起伏程度被认为是影响地震破裂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近场观测资料匮乏。
为此,中国科研团队用几种不同的近场观测资料,包括团队自2014年起陆续在平均海拔4.5公里的中—尼边界和震源区加德满都架设的宽频带地震台站波形数据,重新审视了2015年尼泊尔7.8级地震序列的空间位置、断层面几何形态及震源区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印度大陆在喜马拉雅山底部不仅沿着5°的平均倾角向北东俯冲,并且在加德满都盆地附近约100公里范围内沿着同样的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加深。同时,在加德满都盆地两侧呈现显著的结构差异,在盆地以西沿着俯冲方向存在长30公里、倾角约10°的断坡构造,盆地以东俯冲角度更加平滑,并且在盆地以东约100公里的裂谷底部存在着与印度板块基底隆起有关的障碍体,表明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的三维结构变化控制了2015年尼泊尔7.8级地震的破裂长度,为所在的2500公里造山带印度大陆俯冲结构认识提供了新启示。
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
6月26日,从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对一颗编号为J1926-0652的脉冲星进行系统分析,首次发现这颗脉冲星几乎囊括了以往观测到的脉冲星的所有辐射现象。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这也是基于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数据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这一新发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脉冲星的辐射机制和辐射过程,进而推动辐射模型和辐射理论的发展。
这颗编号为J1926-0652的脉冲星于2017年10月被FAST科学团队发现,并被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的64米射电望远镜证实。利用FAST的高灵敏度,科研人员对这颗脉冲星进行了细致的单脉冲观测研究。在270MHz~800MHz范围内,FAST跟踪观测并记录了1921个连续单脉冲及其6次脉冲辐射状态的单脉冲和平均脉冲轮廓。通过系统分析,科研人员发现这颗脉冲星具有复杂的辐射现象,尤其是发现其消零前最后一个脉冲的行为系统偏离了平均轮廓。
和以往发现的脉冲星只有一个或数个辐射现象不同,这颗编号为J1926-0652的脉冲星,几乎囊括了以往观测到的脉冲星的所有辐射现象。按照以往“旋转木马”等经典辐射模型,并不能解释该现象。该研究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和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中外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完成。
日前,我国科学家在古代小麦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研究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理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农业传播提供了跨时间维度上的直接证据。
据研究人员介绍,六倍体普通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普通小麦驯化始于大约1万年前近东的新月沃地,然后向西扩散到欧洲,向东扩散到东亚,但小麦进入中国的传播途径仍不清楚。
为探寻传播路径,经过约10年时间的研究,我国两支科研团队合作克服了古植物中DNA含量极低、降解损伤严重,古植物DNA研究对实验环境要求高等困难,从距今3800年的单粒小麦种子中成功提取到其基因组DNA,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中国新疆小河和古墓沟墓地出土的7粒古代小麦种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组装。基因组数据分析和形态学观察都证明出土的小麦为六倍体普通小麦,古代小麦与中国西南地区现存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密切关系。
研究人员介绍,青藏高原现代地方品种与古代小麦高度相似的等位基因频率,为小麦向高原传播的西南途径提供了更加直接有力的分子依据。这项研究也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中国种植的现存小麦地方品种的栽培起源、扩散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将对现代小麦育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植物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