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声音

时间:2024-04-23

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首先要更好、更快地培育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的创新科技人才队伍,要培育这样的队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辈出的土壤和环境。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在此关键时期,重在用人。然而,常格不破,人才难得。要让更多千里马奔腾,就需要千里沃野、万里驰场,就需要更多识才慧眼、识马伯乐,就需要更好的体制、更广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目前流行的以表现“量化”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弊病不少,影响各类专业队伍的稳定和协调发展,让研究单位的技术支撑人员不能专心钻研技术,使同行间协作优势难以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现有体系中的问题,针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各自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评价、考核与奖励办法。

创建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千里马式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一方面要广开进贤之路,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另一方面要宽容失败,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让人才在更加宽容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实现精准发力,就要从人才政策领域做起,积极主动为人才松绑,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近几年,国家实施的“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的引进培养,为加快我国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然而也应该看到,我国人才制度与机制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仍显滞后。为此,国家应当继续打造优良的环境凝聚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给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地区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中西部城市要结合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以更有针对性的条件、更开放的胸怀、更适宜的环境引才留才,要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与激励。

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如今,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有两条主要途径: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21世纪是人类从化石能源走向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时代,而建立中国绿色低碳城市要努力研究怎么从原料的优化、改造着手。

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并进行分析,比如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产品价值等因素。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对我国突破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尚无通过“绿色、低碳”模式实现快速工业化、大规模城市化的实例,因此未来的挑战和机遇都非常大。总之,绿色科技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支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绿色科技创新为统领,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既增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但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十分突出,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国家现代化的弱项。

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提高科技投入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农药残留监测技术为例,农药化学污染物残留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技术之一的农药残留监测技术,已经从传统的色谱、质谱技术发展到高分辨质谱技术,并在非靶向农药目标物定性筛查方面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创新。

事实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未来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绿色农业发展,对诸如不规范使用化肥、农药等行为加强监管与约束。同时,鼓励农民自愿采取绿色方式发展农业,规范健全农产品市场,让绿色生态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此外,还要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继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