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周雪
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的内隐性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甚至科学价值。探索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开发是实现对其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融入时代精神价值的文化自觉。本文立足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问题诊断,解释非遗融入时下文化生态的困局,提出从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视角,探寻手工技艺非遗在持守与嬗变中如何延续发展脉络,让日渐式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经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扎根现实土壤,重塑生命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手工技艺作为一种较古老的艺术种类,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现代考古研究证实,人类祖先早在穴居、渔猎为生的时代,就已在制作简单工具时注意对外形进行对称和光洁等方面的手工艺术处理,显现出原始的美学观念。历代的手工匠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精美绝伦、千姿百态的手工艺品,既包含实用性又兼具艺术观赏价值,凝练为一种具有艺术创作性质的生产活动,是日常生活的智慧表达与经验模式,带给人以生活中的美好享受和精神上的审美愉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技艺的代际传承,手工技艺沉淀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底蕴,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内涵了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技术价值,是不同民族历史演变的文化基因,因此也决定了手工技艺成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必然性,且因功能属性所致的延续动因,使其在现实背景下拥有了保留传统与顺应时代的生存智慧。
按照文化资源的分类,传统手工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范畴,并被正式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2003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非物质的遗产内容包含了手工技艺物化为具象产品的创制流程、物化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以及掌握技艺的手工匠人和传承人。并且由于手工技艺最终以物化形式沉淀为人们生活日常,如我们常见的玉器、年画、油纸伞、纺织物等,因此也就暗含了其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市场属性和产业化基因,既可以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人们感知手工技艺凝练的艺术价值,具有在现实背景下接受开发再创造的充足动因。
目前针对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原生性的文化产品开发,二是衍生性文化产品开发。 前者是指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有的文化生产形态和表现方式,直接将手工技艺沉淀的物态产品在现实需求背景下进行开发和销售,比如江西宜兴的紫砂壶、山东潍坊风筝、四川成都蜀锦、四川泸州油纸伞等,其开发过程本就包含了手工匠人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成为手工技艺传承传播的有效途径;后者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符号元素进行提取,采用新的技术或生产方式,将符号的意义生产与意义叙事移植到新的载体上形成特定文化产品或服务,例如提取非遗元素开发的图书、电影、游戏、服装以及相关演艺项目等。
此二者皆传达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交织过程,且文化资源的开发既非文化元素的生硬套用,因循古为今用,也并非一味迎合现代需求而更改传统文脉,此中所应当追求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将手工技艺的前世与今生创造性演绎,寻求一种共生状态下的自洽与平衡。
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必然建立在对手工技艺资源的充分保护基础上,然而身处工业化时代,面临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调整,诸多传统手工技艺遭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凝结着精妙技艺的日常器具物品,因其复杂的工艺带来后续生产乏力,面临被遗忘和淘汰的威胁。因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应当引入“生产性保护”理念,即“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 而此种“活态”保护的方式,本身就协同了对手工技艺非遗的开发与创新过程,既蕴含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延续,也内涵了对现实需求的关照意义。回归本质,其意在回应十九大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主旨。然而目前在创造性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显性困局,亟待调整思路重觅革新之举。
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开发的人才瓶颈
手工技艺非遗凝聚着历代手工匠人的创造智慧,在一代代的传承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延续着传统,经历着变革。虽然近年来为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采取了较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立足资源开发的角度,依然面临较为严重的人才困境,主要表现为传承后继乏人,文化资源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
一方面,手工技艺是“一种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识的行业”,任何一件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都是手工匠人的精巧构思通过物质形态加以显现的过程,依赖长年累月的持守。但是面对工业化时代的变迁,更多“高效率”的方式带来了人心的浮躁,较少的年轻人愿意沉心学习手艺,接受长年专研的枯燥,加之非遗产品的市场转化率较低,导致学艺谋生的动力更为不足,于是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老龄化严重的现况。
另一方面,手工技艺非遗资源要得到充分开发与有效转化,既需要保留传统艺术的魅力,也需要契合时下大众的现代生活,这就要求在非遺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中,既有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或者普通工匠,也需纳入能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满足现代需求产品的设计师,以及熟悉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者。但实际情况是大多传承人和工匠在设计方面的素质相对不足,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技能,而专业的经营管理类人才又普遍缺少一定艺术素养,导致人才队伍配备不健全,能够助力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
手工技艺非遗产品开发原创力不足
手工技艺非遗产品的开发既需要发扬传统的优势,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既需要保存传统手工技艺的原生意义,同时也应在技艺所承载的产品上不断衍生出新的价值。一方面,从原生性产品开发角度,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产品的种类较为局限,纹样设计也较为单调,虽然附着了手工技艺的精髓,但是部分设计与现代大众的审美旨趣相去甚远,从产品功能上逐渐被许多更具现代时尚感的物品所替代,逐渐失去了保护与传承的自发力。实际在保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时尚元素,丰富受众体验,也不失为促进非遗传播的理性路径。另一方面,从衍生性产品开发角度,将手工技艺中的传统元素符号移植到新的载体上形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形式,原本是一种扩大知名度,实现价值增值的方式,但碍于一些传承人故步自封,拘泥于传统,不愿投入成本对产品提档升级,导致产品转化率低,创新开发能力不足,且随着全国各地手工技艺非遗遍地开花,在产品衍生开发上也出现了趋同现象,产品缺乏创意,甚至有跟风行为,导致同类型非遗衍生品同质化严重,极大地削弱了市场辨识度。
手工技艺非遗品牌建设能力较弱
秉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在激烈竞争的产业时代已然过时,虽然每一件手工艺非遗都有其独特精妙之处,但是随着文化市场的日新月异,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更迭,如若缺乏应时的市场营销能力,不能将非遗品牌进行内涵塑造和对外推介,将很难保证非遗价值的“难替代性”。所谓产品是非遗品牌的载体,而品牌是非遗精神内涵的表现形式,非遗的经济价值需要通过品牌化充分彰显。
目前较多地域的手工技艺非遗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手工制作过程,坚守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大多传承人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和运营管理能力,以致产品开发过程中因过度持守原生产品而忽略对文化内涵的提炼,未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文化内核与符号标识的品牌视觉形象;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因循守旧,弱化了包装升级可能带来的延伸功能,轻视了统一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性,使得产品内涵与外观统一性不足;着眼品牌推介的角度,方式大多传统单一,在应用新兴媒介平台扩大宣传、契合大众消费习惯方面存在短板,以致较多手工技艺非遗仅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对外知名度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
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开发渠道单一
促进手工技艺非遗的合理开发是实现“生产性保护”和非遗文化传承的理性途径,同时也是对非遗事业发展的有效反哺,具体体现为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析出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于手工艺类非遗的技艺精髓原本就附着在具体的物态产品上,因此其转化过程更多是针对技艺元素进行“活态”提取,开发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实现衍生价值拓展。
目前针对非遗的重心仍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加之传承人后继乏人的困局,具有创新开发、拓展转化渠道的新兴人才匮乏,导致该类别非遗资源的开发过于因循传统,方式单一,转化率较低。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进行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例如将技艺元素植入日常的图书、电影、游戏、服装等系列产品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馆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开发的“萌系”文创产品是较为成功的范例,其中部分非遗文创的开发实现了非遗元素同日常生活的融入。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手工技艺非遗依旧“藏在深闺”,加之非遗对原生語境的依赖性,导致未能充分进行资源的多渠道转化,平台局限,合作方式单一,跨界动力不足,转化效率不高,以致手工技艺非遗的价值衍生面临渠道拓展瓶颈。
实现对手工技艺非遗的“创造性开发”,需要有效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尺度平衡,既能延续传统文化的精髓,亦能回应现实需求。通过对手工技艺非遗价值的深度挖掘,在保存其本真性的前提下,提取其中的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下公众审美,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搭载多元平台,实现跨界的价值延伸,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找寻到恰如其分的栖息地。因而,结合当前创造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共生”思维的引导下,应庚即采取合理的对策以确保开发成效。
加快传承人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
为了促进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转化,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针对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普遍情况,应着力解决传承人断层的困局,避免非遗失传的风险,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激发年轻群体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动力。例如相关院校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开设讲座、授课等多种灵活形式,展现手工技艺的操作过程,增强近距离体验感,培养学生研学的兴趣,为培养传承人吸纳人才储备。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非遗资源的产业转化,绽放更多的经济效益,借助对外传播推广非遗的社会价值,亦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研学非遗的热潮中。
另一方面,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然要立足青年群体,从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出发,例如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管理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以及实践拓展方面,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互通,以及优质师资的配备,力争培养出既富有文化艺术修养,又具备基本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非遗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充分的人才蓄能。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配备,还需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对既有传承人综合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引导树立产业发展的意识,拓展资源开发转化的视野,继续引进一批专业化设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手工技艺非遗开发过程科学有序地推进。
应对市场需求,转型升级产品功能
手工技艺非遗要实现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核心必然在手工技艺所附着的产品上,如何能够对接新的市场需求,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原生性文化产品开发,需要建立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只是保留传统并非一成不变,依然可以在技艺所达的产品纹样特征或形态方面呈现不一样的效果,将新兴的艺术元素融合进来,彰显手工技艺的经世价值。例如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活化石”的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其精湛的伞面套色石印技术和满穿装饰工艺是其当之无愧的文化精髓,90多道复杂考究的制作工序全部用手工制作完成,其伞面花色繁多,常以山水花鸟图案居多。所谓的产品升级,则是在延续纯粹手工技艺前提下,纳入更加多元、满足大众需求的图案纹样,借助提档后的包装设计以及丰富的“油纸伞故事”,让产品形象更加立体鲜活,同时针对产品的品质进行升级换代,强化质优效果,以呈现出高于日常物品的内涵与价值。
另一方面,针对衍生产品开发,则要在把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炼更多的创意,注重创意上的形意结合,找到与市场的情感共鸣点,开发出受市场欢迎、具有亲近感的文化衍生产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增加人们的使用惯性和衍生价值。例如当前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色开发,通过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需求进行融合设计,逐渐赢得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还可借助个性定制的方式,融入手工技艺非遗元素,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用品,彰显异质性,满足个性述求,衍生应用到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的各个层面,拓展馈赠、收藏、教育、居家适用等更多功能领域,甚至制造社交话题,延长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链。
塑造文化品牌优势,多元化宣传渠道
手工技艺非遗需要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提下,明晰非遗产品的目标市场,面向那些酷爱传统文化、热爱艺术,同时又对手工技艺感兴趣的人群,不仅要深化产品形式所传达的审美旨趣,还应强化大众体验价值,将非遗的内涵和历史底蕴渗透进品牌价值中。
一方面,急需树立和提升传承人和管理层的品牌意识,力求用现代设计方法,塑造既符合現代审美特征又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将非遗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时代变迁中手工技艺的绵延传承,借助引入入胜的产品设计娓娓道来,讲好产品背后的故事,丰富品牌内涵,以此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辨识度,并借助精美的外观打造、包装设计以及宣传手册、展览手册等构建统一的品牌推介形象。
另一方面,在宣传渠道上,应当立足目标消费群体的习惯,拓展新兴媒介传播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官方文创平台 APP 等多种途径,推广非遗文化,增强品牌对外辐射力;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制作出活泼新颖的新媒体产品,进行有效率的平台投放,尊重年轻人的话语体系,让非遗引爆社交媒体。例如在国内大获成功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及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还可以配套线下销售和手工制作参观过程,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创建线上观摩传统技艺的虚拟场景,让大众可以“沉浸式”体验真实的手工制作过程,丰富和拓展非遗的教育功能,形成关注传承非遗的文化氛围,实现品牌对外推介的联动效应。
“活态”开发非遗资源,实现跨界转化
虽然目前在物态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探索创意路径,向市场提供更多附着手工技艺精髓的创意产品,但是产品供给平台仍较为狭窄,跨界转化开发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既可以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授权其他企业开发跨领域的衍生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通过与一些专业机构合作,立意开发“非物态形式”的跨界产品,提取手工技艺文化元素,编制类似大型歌舞剧、戏曲、舞蹈创作等节目,既能“活态”再现手工技艺的精妙过程,又能实现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构建起非遗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播的良性生态空间。
另一方面,着力开发非遗旅游产品,促进手工技艺非遗向旅游产业的转化,借助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向互动。具体的开发与转化方式:一是旅游商品开发,除了原生态的手工非遗产品可纳入旅游商品的范畴,还需要积极开发更具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例如在拥有非遗文化的地域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游览中参与体验手工技艺非遗的制作过程,同时附着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演艺节目等,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性与多样化;二是与仿古街区、古城镇等结合进行开发,将非遗文化融入景区建设中,让整个街区为非遗代言,构建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为推广泸州油纸伞非遗文化而在当地专门打造的“伞里”古街即是典型的示例,油纸伞文化不仅融入古街的装饰设计,也体现在琳琅满目的店铺销售中,还呈现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娱活动氛围里,基于文化与旅游的交融过程,深化油纸伞的产品价值和人文情怀。除此二者,还可以通过开发相关节庆活动、建造主题公园等形式拓展手工技艺非遗与旅游融合转化的途径,以此多层次、多渠道地诠释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创造性开发的方向和愿景。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传统与现代存在于不断转化与互动的共生关系中,这既是满足公众多元需求的应对之策,也深刻诠释了手工技艺非遗在历史演进中不断传承延续的再生逻辑。
那些逐渐被年轻群体所遗忘的民间技艺、文化瑰宝需要我们转换目光重新审视,非遗并非如高冷的文物,并非与市场环境格格不入,恰由于其大多是根植于民间的营生技艺反而令其具备天然的商品流通属性。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自信战略的背景下,立足今天大众视角,提炼现代的审美需求,研究文化消费走向,在保存非遗核心文脉价值的前提下,吸收有民族和本土特色的珍贵元素,根植传统而复兴,实现精彩而有效的开发与转化,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是时代语境下“培根铸魂”的题中之意,也是经由论证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决策。
(本文系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以泸州分水油纸伞为例”,项目编号:WHCY2019B16研究成果。)
(四川音乐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