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疫情是“危”也是“机”。
从电竞游戏、直播带货、到在线教育、云上办公,大多数企业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已经迅速做出改变。
一方面,疫情迫使线下企业经营场所关闭,线下人流和现金流骤减,扼制了企业常规经营模式的正常发展;另一面,那些运营流程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越小。
不难看出,一时间,爆发的发展机会得益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层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概念,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业务流程和方法进行重构和优化。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应该不仅仅代表技术和工具,更需要企业领导者匹配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和行动指南。
通信网络从2G发展到今天的5G,是我国数字化进程的真实写照。在这20年中,以BAT为代表的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佼佼者,影响至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又诞生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抗“疫”一线,从智能制造到5G、人工智能新基建,数字化技术成为重要“利器”;云办公、在线教育等模式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点;甚至一度遭遇“滞销”的农产品,也借助数字技术打开销售通道。
疫情期间,京东城市为广汉市西南禽苗交易市场开发了“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台”,开通线上交易匹配系统,配置专业的客服人员。
目前,西南禽苗线上交易信息平台运营状况良好,已有500余户育雏户、孵化场、经销商加入到平台交易中来。据统计,2月8日,广汉市禽苗交易达到125万只,禽苗滞销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增长,众多行业和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涌现了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成果。下一步将进一步巩固这些创新成果,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后疫情时期的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线上化的趋势或将进一步巩固发展。
据App Direct一项数字调查报告显示,70%的企业高层认为,只有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才能在下个5年中生存下去。
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将会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
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使了更高频的数据交互,企业无法作为独立的个体置身于数字化商业环境中。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升级与变化催生了消费精细化,客户感知价值最大化成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以生产为主导的商业经济模式。
华为财报显示,其在2019年研发投入高达1317亿元,近10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6000亿元。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在技术上的领先。全球已有700多个城市、228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这也是为什么在重压之下,华为2019年依然交出一张不错的成绩单。
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竞争环境在变,政策在变,消费者在变,“黑天鹅”随时会出现,企业就需要应变。
企业的转型才是目的,它需要重新获取竞争优势;而数字化只是手段,用于支撑目的。
因此,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课题。
尽管很多企业都在部署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但更多是利用新兴技术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鲜少有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转型蓝图。
首先,企业要有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兼顾数字化驱动和客户核心意识。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客户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也意味着市场环境进入买方市场。它迫使企业必须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入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在于业务云化,在于搭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比如,数据孤岛问题以及数据碎片化是不少零售企业的痼疾,而数据中台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据《2019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仅有9%的中国企业转型效果显著,实现新业务营收占总营收50%以上,并能够在客户体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以及创造数字化商业模式等三个维度上领先同行。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想象的容易,更不仅仅靠技术驱动,而是重新思考如何使用新功能来改善客户的服务方式,然后才是拥有合适的IT系统和架构来实现所有这些目标。
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的是为了转型,转型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重新塑造竞争优势。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并不少。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指出,当前不少企业转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二是转型成本偏高、“不能转”,三是转型阵痛期比较长,“不敢转”。
针对“不会转”的问题,搭平台、降门槛,重点是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强化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降低转型门槛。针对“不能转”的问题,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针对“不敢转”的问题,重点是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培育形态。
此外,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如何创造和释放本领域的数字消费,是企业在思考数字化转型模式的第一出发点。企业要能够和合作伙伴一起,创新由大数据、可信、链接、智能等特性所带来的消费新模式、并利用新市场规律推广开来,这样企业才能有足够低的转型成本和足够大的价值空间。通过转型创造新的利润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
特别是中央提出加码“新基建”,新技术赋能正在进行。“如果说传统的基建支撑起了原有的实体经济产业生态,那么新基建所支撑的就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生态。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需。”朱岩说。
根据IDC预测,企业直接用于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在2020-2023年间将达到17.5%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超过7万亿美元。
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李萌认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有自上而下的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需求。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压力骤增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成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在数字科技运用日臻成熟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聚焦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新基建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保障。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是大势所趋。不管何种转型,不过是服务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塑,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