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晴
[摘 要] 在“农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农产品开发程度不高和缺乏高效的营销渠道,众多优质农产品没有发挥应有的市场价值。通过从农产品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农产品开发程度、农产品销售渠道三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目前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关键词] 河南省;O2O模式;企业战略转型;中小型农产品企业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074-02
一、农产品经济价值和目前市场需求
(一)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且农产品有一定市场需求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河南省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凭借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条件,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使得该地区雨热同期,整体具有夏季太阳辐射条件优越和冬季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多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形成和水分的供应;境内紧邻大别山脉,多丘陵山区环境为该地区谷物栽培、种植业和低山林、畜牧等创造了优越的培育条件,远离工业及城市的污染。以上优越的地理环境所培育出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河南省农产品品种丰富,畜禽产品中具有代表的豫南黑猪采用放养养殖模式,肉质鲜嫩紧致,能够做到生态养殖、不添加催生剂,绿色健康。茶叶加工主要以信阳毛尖、信阳红茶为主。古时候就信阳茶淮南第一的说法。在多次参展的“郑州茶博会”、“武汉茶博会”上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豫南地区还专门对野山茶进行茶油提炼,经农科院鉴定发现,茶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食用菌产品主要有茶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等,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干果类农产品中销售最多的是板栗,板栗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属于健胃补肾的上等果品。以上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养生价值,可开发性程度高,市场存在一定潜力。
(二)销售方式单一,市场占有率低
但是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大部分农产品并没有全面走向市场。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仍以批零兼营的销售方式走向各大市场,销售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农产品网络销售使用率较低。因早年部分企业所积累了线下资源,导致采用传统销售模式居多。就市场需求而言,反映出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以茶叶市场为例,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提高信阳毛尖的产量,以每年20万到30万亩的速度发展茶园,信阳茶园面积达到210万亩,信阳毛尖种植面积扩容十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生产基地[5]。大部分企业表明在政府大力支持生产下,不少水稻田都改为茶园。但是,茶农为较快获利,导致近年毛尖小山茶农药残留物超标,使毛尖市场占有率从七八年前的80%下滑到40%[5]。茶叶市场虽需求旺盛,但是毛尖在茶叶市场中呈现出占有率较低的局面。另外,其余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农产品自身蕴藏的价值并没有被消费者真正了解。
二、农产品开发程度不高
“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制约农产品开发程度。企业将农产品生产环节外包给农户,企业主要负责销售与服务环节。多数企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明确规定采用此类型经营模式的企业,只要从事农、牧、渔业项目的生产均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及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影响下,仍旧没有改变企业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弱、技术程度不高、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差等局面。
(一)生产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
1.从小农户生产规模上看,河南省农户生产经营的制度环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以家庭独立经营形式为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出现土地小规模生产和地块零散细碎化,农业劳动的投入量不断增加却造成劳动生产率不高,再者,小农户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加大了农业设施操作的困难,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产品缺乏专业水平等是影响农产品开发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
2.由于生产主体弱小,不具备规模经营和多样化生产能力,农产品生产条件受局限,使得生产品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企业的原料主产地来自当地农户,企业依靠合作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收购活动。以企业收购食用菌为例,部分小农家庭作坊培育食用菌的生产设备较为简陋、生产规模小、工艺粗放、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较低的生产效率和种植技术导致小农户在茶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这几种类型的食用菌生产数量上不具有承接大订单的能力。另外,对于新品种食用菌的研发更无法保证。企业收购食用菌的种类无法选择,数量有限,且没有新品种食用菌可收购。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直接从源头限定农产品的生产格局,造成企业所收购的农产品开发水平过低。
(二)产业延深度不高,深加工匮乏且附加值低
从产业延深度的角度上看,输出省外、省内的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多数企业缺乏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形式供应市场,输出的农产品基本没有进行产品深加工。近年来所成立的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所加工的农产品档次较低,畜禽产品和食用菌产品主要以盐渍品、干制品、保鲜或罐头等粗加工方式为主。直接导致初级产品产量的80%以上不能合理转化为增值农产品,只能低价格抛售。以企业出售板栗为例,多数企业正直板栗旺季直接进入市场,易出现货多价低局面。企业深加工能力较弱,不能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板栗只能以干果类的方式进入市场,作为初级产品销售,价格相对较低。如果将板栗加工成易拉罐装板栗饮料、板栗罐头、板栗酥饼、板栗羹、板栗粉等产品,其经济价值会远高于初级产品所售价格。
(三)行业标准化滞后,缺乏品牌效应
1.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该问题进一步指向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大量小规模农业生产者进入市场后,往往通过农产品生产或交易的方式诱发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根本上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生产经营者“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执法部门“监管”出来的[2]。所以,农产品生产环节则是实现农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调查中,大部分企业所收购的农产品基本来源于小农户所生产的农产品,不少小农户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生产标准。大多小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仍旧采用传统生产方法,无法摆脱自身生产经营的习惯,达不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相对来说,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所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农产品存在不可追溯性。企业缺失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追溯信息,無法跟踪定位进行质量追溯,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保障。endprint
2.缺乏品牌效应。一方面,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独立注册商标可以保留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农产品和企业个性化产品不能兼而得之。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规模和产量相对较小,农产品无分级处理,缺乏标准化管理。多数企业无标准化管控包装规格、包装标识、农产品无编码,农产品规格参差不齐,无统一标准,缺乏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地理性标志、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认证更是少之又少,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即使进入市场也可能被列为质量低劣商品,影响企业生产效益,至今还没有打造出被市场认可的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营销渠道
(一)渠道合作关系不稳定,缺乏高效销售渠道
由于企业在营销渠道中合作伙伴关系存在不稳定性造成农产品营销环节过多。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更多依赖于利益结合的方式选择营销渠道合作伙伴,以利益分享为基础的渠道合作伙伴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其原因主要为利益分享不均,及忽略了建立渠道合作关系的过高合作风险。首先建立良好的渠道合作关系更依赖于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度。农产品的渠道营销活动不是单一指向农产品的物资流通过程,而是多家企业营销渠道的有效对接。当前多数企业更多偏重于对合作利益的考虑,而忽视与渠道合作伙伴建立长期战略性渠道关系,从而导致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无法获取长期战略合作利益的能力。
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所输出省内、省外的农产品,其销售渠道主要借助流通中介,以中介贸易公司或代理商为主,即企业通过农户或收购商进行农产品的收购活动,再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再运送到各大商场或卖场,再转手到消费者手中,其中间环节至少四层。农产品营销渠道链条较长,渠道中间环节的数量较多。由于企业出于合作利益和农产品保鲜成本的考虑,所以企业选择的合作对象不固定,与中介贸易公司不能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频繁的更换中介公司造成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渠道更加復杂多变。其次,由于农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流通耗费,农产品在营销渠道各环节中存在流通耗费额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产品营销渠道中企业与合作方的合作风险水平[3]。农产品的产品品质伴随生长周期和生长季节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农产品企业与农户之间难以通过严格的合同规范来准确限定农产品的交货数量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
(二)农产品营销渠道中存在流通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1.河南省中小农产品企业的营销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效率。多数企业具有本地小范围的市场营销渠道控制能力,但面向较为广阔的区域农产品营销渠道控制能力较为薄弱。为此,中小农产品企业通常借助流通中介拓展营销渠道来实现自身的市场运营目标。但过多中介力量的介入,造成企业在各个流通渠道环节需维持大量存货,将迅速降低企业与渠道终端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把握能力,使得渠道运营成本过高。再者,多层次的营销渠道出现农产品价格过高,农产品价格差异增大,农产品价格从初级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手中翻了几番,其主要原因就是多层次的营销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2.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河南省中小农产品企业的盈利能力。大部分企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呈现半径小、辐射面窄的特点,对于出售的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而言,加大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和销售风险程度。企业所销售的初级产品主要集中季节农产品,如茶叶、食用菌、板栗等,具有保鲜期短的特点,对于跨省物资活动离不开冷链物流和先进的物流装备。更关键的是,企业为实现跨区销售目标,同时伴随支付额外的物流成本,进一步增加企业不确定的收益。
3.市场、农户、企业三者之间在营销渠道中产生信息不对称。首先,市场与农户之间缺乏供求的准确信息。由于农产品本身具有生产周期的波动性,农户对市场的需求和农产品的供销情况缺乏判断,使得农户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出现“跟风生产”现象,缺乏依据市场供求信息调节自身生产行为,结果出现供需失衡,产销脱节,产品难销。其次,市场与企业之间存在市场行情不可预知性。大多数企业都以销定购,以销定产。一般农产品的成熟期需要一定周期,再加上生产的前期时间,从生产到农产品上市这期间存在一定时间差,造成农产品销售的周期波动,导致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变成滞销产品,难以及时快销,造成产品积压。最后,农户与企业之间缺少信息公开环节,农产品信息不能进行定位追踪。农户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企业与农户之间更缺乏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企业会选择在农产品丰收时进行收购,农户容易形成错误的预期,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造成更高的库存。其主要原因就是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企业不能从农产品生产源头通过系统追溯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企业与农户不能共同制定计划和协商调解问题等。
[参考文献]
[1]李敏.贵州省农产品020发展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6).
[2]钟真,陈淑芬.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规模经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
[3]张丽华.中小型农产品企业营销渠道纵向协作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4]李敏.“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6).
[5]信阳市三农网.“互联网+”如何开启农业大变局[EB/OL].2016-06-03.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