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策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浅谈

时间:2024-04-25

秦毅菲

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初衷是在资金方面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在操作形式上体现为由政府出资是面向政府政策目标设立的。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经济基础不牢固、资质普遍较差,考虑到这些企业可能盈利水平低、偿债能力差,现在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所以,建立并完善更有质量的内部控制体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针对当下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我国政策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方案和办法。

近年来我国国内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在经济结构方面由于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不断调整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近期政府针对这一情况颁布了许多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其目的就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为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推进中小型企业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政策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的原则

政策性担保机构必须加强内部的控制体系建设,增强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

首先保证自身安全

其实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因为它的初衷就是提供服务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导致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准入门槛过低,在现代金融行业的竞争发展环境中处于劣势。尤其金融行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在机构运行的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发现,政策性担保机构大部分时候会给予“危险”的企业帮扶,并且并不计较利润的多少,导致政策性担保机构很容易出现大量代偿导致的破產危机。所以说,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来说,首先是要注意自身的风险,以保证自身安全为首要选择。只有让政策性担保机构自身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才能持续从中获得服务和帮扶。

明确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控制目标

首先要认识到,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政意义,其业务范围基本上是被限制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的,导致其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不高、盈利欲望较低、专业化水平较低。所以,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关注的重点与普通企业需要注意的控制目标是有区别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更加应该注意审核、检查担保企业的资料信息,保证机构自身与担保企业的资料安全,监督并保证担保程序合法,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障自身长远发展。

当下政策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片面

目前,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到位,认为机构内部控制就是解决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过于简单的认知,这是因为他们只考虑到了机构的内部环境因素,而忽略了机构运行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其实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对机构内部控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内部环境而言,需要考虑管理层和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操守、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管理层的判断和决策;就外部环境而言,需要考虑到市场的供需要素变化、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重点、对担保业务的预判等。机构要认识到,在整个担保机构中,任何一位员工、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步操作、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带来风险。虽然机构的主要风险或者说出现风险的直接原因肯定是担保业务,但是,造成担保业务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员工、项目负责人失职、管理层决策失误、业务流程存在漏洞等。总而言之,机构要认识到,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放眼整体,不能局限在机构内部,要将全体人员、所有部门、全部流程都考虑到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中。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实施细则有待完善

就目前大多数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说,他们大多在常规运营中遵守了国务院颁发的《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该文件主要是在宏观角度给予政策性担保机构以指导,具有理论意义。大多数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内控制度也是遵照该方针的精神进行设计和实施,从框架上来说符合规范,但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缺乏实用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区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存在差异,规范性的政策指导和相关的配套文件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导致很多政策性担保机构只能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市场情况,结合自身运营经验对内部控制进行修改和完善。但是各地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自主调整的过程中又由于精准指导的缺失,在制定细则的过程中束手束脚,在流程审核、监督管理、决策评估、保后监管等方面缺少指导和借鉴,最终导致内控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

正如上文分析,政策性担保机构与普通的担保机构存在区别,自然在监督管理上也存在差异,目前主要是政府机构负责政策性担保机构主要的监管任务,这也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第一,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不同的地方,其政府结构多少会存在差异,再结合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竞争环境,地方政府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监督标准也存在差异。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参考条例,各地政府很容易降低对当地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视程度,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全面、综合的监督待遇。

第二,监督缺位。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监督工作,再加上机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只能凭借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尝试和自我改进。这样虽然也能达到监督的目的,但无形中增加了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负担和风险。

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索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政策性担保机构首先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战略上进行精准把控,做到完善机构内部组织架构,为后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明确各部门职责。想要建立科学的机构组织架构,就要解决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权利分配问题,保证各部门能够发挥各自的职能,减少权利冲突和部门矛盾。尤其是在部门员工的职责权限、具体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做好规范,既能够防止业务流程拖沓,又可以避免各部门之间推诿职责。

第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良性运转,机构要注意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机构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工作交接时产生漏洞和意见不明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和谐、自由的工作氛围,优化机构内部的生态环境。

第三,提高管理层的质量。政策性担保机构想要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就要注意提高管理层的质量,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管理机制的规范性等入手,在尊重董事会和管理层权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好带头领导作用,自上而下实践内部控制机制安排,遵守机构规章制度。

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政策性担保机构想要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就要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关注和重视人才的收纳和培养。

第一,要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将优质的人才合理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引导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管理层的人才,更加要注意考核其专业性,要保证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预判、分析和足够优秀的管理能力。

第二,要完善业绩考核机制,要注意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机构内部的人才流动和循环。只有完善好内部的奖惩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上争取对员工的激励,促进员工在岗位上尽职尽责。

加强内部监督

第一,政策性担保机构尤其要针对舞弊问题加强内部监督。为了避免机构内部出现类似职员利用职位优势谋取不法利益的道德问题,机构一定要在审批、资金运转、保管抵押财务等环节着重安排监管工作,加强预防,减少物质和名誉的损失。

第二,要适当开展思政工作。政策性担保机构与普通担保机构多少存在差异,考虑到其特殊的行政色彩,机构有必要针对内部的员工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强调机构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积极的、具有人文色彩的企业文化。

结 语

總而言之,我国当下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担保行业在近些年不断成熟,已经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新时期背景下,我们不断强调要加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提高机构内控水平,最终目的不外乎增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运营能力。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的担保行业需要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政策性担保机构探索创新内控新方案,不仅是为了让自己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更是为了让我国担保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青梅.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析[J].财会学习,2020(24):187-188.

[2]刘霄艳.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问题及建议[J].市场观察,2020(08):82.

[3]陈炳东.政府性担保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财会学习,2020(01):191+193.

[4]曹永辉,卢星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性支持[J].中国金融,2020(10):91-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