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婚姻经济学视角下婚俗改革分析

时间:2024-04-25

王艳雯 黄利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行与脱贫攻坚的收官,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的高额彩礼,婚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使很多村民致贫、返贫。民政部推行了婚俗改革,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利用婚姻经济学理论分析婚俗中陋习的影响及危害,婚俗改革中破除陈旧的陋习,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婚俗从古延续至今有其合理性,婚俗中積极的部分也体现着人们对幸福婚姻生活的追求,注重仪式感,增强年轻人的婚姻责任感。在婚俗改革中,如何将新理念深入人心也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农牧区婚礼的经济压力骤增,甚至使许多农牧民家庭因婚致贫、返贫。六万六、八万八、九万九等高额彩礼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婚礼大操大办,讲究排场,铺张浪费严重,家庭婚礼的压力愈来愈大。婚俗从原始社会延续至今有其合理性,对于今天的婚俗改革理应破除婚俗中与当今我国发展相悖的习俗,延续其中优良的婚俗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良好风尚,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内蒙古包头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赤峰市红山区先后被列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婚姻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婚姻和爱情的一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1981年首次提出将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该理论认为,男女双方从恋爱到结婚是一种明确自身需求、寻求目标市场、认同彼此交换条件最终订立契约的行为,早期在西方婚姻是人们为了满足本能及节约生活成本而形成的一种形式,体现了经济学中的效用最大化。在该理论下,男女双方互补,促进自身可利用资源的达到最大化,在婚姻这种形式中,夫妻双方组合优化,报酬递增,使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提升,这也是一般家庭经济情况好于单身的原因。在这个理论下,婚姻被认为是耐用消费品,婚姻所体现的独特效用,比如个人情感寄托、收入的增加、整个家庭所享受的福利等让更多人愿意步入婚姻。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带来的收益,能让人温暖、 降低生活成本。也是一种保险机制男女双方一旦结婚,就等于互为对方投了保险,彼此之间均是投资者和受益者。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当事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婚姻家庭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尽力而为,即所谓"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种安全感与诚信度,是其他形式的男女结合所无法替代的。若有一方生病,需要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而失业的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具体传统性,传承古代流传至今的习俗文化,注重仪式感,将婚姻视为人生中的大事,有些年轻男女也会受到来自于父母对于选择配偶的干预。婚俗中大操大办、程序繁琐等等陋习不利于成本的节约,甚至会导致家庭贫困,生活压力增大,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社会风气。

婚俗存在之合理性

婚俗中彩礼这一习俗可溯源至《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过这样的仪礼婚约完全成立,代表那女双方结为夫妻。古代纳征是“六礼”中的第四礼,也称纳成。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标志着婚姻关系初步的建立,聘礼的目数多为吉祥的寓意。彩礼这种婚俗也一直延续至今,各地数目形式也各不相同。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阐释彩礼是婚姻关系达成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婚俗的价值

婚礼作为婚俗的重要部分,《礼记》:“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婚礼的礼成寓意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生育子女,人类历史得以延续,要重视婚礼因为这是万世的开始。男女双方在婚礼之后确定了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应该负担的责任,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生活,生儿育女也使血缘关系一直传递,使得人类文明绵延至今,也体现了婚俗的传承性。

婚俗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也是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婚俗历经千年也不断发展变化着,从古代社会的六礼到清末民初的中西方结合碰撞,再到现在的多种形式,内涵深厚。鄂尔多斯婚礼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婚礼文化,也展现了瑰丽的中华文化。

婚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底气。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焕发出创造创新的活力。

婚俗现状存在的问题

1.天价彩礼

“天价”是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也不断增加,彩礼的数目也随之上涨。J区某婚宴总管说,他见证了彩礼的变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彩礼以‘三轮一拧’(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为主,女方家要的物件价值不超过500元。到八九十年代,彩礼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以现金为主,金额在1000~3000元。2000年以后,彩礼金额破万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彩礼也随之上涨,六万六、八万八等等,甚至在农村出现了借钱娶媳妇的现象。

2.婚礼大操大办

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追求的品质逐渐提升,很多家庭在子女结婚时大操大办婚礼,讲究排场,婚礼呈现奢侈化的趋势。以前的村民在家办婚宴,一盘豆芽粉条、一盘肉炒豆腐、一盘豆角柿子,最后再来一个管饱的大烩菜和油炸糕。近些年,村里也流行在饭馆里办婚宴,每桌标准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再加烟酒茶糖,还有礼仪乐队,算下来也要花不少钱。而且,这样的婚宴造成的浪费也多了起来。

3.低俗婚闹

“闹洞房”越来越低俗,甚至有些人打着“热闹”的幌子进行者低俗婚闹,本是愉快地婚礼最后导致新人怨声满满。中国人历来喜欢热闹的氛围,可是当氛围凌驾于公序良俗和个人感受之上时,就意味着失序的开始。

4.攀比之风盛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不断增强,普遍心里比较浮躁,看见别人的排场大阔气,自己家在办事宴的时候也不能落下,攀比心理极重,很多家庭为了不丢面子硬着头皮举债办豪华婚礼。另外,人们之间礼金的攀比的现象也极其严重,有时甚至超过了个人的承受范围。

婚俗改革的原因分析

結婚对数和结婚率自2013年开始下滑。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2013-2019年,粗结婚率从9.9‰降至6.6‰。其中,初结婚人数从2386万降至1398.7万人,再婚人数从307.9万升至455.9万人、复婚对数从29.9万对攀升至61.9万对。“晚婚”现象突出;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25-29岁从34.3%升至34.6%,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面对高昂的彩礼、房产、婚后还房贷、生育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从婚姻经济学角度分析,过低的结婚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所有的成本支出中,婚姻的建安成本无疑是最敏感的因素,婚前高昂的成本有可能大于未来收益,导致绝大多数人选择不结婚,以降低成本。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婚俗改革势在必行。

婚俗改革的意义——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婚俗沿袭至今,有些婚俗竟成了村民们“甜蜜”负担。彩礼金额越来越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村民间礼金攀比心理愈来愈重,很多村民娶不起、嫁不起,因婚致贫、返贫的村民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村民的家庭幸福,在乡村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低俗婚闹屡见不鲜,结婚本是件快乐的事情,到现在却变了味,这些都是婚俗改革中亟待破除的陋习。婚俗改革瞄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降低进一步致贫、返贫的风险。

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不仅要将村民的口袋富起来,也要注重文化发展,要“富脑袋”,补齐乡村文化振兴的短板。婚俗改革破除婚俗中的陋习,积极引导村民沿袭正确的婚俗,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增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组成单元,实施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回归乡土中国,并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大力推进婚俗改革,积极遏制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这样形成的文明新风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更有力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中,村民的“钱袋子”固然重要,但是乡风文明也是重要的内容,村民在政府的带动下富了起来,如果乡村风气不好,乡村也难以振兴。婚姻本是男女双方两个独立个体的事,但是渐渐演变为了两个家庭的事。有些女方父母将自己的视女儿为“摇钱树”,向男方索要高额彩礼,以致一门婚事掏空了男方家庭,致使男方家庭贫困,经济困难。有的男方家庭则不顾自身经济情况,为了面子大操大办婚礼,铺张浪费严重,也导致了经济拮据,债台高筑。婚俗改革的推行,有利于村民形成正确的婚姻价值取向,让更多的年轻人勇敢恋爱,幸福步入婚姻,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助力乡村振兴。

自婚俗改革推行以来,29岁的张X是J区D村媳妇,她和爱人相识初期,按照家乡习俗,女方都会向男方要彩礼,她的父母要的彩礼是八万八,她和男方父母说了之后,男方及其家人说:“我们村不流行给彩礼,会给女方准备钻戒、结婚用品。”听到男方的回复,张X和父母都有些想不通,但是经过几天的思考,张X觉得美满的婚姻比彩礼更重要,她又做通了父母的工作。相处一年后,张X结婚了,之后有了可爱的宝宝,婆婆很疼爱她,一家人生活和谐美满。张X谈到如果当初非要彩礼,虽然父母会将这笔彩礼给我,但是因为彩礼和爱人之间会产生隔阂,日后的生活也许不会像现在这么幸福。其实对于婚姻而言,抛弃金钱还其本质,不应该让天价彩礼成为家庭的负担。

通过婚俗改革改掉陈规陋习,将文明的习俗传递到每个家庭。高价彩礼会增加两个家庭的压力,不如换种形式,增进双方家庭的情感交流,拉进两家人的关系。J区民政部门也积极探索新形式举办集体婚礼,号召广大青年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新人,建和谐家庭。

目前,J区文明婚礼举办率达到了90%以上,截至目前,集宁区基本杜绝了“豪华婚礼”、违规举办庆典现象,文明婚俗得到健康发展。

注重家风建设

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的建设离不开民政部门、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提倡,在社会广泛宣传婚俗改革,改掉陋习,将优良家风代代传承下去。

婚庆公司创新理念

婚俗改革需要广大的婚庆公司创新发展理念,探索绿色环保简约的新模式。对于大操大办的家庭可以适度进行建议,简化婚礼的流程。积极倡导格调高的婚礼,比如集体婚礼,有深厚的纪念意义且内涵丰富。除此之外,婚庆公司还可以探索丰富多样的婚俗产品,突出特色,与时俱进,文明环保,实现长足发展,进而促进家庭能够和谐,社会风气的转化。

婚姻登记处发挥“窗口”作用

在推行婚俗改革过程中,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处应该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婚姻登记处是新人正式走入婚姻的第一站,所以婚姻登记处要大力倡导文明婚俗。可以设置集体仪式厅,为领证的新人举行简单的仪式,也倡导新人践行文明新婚俗,删繁就简。拍摄文明婚俗的宣传片,在大屏幕循环播放,使文明之风深入人心。

积极学习其他地区经验

学习其他地区推行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濮阳市台前县文明委2019年1月出台了《濮阳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意见》,明确婚嫁彩礼限高标准:农村婚嫁彩礼不得高于6万,城区不得高于5万,村社党员干部不得高于3万元,公职人员不得高于2万元,随礼农村不超过50元,城区不超过100元,婚宴不超过15桌(农村每桌不超过300元,城区不超过600元),车辆不超过8辆。明确的限高标准能更加强有力地推行婚俗改革。

汇聚社工力量,助力婚俗改革

婚俗改革中汇聚社工力量,发挥社工的独特力量。在婚姻登记处开展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对即将结婚的年轻人进行婚姻家庭辅导,使他们对婚姻家庭以及文明婚俗有一定的認识,从而达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放婚事新办简办的倡议书。探索“社区+社工组织”的服务模式,在社区内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以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工作方法为社区居民家庭服务,宣传文明新婚俗,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传承文明家风,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内蒙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乡土中国》 [M].人民出版社,2008.

[2]民政部确定15地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J].中国民政,2021(07):2.

[3]王莉. 从《乡土中国》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几个特征 [J].民族论坛2008(2).

[4]杨文. 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N].苏州大学.

[5]潘铎印. 治理天价彩礼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10-12(002).

[6]武秀清. 沂水县因地制宜推进婚俗改革[N]. 中国社会报,2021-08-11(002).

[7]乔丽荣. 内蒙古探索独具特色的婚俗改革之路[N]. 中国社会报,2021-09-23(001).

[8]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 创新内容形式 倡树婚俗新风[N]. 中国社会报,2021-09-17(004).

[9]陈起风. 农村高价彩礼亟须治理[N]. 中国人口报,2021-09-10(003).

[10]李媛媛.“十里红妆”中蕴含的“礼”与“仁”[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35-36.

[11]孙勇. 房子与婚姻经济学[N].证券时报,2020-07-24(A03).

[12]杨文静.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婚俗研究综述[N]. 今古文创,2021(12):64-65.

[13]刘凌云. 婚俗改革需形成聚合力打好组合拳[N]. 消费日报,2021-06-09(A02).

[14]陈珂. 婚俗改革实验区来了,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报道,2021(05):94-96.

[15]王恩奎. 设立改革实验区 让婚俗破旧立新[N]. 湘声报,2021-04-16(A03).

[16]汪昌莲. 婚俗改革试点,需先拿“天价彩礼”试刀[N]. 兰州日报,2021-04-1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