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洪水镇火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时间:2024-04-25

李桂兰

火龙舞是一种在我国传承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形式,该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有效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且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精神图腾进行了有效传承。在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川东地区的铜梁火龙舞,表现形式为场面宏大、精彩刺激;华南地区的广东南雄火龙舞的表现形式则为“只见香火不见人”。但相较于以上两种火龙舞的表现形式,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火龙舞更具特色,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及艺术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将对该种火龙舞进行详细阐述。

洪水镇火龙舞为河湟地区典型艺术形式“夜社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火龙舞这种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农产丰收、人丁兴旺、平安发展,该种艺术形式与文化拥有非常典型的民族色彩。洪水火龙舞艺术形式非常宏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需要进行复杂的活动流程,如:扎火把、挂彩灯、敲铜锣、舞火龙、跨火堆等等,并将火龙沿着山路从山顶运送到村子中。火龙舞这种艺术形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代在当地居民在遭遇劫匪或者官兵时会在山头点亮火把,村民看到火光之后就会一同进入山中避难,通过该种方式有效防止了村民受到乱兵以及劫匪的侵扰,保证了村民的平安,后来该种保卫村民安全的手段就演变成了火龙舞。第二种说法是该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游牧民族的篝火活动,每当游牧民族围猎成功之后都会在夜晚进行篝火晚宴,后来该种活动形式演变成火龙舞以及相应的活动。在2006年4月,火龙舞列入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于2009年9月,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一次在2016年10月,火龙舞列入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火龙舞对青海地区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

道具制作的艺术价值

火龙舞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精彩之处与其精美的道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对相关道具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主体是以木棍、绳子以及农作物秸秆为主,用12根木棍和两根绳子及农作物秸秆,按照一定规矩和尺寸扎制,主体包括龙头、龙身以及龙尾共七节,首尾相对较长,并且每一节都配备相应的手柄,以便相关人员开展火龙舞这项艺术活动。在对其主体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龙头的制作最为复杂,其组成部分包括龙角、龙目、龙须、龙齿等等,在对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必须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通过相应材料来对其进行编制。相较于龙头,龙身以及龙尾的制作方式相对简单,每节的制作方式差异并不大。在舞龙过程中,该道具需要由数十个青年小伙将其从山上抬到村里,并且村中各家门口都会堆放着小草堆,等火龍路过门口时,人们会将门前草堆点燃,在此时巷道中一片火海,人们会跨过火堆,来到打麦场中间,并将火龙投入到篝火中,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表演技艺的艺术价值

在火龙舞表演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表现出巨龙游动的姿态,把持手柄的双手需要一上一下,双手之间的距离应当稍宽于肩宽,保证舞动时的流畅性。火龙舞的艺术姿态非常多样,包括:行龙、三叠脊、龙缠柱、盘龙、龙上桌等,通过以上多样的艺术姿态,为群众提供多样的表演形式,充分激发群众对火龙舞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使其在人民群众中广受欢迎,充分发挥其应用的艺术价值。

传承环境相对较差

洪水镇的交通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一般,当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娱乐活动相对较少,为火龙舞营造了良好的传承环境。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洪水镇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开发,当地居民对外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群众的娱乐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该种情况导致火龙舞的发展环境受到了冲击,无论是群众对于火龙舞的意识形态,还是火龙舞自身的基本要素,都受到了剧烈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年轻一代不愿意去对火龙舞这种意识形式进行传承,导致当前洪水镇火龙舞的保护与传承遭受危机。

火龙舞传承链中断

洪水镇火龙舞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心口相传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承,并且相应传承者不会是同一家庭的三个成员。但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部分传承人会移民进入城市,放弃其所一直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在此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年轻人涌进城市,无论是读书还是打工,与火龙舞的传承与保护都渐行渐远,导致火龙舞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找到足够的传承人,传承链存在中断的危机。

提升火龙舞的社会影响力

首先,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应积极拓展该种艺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强化群众对该种艺术形式的了解。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其进行宣传,有效对火龙舞的背景以及艺术形式进行普及,激发群众对该种艺术形式的兴趣,提升社会影响力。在通过互联网对其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平台,通过建立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的方式,每天对火龙舞进行宣传,适时在抖音平台上传火龙舞的表演视频。

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火龙舞进行建设,有效对公众号以及微博上的内容进行丰富,进一步加深群众对火龙舞的了解。还可以将该种文化形式作为基础,依托相应的互联网平台对火龙舞的衍生产品进行开发,在保证相关衍生产品足够精美的前提下,通过相应网站对其实现销售。例如,针对儿童可以开发出相应的火龙玩具,针对学生开发出相应的文具以及书签等。

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火龙舞的社会影响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对其进行宣传,相应表演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协调开展。在对其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各大高校进行沟通,与其合作开展火龙舞表演活动,通过文化节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化宣传、文化保护以及文化传承的工作当中,在表演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应表演进行录制,在后期对该表演进行剪辑后,将其上传到各大平台当中,进一步扩大火龙舞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在当今娱乐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火龙舞的表演视频进行二创,将其以3D或者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可以有效影响到年轻一代,促进火龙舞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强化政策对火龙舞传承与保护的扶持

火龙舞作为洪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政府可以积极应用火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身份,引导群众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在当前火龙舞传承与保护大环境非常恶劣的当下,政府应当加大对火龙舞传承与保护的扶持力度,有效提升其在当地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火龙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传承与保护工作当中,有效促进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并且火龙舞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有效保证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大人力以及财力的投入,积极开展火龙舞普查、整理工作,在传承方面,政府需要主动对相应的传承人进行培养,提高传承人的福利待遇,保证其生活质量不受到影响,充分调动相应传承人的发展火龙舞的积极性,保证火龙舞该种艺术形式可以得到有效传承。在对火龙舞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以及传承,为火龙舞这用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除此之外,在对火龙舞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政府还可以聘请从事文化產业的专业工作人员对火龙舞的市场化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商业思维以及现代化管理方式对火龙舞的发展进行管理,对相应传承人进行培养,并建立完善的火龙舞传承保护机制,提高火龙舞传承保护工作的质量,促进该项工作可以高效开展。

强化火龙舞的竞争力

首先应当借鉴相关产业的发展的优势,使火龙舞相关文化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有效传播,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火龙舞传承与保护工作当中。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其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对其进行发展,例如将火龙舞的相关文化内容加入到小学教材当中,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火龙舞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火龙舞这项活动的兴趣,实现火龙舞与年轻一代共同成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火龙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得到高效开展。

综上所述,本文对火龙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传承与保护工作开展过程总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见,促进火龙舞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推动优秀文化保护工作发展。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综合文化站)

参考文献:

[1]李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以马潭火龙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1):68-69.

[2]徐险峰,付志伟.濒危土家族竹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基于非遗传承人王仕辉的访谈[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06):20-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