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促进高校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时间:2024-04-25

魏宏艳

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注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模式颇多;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有关著作会有几十部、几百部、几千部。所以,这个话题绝非三言五语能够讲清楚。本文试图从几个非常重要方面的加以说明。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 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信息是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的反映;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学习的工具。 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对于一节课教学信息所包含的学习内容首先要弄清“三个啥”。

是个啥

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学的是个啥,是原理?是定义?是公式?是法则?还是……。是个啥的问题需要清晰的逻辑框架体现,让学习者能够根据框架拟定学习思路。

干点啥

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所学的东西有什么用,用它能干点啥,能解决什么问题。学以致用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既是学习出发点,又是落脚点。现在的教学强调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理论课的讲解,需要与实践进行衔接,找到衔接点是理论知识落地的关键点。

注意点啥

对于教学的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我们一定要弄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需要注意点啥。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条件?是应用范围?是适用对象?还是……

需要重点强调是“三个啥”并不是由老师来弄清,而是老师当然得弄清,也不是由老师来讲清楚,老师当然得能讲清楚,老师弄清楚讲清楚了,学生没有弄清楚,课堂仍然是失敗的,需要由学生真真切切的弄清楚。当然,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是需要老师的设计、安排、引导、指导、协调、帮助的,但老师所做的一切绝不能取代学生自已对知识的加工。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往、交流、互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要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互动,要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充分探讨与交流,要各抒已见,要相互启迪,要实现思维碰撞,要在思维振荡中使个人思路不断完善,在交流探讨中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哪些只有教学形式存在,而无实质交流与交往发生的教学是伪教学、假教学。

教学中老师是主导,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处主体地位;二者是辨正统一关系。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之下的主体。那么教学中究竟如何体现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呢?

教师要从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上内容应主要由老师来安排,来决定。学生主体地位主要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有效参与,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建构,其他方面的努力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做无用功。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是否学会了主要与学生自已的“学”有关。学生会了,肯定是他们“学”会的,而不是我们“教”会的;学生不会,肯定是他们没“学”会,而不是我们没“教”会。因而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启动学生,要保证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教学中我们老师千万不要唱独脚戏,千万不要只顾自己讲,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在学习。教学中老师千万不要当演员,只顾自已表演;而要当导演,要指导学生们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好学习的主角。教学中老师千万不要包打天下,我们一定要明了,包办的教育是酷的爱。

教学中启动学生主要是指启动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是朝着尚未探明的方向发展的。因此,教学中要启动学生就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情境创设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充分探讨,最终实现对问题的解决。那么,教学中应通过什么样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呢?一是问题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大体相当,最好是经学生认真思考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二是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加工。教学中,“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的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要少问;而应以“好在何处”、“错在哪里”之类的方式提问。

1.学生的知识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构建的,这是重要的学习规律之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知识是他们自己主动构建获得的,老师的教只起到辅助的作用。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建构,我们的劳动是不会收到理想效果,甚至是徒劳的。因而,教学中,我们时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要注意"他们是否参与了教学"这个问题,引导、管理、督促他们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2.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与学生的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这是学生学习规律的重要方面。这要求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优秀的学习品质放到和文化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

3.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规律。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直观性教学原则,多运用录音、影像、教具、实物、多媒体等形象性很强的媒介,通过媒介直接体现教学内容,这种直观的传递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直观并不是忽视抽象,直观是为抽象服务的,是为了抽象思维的展开奠定基础,做好铺垫,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4.教学双边交互影响是重要的教学规律。这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和丰富自己,使自己能够有效主导课堂,驾驭课堂,并通过自己生动的语言,奇妙的设计,独具匠心的情境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等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5.课程思政巧妙融合,知识技能传递的过程要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是当前重要的教学规律。这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目的、态度、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6.要想方设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注意力是其他智力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注意力不集中,其他智力活动是很难展开的。因而,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7.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因而,教师教学中要通过矛盾的设置,新奇感的诱惑,多种感官的刺激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的心理,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待命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8.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的教学原则。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讲课本上的理论,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要用理论解释社会现实问题。要通过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吸引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9.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不看对象就极易导致对牛弹琴的现象。所谓看对象,就是指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因材施教。因而,教学起点、内容难易、问题情境、练习设置乃至方法选取等都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10.组织教学要贯穿一节课始终,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是重要手段。因而,组织教学要贯穿一节课始终,要时时刻刻牢记:组织教学、管理课堂是老师的重要职责。

11.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从宏观上而讲,我们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从中观上讲,要巧妙设计课堂结构,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原则,科学选取教学材料;从微观上讲,要注意情境创设、引导启发、激情引趣、课堂监管、问题倒逼等教学形式的运用。

总之,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综合施策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本文系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就业创业管理专项)《以就业为导向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01291JY);2020吉林省教育厅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工程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课程思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吉教高字[2020]17号)的研究成果。]

(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芬芬.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以学习为中心”课改理念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169-176.

[2]张勇斌,蔡吉飛.高校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研究[J].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2020(8):107-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