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一个村庄,种下一万棵树木,这事因何而起?而这场乡村绿化美化方式的创新,又会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何意义?给广大农村和村民带来什么?
乡村振兴,底子是产业兴旺,底色是绿色生态。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而种树,则是一种低成本、可复制的改善乡村面貌的方式,能够产生优化生态、美化环境、重塑乡风等多重效应。
如今,悄然兴起的“一村万树”,这种新型乡村绿化模式,不仅是平原绿化的升级版,更是家门口看得见的乡愁。
“一村万树”行动于2017年起源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这项行动从初试探索到衢州市、浙江省推广,成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点睛笔”、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的“助推器”,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优乡村治理的好帮手。
11月28日,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在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会上强调,虽然“一村万树”栽下的是一棵树,但种出的却是风景、是财富、是文化,更种出了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所谓“一村万树”,就是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进行见缝插绿,一个村一般以一种树为主,着重选择珍贵和彩色的树种进行种植,种植规模达到村均万棵以上、户均10棵以上。
柯城是衢州市的主城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浙江的绿色生态屏障、衢州大花园的核心区。
2017年初,经过广泛调研,柯城区从塑造风貌特色、盘活闲置土地、发动群众参与、提振乡村经济等角度出发,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了“一村万树”行动这一新型乡村绿化模式。
在柯城区,前些年的乡村,尽管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由于规划设计滞后,往往有新村无新貌,缺少绿色、缺少生气、缺少乡情。
徐利水介绍说,与其大动干戈进行村庄改造,不如先在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上种树添彩,让不同村庄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留住那份儿时的乡村记忆。
尤为重要的是,种树的过程,也成了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共同打造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树在慢慢长大,党群、干群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完全改变了从过去政府唱“独角戏”、十年种树不见树,到现在政企村民齐参与、“一村万树”绿满村。
据统计,目前,柯城区已累计种下浙江楠、榉树、香榧树等珍贵树苗100多万株,打造了71个示范村,盘活土地1万多亩。
种树就是种财富,如何将这些绿色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资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一村万树”种的树并不需要等树长大,就是实实在在的“摇钱树”。
这就是绿色期权,其可以让树的收益提前变现。
据了解,2018年12月,柯城区结合山海协作工程以及浙江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探索创新了“一村万树”绿色期权,即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和个人等,对“一村万树”进行天使投资,在柯城区有关村集体出资认购一定数量的珍贵、彩色树木资产包或期权单位,并享受约定时限期满后的资产处置权。
“如此一来,通过‘一村万树’绿色期权,就形成了社会力量购买林木未来收益、村集体小周期变现增收、乡村振兴赢得绿色资本金的共享模式,成功把‘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叶子’变‘票子’。徐利水称,绿色期权将“一村万树”升级成了消薄的“利器”。
以万田乡荷塘村为例,该村把“一村万树”与发展旅游业、民宿业、餐饮业紧密融合,种植桂花、枫香等各类苗木123000余株,各类花灌木苗20000余株,创建了3A级景区,并推动打造了百亩荷塘、百亩桃林、百亩西瓜等产业基地。现在的荷塘村,是“四季有景、花满村庄、健康养身、宜居宜游”。
这仅是“一村万树”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为让乡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今年9月,柯城区又携手浙大杨武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一村万树”GEP核算,此举正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态治理,系统修复乡村生态,促进生态环境与乡村发展同频共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融合。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柯城区已有155家企业认购“一村万树”绿色期权资产包206个,500多位个人认购“一村万树”绿色“期权”单位1478个,为村集体筹措发展资金超过810万元。
如今在柯城区,“一村万树”不仅美了乡村,还富了百姓,尤其是在种下一棵树的过程中,更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众所周知,树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融洽环境、促进和谐的文化元素,能够起到“以文化人”、助力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
让绿化美化乡村的美丽使者、绿色先锋“一村万树”行动,从柯城、从浙江走向全国,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点燃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的“新引信”。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