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圈子里的“创青春”

时间:2024-04-25

宦菁

8月2日,作为“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一场子论坛的发言嘉宾,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苏青合伙人孵化工场董事长刘伯敏望着台下年轻的创业青年代表,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从南京工程学院的一名贫困学生到在校期间用互联网思维创业卖包子、实现年利润过千万元,再到如今反哺草根创客、做创业服务链条,刘伯敏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将我一路走来的创业经验和收获由抽象变为具体,尽我所能地利用好‘苏青合伙人青年创业者联盟,帮助更多怀揣创业之梦的有志青年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近几年,共青团江苏省委用创业者的姿态服务青年,成为创业青年的“不占股份的合伙人”,构建出适合不同创业青年群体的“青创圈”,让大家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推动创业青年能创业、创成业,用创新创业成就精彩的人生。

聚合

初见刘伯敏还是在2012年第十一届“江宁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中。那时,他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三在读生,上台演讲还会脸红。但就是这样一个腼腆的年轻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却一直坚定、果敢。

当选“十佳青年”之后,刘伯敏成了江宁团区委的常客。事业顺利起步的刘伯敏逐渐意识到,一个人单打独斗毕竟力量有限,不如和创业伙伴抱团发展。大家抱在一起,你做广告,我做营销,他做网络,联手就可以成立“创业集团”,一起出去谈业务也有气势,打包谈判更有说服力。

刘伯敏的想法给了江宁团区委创业工作的灵感,建立一个属于创业青年的圈子不就是切入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实实在在凝聚一批创业青年吗?共同的目标让团区委与刘伯敏很快达成合作。2013年,来自江宁大学城10所大学的15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团区委会议室畅谈了各自的创业项目,“江宁合伙人”高校青年创业联盟从此成立。

5年过去,“江宁合伙人”已升级成为苏青合伙人,发展了200多家会员企业、600多名创客,涵盖了互联网、文化、软件、餐饮等行业,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搭建起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创业者的创业平台。

富有不同特色的“青创圈”也在全省各地落地生根。

2018年1月24日,以“青商,改变宿迁新力量”为主题的首届三台山青商峰会在宿迁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拉开帷幕。200余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在峰会中热烈交流、激情飞扬。作为宿迁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发展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台山青商峰会给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交流的机会,吸引更多宿迁籍在外发展的青年企业家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此举构建出让新生代企业家能共同学习成长、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扬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则聚集起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青年企业家,以平台化、系统化、项目化的培育发掘青年企业家领军人才,促进形成青年领军创新型企业家集群,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共赢

刘伯敏当年萌生出抱团的想法,初衷便是通过利用各自优势,实现共赢发展。5年来,他和苏青合伙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从起步到腾飞的创业项目。

刚出校门的创业青年找不到合适的办公场地,苏青合伙人就想办法找资源、定场地,解决创业青年的实际问题;起步项目市场难以打开,苏青合伙人就在圈内圈外寻找资源为供需方牵线搭桥,找到最佳共赢点;创业青年有创业盲点,苏青合伙人便找来顺利走过创业初期的“老大哥”分享经验和资源,让这里的“合伙人”少走弯路。

这些不同于政府政策扶持的“软”支持,让苏青合伙人内部的初创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合伙人中的15家企业共获风投资金1140万元,另有1家科技企业被高价并购。

创业联盟抱团成效如何?举个例子,会员企业的品牌策划、广告宣传、电脑采购、网站技术等业务都可交给联盟内的会员企业;会员遇到资金难题、法务问题,都可以向苏青汇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寻求帮助;会员企业起步时,可以免费借用大家共用的办公总部……5年来,苏青合伙人中18个核心创业团队全部顺利闯过3年“死亡谷”,无一掉队。

苏青合伙人渐渐闯出了名堂,吸引了更多的创业青年不断加入,扩大、融资、提升等需求也浮出水面。2016年,江宁团区委筹资20万元在江宁高新园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这一空间本着“投资+孵化+增值服务”的孵化理念,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公司注册、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促进投资驱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现在入驻众创空间的16支创业团队之间通过互相吸纳资金、互持股份、共同出资等方式联合发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资金链条集合体。

2017年,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苏青合伙人定制一系列有利于合伙人成长的互动交流性活动。苏青合伙人的发展逐步从协会性质转向实体化、项目化、企业化运营。“上海、甘肃、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连云港、淮安等地均有我们的创业孵化平台。从政府政策指导到协会人才输送,再到公司平台运营。我们致力于提供创业的一体化服务,通过此平台真正实现抱团创业、互相取暖、共同发展的价值目标。”刘伯敏说。

在扬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这个圈子里,青年企业家们不仅能走进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学习企业战略决策、资本运作、人文素养等知识,还能享受到交大企业家校友的专业指导,让领航学员在学习交流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成长。除此之外,“走出去”的交流活动也让学员受益匪浅,有两位学员因深圳考察学习与腾讯结缘,达成初步意向合作,还有一位学员在赴台交流活动中签下了一笔合作订单。

线上“青商学院”微课堂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宿迁新生代企业家随时能学习。定期组织的会员企业微信群分享推介深受新生代企业家的好评,学习“微社群”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圈。

回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今天的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政策口号。7年来,我身体力行,也让自己完成了一场从创业到服务创业的质的飞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伯敏将其以前得到的帮助,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回馈给了社会。

刘伯敏的转身是一种回馈,而众多在苏青合伙人中成长的创业者也怀揣着感恩的心,努力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益人。自2013年起,苏青合伙人每年都前往西部地区开展“爱心中国行”支教活动,捐钱捐物,让回馈社会成为苏青合伙人的另一枚标签。

同样的暖流也荡漾在扬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这个圈子里。“我们在圈子里收获良多的同时,也要时刻记得回馈社会。”领航计划的一位学员表示。据了解,领航一、二期学员在集体商议后,通过公益拍卖和设立班级公益金已捐资41.4万元,专项在扬州捐建希望村塾16所。与此同时,领航计划动员所在企业积极参与青年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两年内累计提供就业岗位、总经理助理见习岗位1100余个,促进青年企业家增强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

“回饋”也是宿迁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发展生态圈的一个关键词。捐资助学活动、产业扶贫行动、“温暖衣冬”公益活动情暖宿城;由青年企业家积极倡导的青商助困基金让宿迁乃至周边的贫困儿童和家庭感受到了新生代企业家圈子浓浓的情意。为了有效缓解创业青年初期面临的资金难题,新生代企业家卢相杞所在的秀强公司更是提供100万元专项资金,成立“宿迁市青年创业诚信资金”,帮助创业青年渡过初创期难关。截至目前,共有8名创业青年申请了诚信资金,2018年共发出资金43万元。

聚合、共赢、回馈,植根于创业青年的“青创圈”,用圈子的力量构建出属于创业者的“创青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