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姚逸宁
个人名片:
林常德,1957年生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当代著名的发明家、书法家、陶艺家、作词作曲家、收藏家、慈善家。他现为联合国第十五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十大杰出能工巧匠、福建省晋江市第10至12届政协委员、福建省晋江市伟阳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流行歌曲《旗袍美》词曲作者、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光林寺禅画院院长、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理事。他拥有LCD低温发泡剂、PVC热稳定剂、膨胀剂等多项国际一流的发明成果,荣获首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与福建省自学成才奖,并屡获国际发明展金奖,更为数百处的全国著名景区、寺庙、祠堂等地撰联或题匾。20多年以来,林常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見和嘉许勉励。2015年11月随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西班牙,2013年3月随国家主席***出访俄罗斯,2013年5月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印度。原国家主席华国锋,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王光英、李铁映、成思危、蒋正华、路甬祥、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周铁农、罗豪才、孙浮凌、经叔平、王忠禹、阿不来提阿布热西提,科技部副部长邓楠,以及联合国特使、韩国总理张信、马来西亚上议员姚长禄、菲律宾议员邦邦马科斯等国家领导人与国际友人都对林常德的成长给以了高度关注和热情指导。
农民搞发明 疯子式天才
2003年11月9日,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培育人才、科教兴国”为主题的“联合国第十五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大型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中国区有12名在发展科学事业、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受到了表彰,荣获“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荣誉称号。福建省晋江市林常德榜上有名,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派大使在人民大会堂向林常德颁发了“和平使者”奖牌与证书。家乡当地的泉州晚报对此及时做了图文报道。
林常德系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人,现任晋江市伟阳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他自学成才,发明了低温LCD发泡剂、PVC热稳定剂、膨胀剂等化工材料,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韩国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第十四届全国发现展览会银奖、香港国际博览会金奖。1994年4月18日,林常德参加了在华侨大学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报告会,受到与会专家教授的肯定与鼓励。1997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旅》栏目摄制组,赶赴现场拍摄了《白色发泡剂与林常德》纪录片。2000年5月,《华夏星火》杂志报道了林常德的发明创造。
林常德原本是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土生土长的一个农民,在物质方面,父辈们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基础。念到初中一年级,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他被迫辍学。兄妹七人,林常德是唯一的男丁,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他一个人身上。时值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化工原料成为紧缺物质,价格昂贵,需求极大。但是,这些物资的市场流通却并不通畅。一方面,厂家需要四处求购质优价廉的化工产品;另一方面,化工企业及经销单位却积压待售。聪明的林常德敏锐地发现到了这一点。有一天,他向姐姐借了5元钱作路费,到惠安县物资局联系半吨正待出售的日本A100钛白粉,回到晋江市时林常德才发现自己已经饿了一整天。需要日本A100钛白粉的厂家很快也找到了,而他这个牵线人却发现自己再也拿不出货款提货。百般无奈之下,他拿出舅舅送给他的心爱的手表作抵押,先从厂家提出货款。厂方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先预付了500元货款。就这样林常德迈进了化工行业第一步。从此,他开始从事化工原料的经营生涯。
在化工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后的林常德,对国内化工产品的原料供应与生产经营已是了如指掌。上个世纪80年代,他发现发泡剂里蕴藏巨大商机,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当时,晋江鞋业飞速发展,橡塑制鞋行业对制鞋发泡剂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当时的制鞋发泡剂全部依靠进口,材料供应经常跟不上生产的需要,往往要停产待料。等原辅材料到了,市场旺季已过。所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林常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如果发明一种可与国际相同材料媲美的原辅材料,就是为社会作了贡献。于是这位半路出家的化工经营者决定自己研发制鞋发泡剂。可是发明发泡剂谈何容易,这可是一项化学科研项目。林常德不说连水分子化学式都不懂,而且双手空空如也,如何来搞什么发明创造呢?林常德左思右想,只有因地制宜,土法上马。于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一张桌子,一个旧电熨斗,一个旧控温器,一台平秤,几支医院用过的废弃针筒,若干化学试纸等等,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从此以后,林常德就没有了黄昏和黎明,只有一盏40瓦的电灯常伴左右。他在虚心请教专家教授的同时,博览专业书籍,埋头钻研。林常德经济拮据,他不仅要四处筹建科研经费,还要担负着一家人的生活责任。周围的人们风言风语,讥笑他:“书没读几天,还想搞什么发明,做梦去吧!”甚至说他是“疯子”,是“走火入魔”。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林常德没有退缩,反而更激发了他的科研决心。“我当时就想,你们越这样说,我越要做出来让你们看看,我就不信邪!”林常德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六个春秋,逾千次的试验,林常德终于取得了成功。他发明的新型白色低温发泡剂色泽纯白,不易老化,不会产生色变与色差。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检测与专家评审认定,确认是一项填补目前国内橡塑白色低温发泡剂空白的科技成果,完全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我当时拿给有关专家看,他们惊奇的同时都说我是‘命大,说凭我的那么粗浅的化学知识水平,每一次试验都可以发生意外。”林常德说,“现在自己想想,还真有点后怕呢!”他研发的白色低温发泡剂等系列科技成果广受市场青睐。
谈到自己的发明之旅,林常德露常出朴实的笑容,“文凭是基础,成功靠吃苦。”作为一家民营科研机构的创立者,林常德坦言在农村搞科研负担很重。实验室就在自己的家中,两张堆满仪器的桌子就是实验台,资金上的问题,他常常是“拿东墙补西墙”。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的农民,不懂化学,却照样发明。林常德如今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刚开始搞发明那会儿,还直摇头说:“那不是人过的日子。”由于经济拮据,那时他不仅要四处筹措经费,还要担负着一家人的生活责任,每次搞发明都在下半夜,不仅老婆不理解,周围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甚至说他是“疯子”。谈到这,林常德也承认自己已经“走火入魔”了,“根本停不下来,老是爱设想各种可能性,一天不想不做,就感觉自己在惶惶度日。”曾经有人说他,这一生收获了那么多荣耀,现在可以停下来享受生活了。“什么是享受?”林常德说,既然来到这个世上,这一生能多做一件事、多搞一项发明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林常德具有普通农民的率性,牛刀小试之后,一发不可收,继续专研各项实用发明。相继攻克了PVC热稳定剂、膨胀剂等化工领域的科研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检测与专家评审认定,林常德发明的LCD白色低温发泡剂是世界首例采用碳酸氢钠做配方成分的发泡剂,品质上完全可以代替进口同类产品。林常德独立研发的PVC热稳定剂也是采用了全新的化工配方,彻底摆脱了已使用了数百年来的稳定剂传统配方的瓶颈制约,无毒害,无污染,环保自然。“国内争第一、国际创一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特意为林常德题词勉励,饱含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一位农民发明家的循循善诱和殷殷期望。
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在林常德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发明家的疯子精神。他自学成才,没有接受过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全靠自己在劳动之余不断学习;他自筹资金,没有依靠政府或他人一分钱,都是自己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他自主研发,没有一个搭档或助手来帮忙,经常通宵做实验,白天还要继续干活;他自制设备,没钱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易工具,却也非常灵巧实用;他自建作坊,反复进行试产,终于拿出了性能最为稳定的产品;他自拓市场,找当地的鞋塑企业推销自己生产的产品,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由于具有较大的性价比,普遍受到当地企业主的青睐。在长达30多年的漫漫科研之路,林常德不但要忍受实验的痛苦煎熬和内心的孤寂无助,还有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肩上重任,家里老少有十几个人,全靠他劳动所得来养家糊口。林常德白天做点化工原辅材料的小生意,晚上就钻进了实验室继续搞科研,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瘦得皮包骨,人自然也显得很憔悴了。从自主研发到自营投产能够做到一气呵成的发明家,在全世界的科学界里也是比较罕见的人才。如今说来,仍然令人不胜唏嘘,由衷钦佩。
篆刻万枚寿山石印章
祝福祖国复兴盛世
2001年底,林常德主持创作了价值10多万元的“百福千祥”印章, 轰动乡里,求观者络绎不绝。1452 枚印章,涵盖了 108个不同写法 的“福”、“禄”、“寿”、“喜”字体,另外还有1020个不同写法的“样” 字体。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林常德与福州名匠林少康、林琴等8人,采用福州的寿山石用了3 个月时间精心篆刻“福”、“渌”、“寿”、“喜”各 108枚,“样”1020枚。林常德用印章在宣纸上盖了一大幅百福、百禄、百寿、百喜联图。接着,林常德又增加制作“百发”印章,借此表达他心中 “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全民臻至福禄寿喜”的思想理念。2002年春节,林常德隆重推出了“百发千样图”。“福、禄、寿、喜、发”各108 枚,设计成“鼎”字形,“发”字排在中间,两边是“福、禄”和“寿、喜”, 周围环绕着1020枚“祥”字。“百发千祥图”共采用1560枚福州寿山石印章,蕴意1个中国56个民族,和平创伟业,盛世呈奇瑞。“百发千祥图”问世后,社会各界人士争相收藏,先后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科技部副部长邓楠、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姚长禄等人的欣赏及珍藏。
2003年,林常德再主持创作一万枚“寿”字寿山石印章。他从6月份开始构思创作“万寿图”,将近3年来从各地搜集来的一万多个“寿”字,整理成册,7月份开始创作。他与福州名匠林少康、林琴等人联手创作,于2004年春节问世。一万枚“寿”字印章全部完工后,林常德还请人帮忙设计,6个人花了3天时间才将这幅“万寿图”印完。林常德亲手用万枚印章盖出第一幅大大的“万寿无疆图”。这幅“万寿图”气势磅礴,长2.5米、宽1.25米,一万个“寿”字小印章组成一个大“寿”字,象征着“万寿无疆”。林常德先盖出100幅拓本,择缘送给全国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予祝福,共享欢乐。这时的林常德也情不自禁的热情高涨,他进一步收集“寿”字,争取收集到12008种“寿”字,以国石寿山石印章拓本“万寿无疆图,送给中国申奥委,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胜利召幵。2003年12月25日东南快报以《万枚“寿”字印章拼出“万寿图”》为题做了详细报道。
林常德创作百发、千祥、万寿系列国石印章及拓本,根源于他对我国传统文艺制品的强烈爱 好,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他讲到,2000年春节,他在泉州状元街买了一幅“百福”印章拓本,花了三百块钱,同时了解到“百福千祥”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吉祥物,源远流长,花样百出,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回到家里,林常德便开始构思创作“百福、百禄、百寿、百 喜”寿山石印章。中国人对“福”、“禄”、“寿”、“喜”、“祥 ”五字情有独钟,这样一整套已齐备的百福、百禄、百寿、百喜、千祥的篆刻,据说世上绝无二套,万寿篆刻更是独一无二。2004年1月3日,《福建质量管理》杂志以《常思创百发、德道聚千祥》为题刊发了专题报道。
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家洪世清欣赏“百福千祥图”后,欣然题写了“祥福堂”三字,并以“国宝熊猫图”相赠,对映益彰。2004年首屆泉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授以“百发千祥”拓本“特别创意奖”,成为大泉州文化花园里的一枝奇葩。“常游于艺唯真唯美,德润及身至大至刚”,当代著名书法家许书纪先生的题联,道出了林常德追求的思想真谛。
传承书画艺术 弘扬红色文化
林常德从小就很热爱传统书画艺术,他省吃俭用,却在家中收藏了无数的珍贵的书画作品。对于热衷收藏书法作品的收藏爱好者来说,那些书法名家大师的作品更受他们的青睐。然而,林常德却不走寻常路,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了共和国开国将军身上。20多年前,他开始搜集全国各地的开国将军书法作品。从几十个、一百多个,再到现在的600多个开国将军的书法作品,林常德付出了很多心血。在革命战争年代,将军们戎马倥惚,叱咤风云;在和平建设时期,将军们宵衣旰食,枕戈待旦。然而,將军们在闲时挥毫泼墨,将感情融入笔端,寄意抒情。正是这种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书法作品,引起林常德极大的收藏兴趣。林常德认为,开国将军书法作品是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特殊艺术载体,也是开展革命教育与爱国教育的特殊基础教材。
捧起林常德收藏的一摞摞用信封装好的将军书法作品,手中感受到沉甸甸,不仅是重量,更是将军们对书法这一国粹艺术的热爱之情与坚守之责。“你看,这些都是我收藏的书法作品,以后都要整理出书。”林常德带着记者领略了部分将军书法作品之后,拿出一本《三百将军书法选》。他说,这本书里有其中150位将军的作品,以后还要分上下册,把剩下的作品一一整理后再汇编成书。翻开这本带着书墨香气的书法选集,琳琅满目的书法或洋洋洒洒笔墨酣畅,或遒劲有力富于弹性,给人以活力潇洒的审美享受。每一份作品旁都标注有将军的姓名、出生年份、祖籍和军衔等个人简介,其用心可见一斑。
“这些年来,能搜集到这么多位将军的书法作品,跟我身边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无关系。”其中一个叫陈树林,在收藏方面也是颇有研究,也认识不少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于是,他帮助林常德在全国各地多方求索,慢慢的才有了今天的600多份将军书法作品。“收藏这些,一来是我的兴趣所在,二来也是想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将军的敬仰之情。”林常德说,自己收藏的这些将军的书法作品,对社会与后人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晋江经济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位于晋江市内坑镇土垵村后溪的谢氏宗祠,是1949年5月下旬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第六次会议召开旧址,史称“后溪会议”。这是一场闽中游击支队规模最大、意义重大的历史会议,县、区以上干部约70人参加了会议,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全省的目标做出了重要部署。1996年1月27日,原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指挥员兼政委许集美等老同志重访了谢氏宗祠。中共晋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烽火内坑》对此有详细记载。历经接近70年的风雨沧桑,谢氏宗祠变得颓败不堪,芳草萋萋,无人问津,令人心酸。2018年10月,林常德特意为后溪会议旧址题词。鲜红醒目的石碑在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曾经有革命火焰在熊熊燃燒,如今又有精神文明的花朵在芬芳绽放。修复后溪会议旧址意义重大,林常德感言,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撰联题词景区寺庙
践行文化和平卫士
林常德在科研之余,醉心于传统国学,广泛涉猎,屡有建树。他认为,文化艺术应该是国家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润滑剂,他的梦想就是要穷毕生之力,弘扬国学,缔造和谐,促进全社会的福寿康宁。所以,他最常题写的书法作品是“福”字与“寿”字。
林常德自幼便受闽南文化的熏陶,奉行前辈们以文会友、以艺载道的艺术精神,长期以来无私无畏,默默奉献,力促和平之音传遍大地。目前,已为全国各地数百处的景区、寺庙、祠堂等地吟诗撰联或题匾刻碑,累累硕果,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林常德的书法作品率意拙朴,妙造自然,雄浑粗狂,自成一家,故慕名求字者,络绎不绝。而且他题写的文字内容都是劝人弃恶从善、舍己为人、修身养性、济世利民、造福社会、孝德父母的金言玉语,使人受益匪浅,再得以身体力行。近年来,林常德再次拓宽艺术载体,尝试在瓷都德化的陶瓷器具上进行创作,力求突破,千秋瓷韵,万载传承。林常德还应邀为世界瓷都德化的陶瓷工艺大师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解放军烈士庙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这座既无僧无尼、也无佛无神的庙,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庙”。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领的28军84师251团的官兵,分乘六艘木帆船来到崇武镇的西沙湾,参加解放金门的战役。共有24名解放军战士在西沙湾畔为民捐躯。在一次敌机轰炸时,战士们救出了一个叫曾恨的小女孩。曾恨长大后变卖家产,坚持筹建解放军烈士庙。1996年,建好的解放军烈士庙供奉“英烈廿七君”,下面是27个身穿绿军装、头戴绿军帽的解放军士兵塑像,前排8个人,后排10个人,衣饰整齐,坐姿庄重。林常德特为解放军烈士庙题写“军魂”,刻石立碑,并在背面再写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和平卫士”。如今,竟有村民在石碑前设立香案,时来焚香跪拜,表达了人民对解放军的由衷感恩和无限崇敬。
小嶝岛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半岛的东南沿海,属翔安区大嶝街道管辖,包括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三个岛屿,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三岛”光荣称号。这是祖国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之一,距金门本岛仅1600米左右。林常德在岛上的石壁上大书二字“和平”。平时,经常有游客特意在和平石壁上拍照留念,成为一处热闹的特殊景致。
如今,林常德的足迹已经踏遍大江南北,以及华侨众多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他不辞辛劳地挥毫泼墨,就是为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践行一个现代文化卫士的神圣职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晋江电视台与科技日报、福建日报、福建科技报、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泉州晚报、晋江经济报,以及海外众多媒体曾经对林常德的感人事进行了宣传报道。
矢志创建和谐文化
大力促进社会发展
林常德是晋江市第10至12届政协委员,科研之余,他也经常为当地政府建言献策。2010年5月4日,林常德就对前来采访的泉州晚报记者说,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借此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有效改善企业与员工、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林常德说,一个地区要创建和谐企业,实现全面和谐,既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也离不开已经先行先试发展起来的品牌企业的示范与帮扶。林常德大胆地提出“大船拉舢板”的看法。林常德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启发和带动无数发展中的小企业,这不仅在理论上行得通,而且完全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大企业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坚不可摧;而小企业就像小舢板一样,发展速度慢,抵抗能力低。林常德说,为了促进本地社会和谐,政府完全可以引导鼓励本地成功的大企业,对小企业进行帮扶,在保证小企业一定量订单、合理加工价的基础上,同时制定标准要求小企业在劳动关系、环境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达标。这样,不仅能给更多面临困难的小企业有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当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
2017年11月6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求聪中心小学,林常德举办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专题讲座,吸引了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听讲。林常德讲述自己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发明家的艰辛历程,勉励大家要从小做起,热爱学习,早日成为社会栋梁。林常德认为,只有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实现社会责任的不断落实拓展,把美妙的梦想变成现实的生活。而发明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身边,就在脚下。据林常德说,已经多次举办这样的专题讲座,包括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母校晋江市东石中心小学,以及比较偏远的泉州市洛江区的河市中心小学与罗溪中心小学等学校。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逻辑、翔实生动的事例,促使身边的人们激发豪情,努力奋斗,勇于担当,奉献社会,追赶中国梦。
2018年5月,林常德隆重推出自己填词与谱曲的新歌曲《忠烈丹心》。《忠烈丹心》以纪念世界林姓始祖、商朝太师、忠烈公比干与忠烈夫人妫氏为主题,弘扬爱国爱民死而后已的比干文化,高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据悉,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的热心人士林清含,带头筹款倡导重塑忠烈夫人神像,供奉于河南省衛辉市的比干庙里。这整个工程,历时两年才完成。这期间,林常德就萌发了给比干庙谱写歌曲的念头了。对“林氏祖妈”忠烈夫人的雕像,林常德也给以了深切关注,不断地与雕刻师进行文化交流与艺术指导。林常德说,看到林姓后人对“林氏祖妈”的千古追思与万代尊崇,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厚重与凝练,它正在穿越时空,浩然长存。
《忠烈丹心》由福建省泉州市闽南语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杨娜娟负责首次演唱,并录制了专题片。在此之前,杨娜娟还为林常德的另一首流行歌曲《旗袍美》负责演唱与录制。《旗袍美》是对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与地方民俗活动的深情讴歌,表达了现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忠烈丹心》则对深邃丰厚的比干文化进行了精致演绎,高唱爱国主旋律,鼓舞人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追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9年5月,林常德再谱新曲《闽南故乡》,热情讴歌家乡的秀美山水和深厚文化,深情传递了家乡亲情的感染力,强烈抒发了爱家爱国的浓烈情怀,再次扣紧全球闽南游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创作技巧上,林常德大胆地采用了传统民谣的音乐特点,让普通人都能听得懂歌、记得住词、唱得起调,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更贴近民众,更有利于流传与推广。
2019年3月28日至31日,以“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菲高峰论坛在菲律宾马尼拉隆重举行,中菲两国的200多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林常德出席了本次会议,直接与菲律宾高层领导进行对话。中菲合作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反映了中菲两国政府领导与民间企业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坚定支持。林常德说,我们相信,本次中菲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两国的友好贸易往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终将惠及中菲两国人民,未来将会有更多中国企业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进入菲律宾,为更好的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而做出贡献。
20多年以来,林常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嘉许勉励。2015年11月随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西班牙,2013年3月随国家主席***出访俄罗斯,2013年5月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印度。原国家主席华国锋,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王光英、李铁映、成思危、蒋正华、路甬祥、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周铁农、罗豪才、孙浮凌、经叔平、王忠禹、阿不来提阿布热西提,科技部副部长邓楠,以及联合国特使、韩国总理张信、马来西亚上议员姚长禄、菲律宾议员邦邦马科斯等国家领导人与国际友人都对林常德的成长给以了高度关注和热情指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