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苏光荣 李正兵
GB 6975—2007《棉花包装》国家标准规定的棉花包装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捆扎法,即皮棉经压缩并用棉布包裹后再进行捆扎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套包法,即皮棉经压缩、捆扎后通过套包装置把包装袋套在棉包上的包装方法。二者所用的包装材料均为棉布或塑料,所用的捆扎材料为钢丝(带)或塑料带。新的《棉花包装》标准随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推进,第二种包装方法也被普遍采用。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发现棉花包装套包法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对棉花质量的监管。
棉花包装套包法(主要指经HVI仪器公检的大包棉)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威胁棉花质量
1.调换包芯,以次充好。套包法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容易更换棉包包装材料,即更换棉布袋或塑料袋。不法分
子利用这个特点,更换棉包包芯,将低等级的棉包包芯装入到刷有标识、贴有条码的高等级的包装袋里(因棉包条码、标识已固定在包装上),即可以低等级棉花冒充高等级棉花。
2.张冠李戴,以假乱真。不法分子从他处购进套包装的成包皮棉后,通过调换包装袋、打印并粘贴本企业已生成的质量信息条码,重新刷唛等手段,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3.一码多包,数批同包。一个条码多次打印,形成若干个相同的质量信息条码,这些相同的质量信息条码粘贴在不同质量的若干个棉包上,分别组放到不同的棉花批次中,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销往不同的厂商,形成不同的棉花批次中有相同包号而原本质量不相同的棉包,若干个原本质量不相同的棉包而质量信息相同。
另外,还有回潮率超过国家标准限度的,异性纤维严重偏高的,棉包密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等等质量问题均能通过调换包装袋、重新打印条码、重新刷唛等方式改变棉包的质量信息。
摧毁公检公信
棉花公证检验是国家规定的一项检验制度,棉花公证检验证书是棉花购销双方结价的依据。由于某些不法分子的扰乱,将造成公证检验数据移花接木,影响公证检验的真实性,使公证检验的公信度受到严重摧毁。
扰乱市场秩序
由于上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质量违法行为的作弊手段简单、方便、快捷,不法分子利用机会唯利是图,铤而走险进行不法行为,扰乱棉花市场经营秩序。
引发火灾事故
由于棉花包装套包法一般采用的是塑料带捆扎,如遇火情,塑料带极易断裂,而引发棉包炸裂,造成大面积火情,使本来容易控制的火情转发成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棉花包装》国家标准是为适应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需要而确立的一个新标准,工作中难免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建议标准制定部门修订标准,有关部门改进套包法或禁止采用套包法包装棉花。
(作者单位:湖南省纤维检验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