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萌:新一代人工智能体现了跨越式变化

时间:2024-04-25

文/本刊编辑部

李萌:新一代人工智能体现了跨越式变化

文/本刊编辑部

在7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详细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李萌介绍,国务院这次发布的《规划》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又一次有力的具体行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总书记多次就人工智能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要求抓住机遇,在这一高技术领域抢占先机,加快部署和实施。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去年7月徐匡迪等一批院士研究提出“启动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计划的建议”,中央迅速采纳,决定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刘延东副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程院会同相关单位在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前期,工程院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做了大量深度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参加研究和编制《规划》的几百位专家,包括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包括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专家,还有其他一些企业里面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参与。《规划》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昨天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

《规划》是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的文件,也是我们面向未来打造我国先发优势的一个指导性文件,重点对2030年我国新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

《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规划》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总体布局,确定了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强化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的支撑、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等六方面的重点任务。

《规划》还对项目和《规划》的实施做了一些安排,包括强调发挥财政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撬动企业、社会资源,形成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渠道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并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知识产权、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属于全球第一梯队

记者:目前,美国人工智能是具有独占优势的,大家很关注中国发布这个《规划》对今后中国在这个领域,比如说挑战美国的独占地位有什么样意义?以及中国在全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李萌: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规划不是为了挑战哪个国家,而是根据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的判断,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做出的安排,通过有条不紊的部署来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人工智能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家知道,我们在专利和论文上已经在国际上居于前列,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也是全球领先,而且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非常活跃。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我们总体的判断,我国在全球是属于第一梯队。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在研发上,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和系统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在人才储备上,无论从人才规模还是人才质量,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在产业生态上,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

当然,在人工智能发展规制方面,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很关注。我们将在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安全和伦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

记者:规划的名称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和以往的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

李萌:关于人工智能的划代,国际社会和国内专家都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但共识是非常高的,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后,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引领,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驱动,人工智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规划》当中讲到“它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的新特点”。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

它有几个特点:一是从人工知识表达到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二是从分类型处理的多媒体数据转向跨媒体的认知、学习、推理,这里讲的“媒体”不是新闻媒体,而是界面或者环境。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四是从聚焦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它可以把很多人的智能集聚融合起来变成群体智能。五是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才叫人工智能,比如说智能工厂、智能无人机系统,这都是人工智能。

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受脑科学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也在蓄势待发,芯片的硬件化平台趋势也非常明显,这些重大变化使得人工智能进入到与前60年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当然,所谓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前面60年划代,实际上也要与后面的划清代,国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还有超级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就是利用现有智能化技术,来改善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条件和发展功能。强人工智能阶段是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这是需要脑科学的突破,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个阶段要到2050年前后才能实现。超级人工智能是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有极大发展后,人工智能就成为一个超强的智能系统。现在从技术发展看,从脑科学突破角度发展人工智能,现在还有局限性。所以,现在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基础上的,再加上受脑科学启发的类脑智能机理综合起来的理论、技术、方法形成的智能系统。

跟以往的比,跟前60年比,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不但有更高的水平,能够接近人的智能形态存在,而且以提高人的智力能力活动为主要目标,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说跨媒体、无人系统等,甚至还可以阅读、管理、重组人类的知识,比如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现有的知识进行一些重组,比如大数据就是继理论推导、实践检验之后的一个新的科学范式、科学方法。现在人工智能还能为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应用的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的一些专门领域,人工智能的博弈、识别、控制、预测甚至超过人的脑能力,这个大家都清楚,人脸识别在某些条件下是超过人的眼睛和脑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软件硬件升级的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进。

我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对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线性延展,而是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是个跨越式的变化。

社会影响可控 科技带来的就业远远大于失业

记者:人工智能近些年发展非常快,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请问政府将怎样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李萌:人工智能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总体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可控的。这些问题,比如对就业的挑战、对社会伦理的影响,《规划》中都有考虑部署,明确提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趋势”,就是要实现发展与规制的协调。大家都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有影响,但是科技发展对就业的冲击不是今天人工智能出现后才有的。机器的出现导致大量手工作坊工人失业,流水线工厂的出现导致传统工厂很多人失业。但从长期来看,科技带来的就业远远大于失业。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的培训、人才的培养做定向调整,使得未来劳动力更加适应智能社会和智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劳动力供给和技术发展、经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再比如,对于法律法规、社会伦理等问题,《规划》中有专门章节进行部署。我们将在深度研究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

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记者:《规划》中第一次提到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在之前的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表述,请问《规划》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原则?

李萌:《规划》是一个国家规划,在起草过程中凝聚了各方共识,政府针对我国人工智能的薄弱环节加强系统部署,特别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体系能力建设,所以在《规划》中专门提出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提升基础研究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转化应用的能力。在科技创新体系的章节中作出了系统部署,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措施,特别提出开放协同,就是要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对未来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强大支撑。

人工智能对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

记者:《规划》当中格外提到要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我想了解一下,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包括哪些产业?对于这些产业的扶持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真正切入到百姓生活?

李萌:如果讲人工智能切入到百姓的经济生活中,其实已经开始无处不在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家居,很多企业,包括海尔,都在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还有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现在很多地方,包括宁波、泉州,他们的传统工厂在一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的改造、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改造,全是无人的。宁波有一家电池厂,它要求的洁净度、标准度非常高,一般人工操作可能有差池,但是一个整体的智能化车间会大大减少人工失误。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无论从经济还是生活上都已经无处不在。还比如无人机,当然不是那种简单操控式无人机,那不叫人工智能,而是自主可控的那种人工智能型无人机。所以就人工智能产业,我们规划里面重点部署的是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绝不是低端产业,而是高端的、高效的。

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这是人工智能发展本身创造的新领域。第二个层次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务。第三个层次是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也产生了很多在全球领先、有影响的企业和品牌。

从社会角度来讲,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能提高我们公共管理的服务水平。比如在公共安全领域,大家都知道我们摄像头很多,出了问题就能通过摄像头来查看。但现在如果使用了智能安全系统,就能够进行事前预警,通过大数据来提醒管理人员,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国外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对人才的重视

记者: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为了提高中国本身的经济发展能力,您认为谷歌、亚马逊等类似的国外AI公司,他们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李萌:我们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也研究了国外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布局,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技术发展方向、成功经验和做法。它们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他们对人才的重视。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巨头,包括人工智能企业的巨头都在不惜一切代价从全球网罗最高端的人才。这是我们最需要汲取的经验。我们企业跟国外企业相比,最缺的是高端人才。因为缺乏高端人才,就有可能在高端引领方面落后,我们正在在加快赶上。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进行学科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设。国内现在人工智能还不是一级学科,高端实验室也还比较少。我们也要学习国际上的一些经验,要从各方面引进一些高端人才,形成团队,带领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走向新的高度。当然,我们也欢迎国外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参与到中国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和支撑

记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注意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请问二者怎么结合?第二个问题是,《规划》中提到下一步可能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这方面的投入或者研究方向,是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关于人工智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关系,我个人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不简单是一个技术研发的问题,还包括技术体系、人才队伍、社会治理水平。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带动性,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规划的核心不仅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而且考虑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就是希望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加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2025、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高度契合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前提和支撑。

人工智能领域将形成“1+N”项目群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我来回答关于重大项目的事情。这次《规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攻克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做了专门部署。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未来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

这次《规划》对核心技术布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设计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设计。刚才李部长讲了几大特点,比如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混合智能、群体智能、自主智能系统,这恰恰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个重大项目就是沿着这几个重点发展方向,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从关键共性技术到技术支撑平台,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系统部署。

结合这个重大项目,我们也把目前国家其他围绕人工智能方面的计划项目部署进行了整体安排,形成“1+N”的人工智能项目群,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脑科学等等。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将和这些已经安排的项目任务,共同形成了国家人工智能研发的总体布局。

以市场为主导创新项目实施方式 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社会资本等各方积极性

李萌: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补充两点。

第一点,规划中提出“1+N”的人工智能项目群,其中的“1”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专门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N”就是围绕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支撑、领域应用形成的各类研发任务布局。中央已经决定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纳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15个重大项目,现在就有16个了。规划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动态的、开放的,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及时调整。

第二点,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方式也有很多新的措施。项目将充分调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各方积极性,多渠道出资,共同发力,做好实施。《规划》确定了的四个原则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主导,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也要采取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让企业搞。国家和企业联合起来做好项目,会引入一些社会资本,比如风投,一起来做,这是实施方式的改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