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蒋青云
目前中国的制造企业依旧是以劳动力为主导型的企业模式,人力资源密集,劳动力投入成本巨大。但是随着技术更新,劳动力成本的过多投入已经成为阻碍制造企业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也是从节约劳动力资源、优化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角度出发,以此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特 点
在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企业中,降本增效的特点体现在节约劳动力资源上。目前产业技术更新周期快,产品创新需求高,一旦产业创新技术没有与市场发展保持一致,可能面临被制造业市场淘汰的危险。因此为了增加制造企业的研发资金,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节约劳动力资本以此满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劳动力主导型的制造企业已经不是当下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反之,依托劳动力资源为主导性的企业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最后会被排挤出市场。因此当下制造企业大多选择降低劳动力成本,将节约出来的劳动力成本投入到产品研发与技术引进过程中,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
其次,制造企业降本增效的另一个特点是提升创新意识。我国力图成为科技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制造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依托创新型的科学技术,加大企业产品的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制造企业发展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创新型企业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以人力资源为主导发展模式的企业。因此,制造企业当今的主要发展模式还是以创新型技术为主导,呈现出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降本增效的发展特点。
意 义
制造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于产品的更新与企业资本的积累。而产品的技术更新在于制造企业更新生产技术,创造出更为科学、新型的产品。而企业的资本积累在于扩大商业规模,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模式。但是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的企业来说,不仅人工投入较多,生产效率缓慢,而且投入成本多,且劳动纠纷也较多,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如果制造企业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将会节约人力资源的开销,将节约出来的成本运用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上,以技术优势来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如果技术得到革新,产品质量将会得到提升,能够为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扩大自身的产业规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直以科技强国为目标,而制造企业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好坏直接决定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果制造企业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以科技创新为企业经济的基本增长点,那样将会带动整个制造业市场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竞争手段,争相研究企业创新性技术,进而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的最终目标。
在人力密集型的制造企业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依托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但是在其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势必会起到阻碍企业自身发展的反面效果,主要包括。
降本增效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节约劳动力成本以此来提高技术成本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模式。但是部分企业的创新技术并不成熟,产品的设计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在產品质量上依旧存在严重问题。有的企业忽略诚信意识的构建,虽然意识到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但是面对技术不成熟生产出的劣质产品不想自己承担损失,而以掺杂掺假的形式予以混合售卖,将损失结果转移到客户身上,由此导致不仅无法与客户之间的买卖交易无法继续,失去诚信优势,而且对于劣质产品的应用会导致企业出现重大损失,甚至危害受众群体的身体健康。
另外,对于人力密集型的制造企业来说,劳动力产业是其主导性产业,面对突然改变的企业发展模式难免会在产品质量把关环节出现漏洞,并过于信赖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保障。虽然依托产品创新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原来人工制造产品带来的劣质产品率,但是过于追求降本增效,过于信赖创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合格率,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把关环节出现重大失误,产生更为严重的损害结果。因此对于以降本增效为目的、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转型的部分制造企业来说,要求在生产技术上实现产业创新,还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来完善产品质量的监督流程。
降本增效的管理体制问题
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节约劳动力资源之后,存在内部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想要向创新技术性企业转型,需积极面对人员设置与内部管理架构重新安排的问题。传统的企业生产模式以劳动力手工工作为标准,基本一项岗位要安排众多的劳动工人,以计时计件的形式安排日常生产工作。但是在转型之后,原来的劳动力运用模式恰恰相反,运用互联网技术便可以实现一人多机的生产模式,一个劳动力支撑一项岗位生产的现象将会普遍出现。也正是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制造企业要考虑原来的劳动力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也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真正需要什么样劳动力的问题,如果人员设置不相符合,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阻碍企业的自身发展。
对于上述问题,应该从企业内部出发,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设置。对于产品质量问题与人员管理问题更应该以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完善改进内部的人员架构为解决对策,以此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主要包括: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产品质量
制造企业要想实现由人员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要依托创新意识,引用新型技术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而企业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意识的提升需要依靠引进创新性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传统的人力资源型制造企业多采取简单重复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要求员工有协作性,生产缓慢。而转型后的企业多采取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对于劳动力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重复性的工作上,更是体现在对生产设备使用的专业性上,对于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和生产方法要熟知,从而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技术型人才与一般劳动力相比,其专业素养高,能够及时发现劣质产品,对于劣质产品也能够想到办法予以改进,使其符合质量标准,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也符合企业降本增效的理念。
另外,转型后的企业引进技术型人才后,在生产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生产问题,并且凭借自身的生产经验与专业知识能够对问题予以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和完善方法,以此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此看来,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增添了创新型技术,为企业的资本积累与产业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對于转型后的制造企业人员减少、管理体制面临改革的问题,应该从人员设置着手,减少企业内部人员的纵向梯级架构,在管理模式上实现创新,减少内部管理的复杂性。例如对于传统的多级管理模式在企业转型后并不适用,因为在降本增效的目标下,引用生产设备、使用较少的劳动力将是制造企业的新型发展模式。而对于传统的以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必将导致在新型企业中无人可管的现象发生,因此对于不必要的人员管理岗位的设置必须予以取缔。
在现存人员管理模式上,应该采用少层级、快汇报的管理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从管理人员到启动设备的技术型企业生产模式。由于部分企业的人员较少,完全可以使用网上视频会议,随时随地下发生产命令,并且与传统的层级汇报不同。技术人员可以直接与企业高层反映问题,提升企业解决问题的效率,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并且还能够保证问题解决的准确性,避免传统汇报机制对于问题错误理解现象的发生。并且以互联网方式加强企业的人员管理能够与相关自动化生产方式相配合,实现企业发展的整体信息化,推动制造企业的发展,真正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标。
综上所述,传统的人力密集型制造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格、企业内部人员架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回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导致降本增效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引进创新型技术人才,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并且依托生产经验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而对于人员架构更是应该取缔传统的纵向梯级管理模式,采取少层级、快汇报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基本管理手段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从而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
(安费诺(厦门)高速线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陆俊.浅谈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9(16):51-52.
[2]刘其坤.电缆制造企业基于价值链降本增效的对策研究[J].商业故事, 2020(13):14-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