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吴夏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呈现出延续下行趋势,GDP增速再创新低,而国际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其他变动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因素。时至今日,2021年即将结束,展望2022年中国的经济自然走势将继续延续供给需求的收缩局面,并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重要风险点。国内需求随着疫情结束得到恢复,但疫情极大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产品总需求,外需疲软压力持续存在,进出口恢复仍然会受到国外疫情的制约和影响。对此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疫情状况下的经济发展,针对不同行业采取应对措施推动复工复产。
虽然新冠疫情在中国得到相对稳定的控制,但国际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感染比例迅速上升,此时疫情给全球价值链乃至旅游破坏层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冲击。在抗击疫情的进程当中,中国最先采取严格有效的人员管控措施,以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但即便如此,疫情影响持续的同时,将大幅收缩产出。虽然2022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一波反弹,但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还将面临国内外的风险和挑战,例如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单边、孤立主义等,而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危机和国际金融传导等风险点,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
供给层面
从供给层面来看,虽然疫情期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实现了由负转正的过程,但从三大部门的运作环节来看,主导地位的制造业能够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而得到恢复在整体工业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服务业的恢复速度则相对缓慢,生产者预期也能因此得到改进。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和信息传输行业等部分行业,在2021年的经济增速已经回到2019年甚至超过当时水平,这说明我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贸进出口稳定,供需关系得到改善后,制造业的恢复速度将大于其他行业的增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让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得到增长,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需求层面
虽然从整体消费形式来看,2020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同比下降明显,整体呈现出持续变窄的趋势。这表明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消费情况,在疫情初期表现出断崖式增长。但2021年后,虽然全国范围内仍然有零星的疫情情况出现,但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社会的消费需求逐渐回暖,消费增速开始趋于相对正常的水准。特别是某些国家政策和促销政策的刺激,汽车消费行业和其他某些行业开始步入正轨。
从投资角度分析我国,投资在2020年初期疫情开始阶段,同样表现为断崖式下跌问题,后期随着国家疫情控制手段的完善和投资增速的恢复,整体投资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大幅上涨,高技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发展韧性,突出韧性经济理论特性,某些高频数据会比较突出。
在进出口方面大宗农产品进口增速的拉动和外贸外资的超预期增长之后,使得中国的某些对外贸易伙伴出口量始终保持增长趋势,例如东盟就是疫情期间中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价格层面
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2020年初CPI大幅上涨,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猪肉的大幅涨价。之后在2021年开始生猪生产逐渐恢复至正常之后,供给量明显增加,猪肉价格开始同步下跌,CPI也因此下滑。而后社会整体经济和就业形势稳定。
金融层面
从金融层面来看,2020年我国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尤其是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提速明显,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显著高于2019年,这表明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让某些企业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完成中长期贷款工作,保持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有效性。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信用扩张。
主要影响因素
2021年即将结束,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处于复杂严峻的态势当中,疫情冲击下导致各类衍生风险开始出现,不同类型的国际经济因素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内容就是国际疫情控制因素。全球范围内的很多国家在疫情控制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这充分表明中国出口外贸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除中国外的很多其他国家都难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经济增长水准,中国外贸可能在2022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受到全球经济需求放缓的干扰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将有着上涨的空间和可能性。
另外2022年地缘政治风险仍然会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特别是中印关系、中越关系在2020年出现某些突发情况之后,中东局势也再次发生转变,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将扩大贸易壁垒,并且给中国的对外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可能导致我国在国外的某些投资项目遭受财产损失。又例如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弈星和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中美贸易的执行情况和贸易谈判仍然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条件,此类分歧将影响2021年乃至今后的中国经济走势。在人民币汇率有着上涨的可能性前提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必然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这考验着我国对金融经济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防控能力。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准,现有的全球贸易体制当中中国要不断提升贸易话语权。
经济发展走势
2021年我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上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量显著增加,原因在于居民已经正确认识到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会有提前消费行为的出现。但新冠疫情同时对社会就业产生了不良干扰,居民真实收入实际上处于同比减少趋势。尽管互联网金融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网络消费额的增速对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促进边际作用受到压缩。
国际经济形势
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我国在2021年进出口增速处于逐步上涨的趋势,并且在2022年乃至后续阶段会继续保持上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我国在疫情应对方面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措施,实体经济改进效果明显。当然,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出现,虽然疫情大规模爆发的风险处于下降趋势,对经济产生的負面冲击作用却不可忽视。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缓慢恢复的进程当中,中国总供给增速也会受到抑制,此时要考虑某些小规模疫情暴发所带来的不利干扰。
中国经济风险点
2020年疫情以来,财政政策始终围绕六保任务和六稳工作来提升经济应对措施与水平,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但需注意的是,汇率风险和货币危机风险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因为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国经济恢复速度最快。但随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疫情控制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汇率增值趋势可能无法长时间持续,整体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处于不友好的状态,这表明人民币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間节点出现贬值。因此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企业的商业活动,甚至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同层面的风险。
整体经济目标
2021年开始,中国经济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都处于缓慢恢复的状态,而2021年新冠疫苗的普及让我国的经济形势开始趋于正常,社会范围内已经着力关注就业和民生工作的稳步运行合理,把控宏观调节的力度和节奏。建议在后续一段时间内不再设定明确的经济增速目标,而是在保障现有经济形势的前提下,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争取与往年水平达到一致。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体系要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对市场动态变化展开精确评估,一方面恢复市场调节功能消除市场失灵,另一方面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角度发挥应有的价值。面对供给需求的双收缩局面,中国应该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外贸方面加大力度,以推进市场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国内经济措施
从国内经济措施的角度来看,应该鼓励相关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并且政府部门可以向一些受到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企业采取资金倾斜和政策倾斜力度,为某些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无息贷款,加大扶持力度。在市场环境管理方面,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营商环境,借助市场导向来保障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疫苗的大幅度普及,会给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安全提供关键支持,创造更加平稳有序的公共卫生环境。中国在2021年的抗疫与经济复苏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未来的疫情控制仍然有严峻的挑战。2021年,我国很多地区都爆发了小规模的疫情事件,这表明新冠疫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将进一步持续。
中国在市场环境管理和供给需求管理等政策方面,比国外的调控体系更加完整,也使得我国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同时,并没有偏离原有的经济轨道。中国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加速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充分挖掘内部增长动力,将其打造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载体。此外,在进入新的一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如何实现因地制宜完成不同情况下的韧性经济体系转变,将是一个理论和现实的融突和冲突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天门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发展与应对——基于韧性经济理论的分析[J].财经科学,2020(4):70-79.
[2]汪阳洁,唐湘博,陈晓红.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应对策略[J].科研管理,2020,41(06): 159-173.
[3]佟家栋,盛斌,蒋殿春,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20(3):9-28.
[4]何星星,龙鸣,张东朔,等.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及风险研判[J].现代金融,2020(6):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