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刘云松:精医济世 以尽吾齿

时间:2024-04-23

本刊记者 卫婷婷

刘云松:精医济世 以尽吾齿

本刊记者 卫婷婷

刘云松

“头痛涔涔齿动摇”“牙齿飘浮欲半空”“老去齿衰嫌橘触”“三齿堕矣吾生休”,人的一生健康情况,完全可以通过牙齿来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呵护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我国的口腔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至汉时期,《黄帝内经》这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已有较系统的论述,开了中国口腔科学理论之先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口腔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口腔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空前提高。口腔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能力都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始建于1941年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口腔医学院校,为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身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多年来,刘云松就是在这里进行着口腔医学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将“厚德尚学、精医济世”作为自己心中的信念,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着。

选择——结缘口腔医学

“当初选择口腔医学这一领域,多半来自父母和亲友潜移默化的影响。”刘云松说。因为父母都是老师,阿姨是医生,所以从小刘云松就对老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学习医学,以后不仅可以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也能作为一名老师教授学生,对于刘云松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从小,刘云松就被医者精神深深地吸引着。作为一名中医,他的阿姨十分为患者着想,为了给行动不便的瘫痪病人进行针灸,坚持自己骑车前往病人家里对其进行针灸治疗,春夏秋冬不管天气有多恶劣,也从不间断,直到病人能够下地为止,这一行为让刘云松不由地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敬佩之情萌生。身为医生,能够急患者所需,解除他人的病痛,更让刘云松意识到医生的“不可或缺”,从而也让他学习医学的心更加坚定了。而之所以选择口腔医学这一道路,则是因为: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人的一生中可能不看各种大病,但是口腔保健却是每个人都有需求的。

坚定这一目标之后,刘云松便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之旅,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于1998年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针对自己钟爱的口腔医学事业展开了系统的学习,并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硕士和博士时期,他又选择了口腔修复学这一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刘云松顺利获得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博士学位。

虽然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刘云松仍感觉如果再往下从事口腔医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工作,内心始终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思路。为了能够在专业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学习到更多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刘云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申请出国留学,继续自己的科研征程。

积累——出国继续深造

2009年,已经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治医师的刘云松被公派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口腔生物学及分子信号转导”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华裔科学家王存玉教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在国外时,刘云松非常勤奋,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课题研究中去,在自己的研究方向——骨组织工程学和口腔数字化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科研促进临床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由于其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刘云松还在2011年美国举行的国际牙科研究学会(IADR)第89届全球年会中获得了优秀博士后研究奖。

基于自己在科研上的积累与沉淀,刘云松一直梦想着将自己所学为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他说:“国外在口腔医学方面的科研平台相较于国内而言要高很多,有些在国外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工作,根本查不到相关的文献,都是前人从未探索过的东西。我们一直在追逐世界的潮流,跟随着国外的科研设想进行探索,而如果想要超越他们,就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研究积累,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才能做出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牙科研究学会第89届全球年会中获得优秀博士后研究奖

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两年间,刘云松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国外科研管理以及国外科研人员的拼搏精神感触尤深。在科研管理方面,国外的模式属于教授管理学校,教授根据学校的科研、教学等现状,来制定下一年的发展方向,考虑在哪一方面加强投入,虽然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地区,但是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仍让刘云松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是努力、刻苦的代名词,但是在国外的两年时间,刘云松却有了另一番体会。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管是美国人、印度人、犹太人还是越南人、韩国人、日本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科学家,都十分拼命,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11点,这一点完全打破了刘云松对国外科研人的固有印象。那些参与临床的学生,在病人走了之后仍会坚持留在医院雕刻蜡牙、制作义齿、打磨抛光,十分刻苦,这种拼搏精神更让刘云松感慨万千,并警醒着他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保持向前的动力,不要忘记奋斗。他说:“国外的科研人员在先进的平台、良好的科研条件下,都一直在拼搏,我们更没有理由养尊处优。”

创新——科研、临床进步飞跃

现如今,我国的口腔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传统进行牙齿制作,一般通过咬牙模,然后灌成石膏模型,再在石膏模型上进行精雕细琢,最后铸造成假牙。这一技艺,经过中国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的传承,延续至今。

但是,这毕竟是人为技术,加工精度和质量的稳定性都有欠缺。美国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就完全摒弃了这种弊端。通过扫描仪对人的口腔进行扫描,然后将牙列变成数字模型,形成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进行假牙制作时就可以根据个体特征进行选择,既高效、方便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现在又发展了更新的增材制造的方法,更避免了材料反复回收的弊端。

目前,国外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口腔虚拟预测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将个体前牙的不同特征考虑进去,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刘云松等国内口腔医学家又基于之前口腔虚拟预测系统仅停留在二维静态层面这一弊端,在三维动态层面又进行了新的突破,更能完美地满足患者的个性需求。

2016年,刘云松参加关于牙种植的国际会议时发现,国外的科学家们也在做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与我们是同一时间想到的。在以前,这些技术都是国外先发展出来,我们再去学习他们,现在能够同时开发一些新技术,这足以证明中国的口腔医学事业正在慢慢与国际接轨,且前路光明。

2017年6月,刘云松团队所主持的首都特色临床研究项目“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三维形态虚拟预测及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正式结题。在这一研究中,他们采用数字口腔技术在软件中对前牙美学参数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在美学修复原则指导下,设计修复体种类(瓷贴面、全瓷冠等),并在CAD软件中采用临时冠设计模式设计修复体,得到修复后的三维牙列图像。将设计好修复体的三维牙列图像与患者微笑时面部软组织图像配准,得到患者修复后的三维面部效果图。然后,向患者展示经过数字化设计修复后的三维牙列图像和微笑时三维面部效果图,并征求患者的修改意见。根据患者要求再次修改修复体的设计,直到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为止。刘云松相信:在未来数字口腔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从诊断到治疗方案设计、效果预测、治疗过程、结果评估,都会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疑惑,也不再有遗憾。

此外,在骨组织工程的转化研究方面,刘云松一直希望自己团队所做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快投入到临床使用,然后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完善自己的研究。多年来,他们面向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为患者治疗

众所周知,颅颌面骨缺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发音和面部外观等,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在口腔种植的临床工作中,如果在患者牙齿掉落之后,没有及时镶牙,牙骨就会被慢慢吸收,牙床也会慢慢萎缩,并不是所有患者在缺损牙齿之后都可以镶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种人工骨修复材料如骨钉、骨粉、屏障膜等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自体骨移植仍被认为是修复骨缺损的“金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降解性能、力学性能等还达不到理想要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

针对目前人工骨的缺点,刘云松所在的课题组基于骨组织工程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通过调控干细胞分化、优化支架材料性能、增加材料表/界面处理、添加骨诱导因子等方法,开发了性能更优异新型生物骨,为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应用基础与理论依据。

在这项研究中,刘云松课题组在经典的组织工程化骨系统的3个构成要素:种子细胞、成骨向诱导因子和三维支架材料中均有创新之处。在种子细胞方面,刘云松课题组是国际上最早开展表观遗传学手段调控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的课题组之一,相关文章发表于国际干细胞领域著名杂志Stem Cells,文章为当期的封面文章;在成骨诱导因子方面,刘云松课题组关于小分子药物促进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研究国际领先,一系列文章发表于生物和材料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Biomaterials;在三维支架材料方面,刘云松课题组开发的3D打印材料和新型表面处理方法已经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文章发表于纳米材料领域著名杂志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现如今,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个性化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研发”支持下,目前临床前期实验已经顺利开展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接下来,刘云松领导的课题组将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临床I、II、III期实验,在2020年之前拟完成应用骨组织工程新材料修复临床大于4cm骨缺损的临床病例。

沟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被一系列的伤医、医闹事件蒙上了血色的阴影,甚至有人提出了中国式医患关系的说法。作为医患冲突中常处于弱势群体的医护人员,刘云松坦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还是‘沟通’。”

从医多年来,刘云松见过的患者无数,至今他还对刚刚参加工作时所治疗的一位老年患者记忆犹新。那是一位88岁的孤寡老人,没有任何亲人,从养老院蹬着三轮车来到了刘云松所在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来镶牙,老人的牙床条件很差,镶牙容易活动,本身听力又不好,刘云松在说每句话时都会在老人的耳边大声一一告知。在与老人的沟通中,刘云松了解到老人经济拮据,根本无法支付所需的医疗费用。面对这一情况,刘云松并没有拒绝对老人的医治,而是将老人的难处告诉了科室主任,希望能为老人减免一些费用,最终医院同意了刘云松了申请,为老人减免了一部分费用。

除此之外,在镶牙的过程中,刘云松也十分有耐心,每做一步,他都会在耳边跟老人提前说好,最终,经过反复几次的更改,达到了很好的镶牙效果。至今,刘云松还记得,老人最后一次来拿牙齿袋子时对他说的话,老人说:“刘大夫非常感谢你,但是实话实说,我这肯定是最后一次看见您了,所以我得好好谢谢你。”一席话让刘云松感受到了生老病死的无奈。他说:“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一样,人总会有一个逐渐老去的过程,医学也有自身的局限,医生也只能在自然规律下,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所以日常工作中,即便临床工作再忙,刘云松都会尽量了解到每一位病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让病人了解自身牙齿的局限性,将自己所能达到的医疗效果实事求是告诉病人。从医多年来,刘云松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他坚信:只要每一个医者具有仁心,每一位患者都有感恩的心,没有什么医患关系是解决不了的。

和学生们在一起

教学——以自身经验指导学生

科研工作特别考验人,不是每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科研想法都能实现,挫折无处不在。每当遇到这种时刻,刘云松绝不是毫无头绪地闷头做下去,而是会选择换种方法继续尝试。在国外进行科研工作时,其他的科研人员都会选择两个课题进行攻关,而刘云松则选择将自己的精力平均分配给4个课题,最终虽然有两个课题没有得出结果,但是其余两个却收获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刘云松说:“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多做两个科研课题,可能到最后什么成果都不会得出。”基于自己的研究经验,刘云松也会时常告诉自己带领的研究生们,要想做出成果,只做一个课题是不行的,这样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让自己遇到瓶颈、走进一个死胡同。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多个课题进行研究,就可以在遇到困难之际,将自己的精力向其他的方向进行转移,也许就会“东边不亮西边亮”。

多年来,刘云松一直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自己的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在学生的眼里,刘云松低调、谦和,为人踏实,一直是学生值得信赖的师长和科研伙伴。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导师,刘云松能得到患者、学生的双重认可,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体验。

2017年,因为在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刘云松还被评为了2017“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医生”。面对这一荣誉,刘云松坦言这是荣誉也是鞭策,他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在口腔医学中继续砥砺前行,在未来几年中,在自己所致力的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中不断突破、创新,尽快将技术应用到临床中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科研梯队,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事口腔医学工作多年来,刘云松早已把此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不论是5年、8年还是更加久远的未来,他还将保持着自己低调、踏实、认真做事的作风,在口腔医学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