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文化之根》中寻找文化自信的根脉

时间:2024-04-25

文/本刊记者 李祥涛

从《文化之根》中寻找文化自信的根脉

文/本刊记者 李祥涛

7月26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么,我们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基于什么样根基上的自信?如何践行“文化自信”?青年学者戴有山的新作《文化之根》为我们寻找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脉。

《文化之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是戴有山继2014年《文化战争》出版之后又一部以中华文脉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影响的力作,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另一种理论阐述。其内涵丰富,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化之根》深度剖析了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深厚待续的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作者在书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曾经拥有辉煌的民族,也是一个频遭苦难折磨的民族,但中华儿女心中始终存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强国之梦、富足之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这与美国梦、欧洲梦是有区别的。过去的两三百年,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上落后了,其根源之一,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了自信,丢失了自己的民族之根。近百年来,英雄的中华儿女不断寻找失去的自信,经过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初步富足的梦想,现在我们正全方位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青年学者戴有山新作《文化之根》。

新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日益增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也随之增强。但究竟什么是文化之根,文化的根脉辐射到哪些地方,对世界文明进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依然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文化之根包涵文明之根、思想之根、军事之根、科技之根等等一切社会形态的根本。何为根?“木下为本,本之为根”也。根,始终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文化之根脉,乃血脉相传的基因,是伴随着生命繁衍镌刻在人类生命体上的一种符号和印记。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指深植于中华大土,滋养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儿女的生存经验、发展智慧、精神信仰……中国文化紧贴大地之母,生生不息,广纳兼容,使这种文化成为世界上最有份量和最有光彩的独特符号。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建构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齐物我的认知方式等等。在漫长的帝制时代,虽然王朝更替、政权迭换,但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的一致性,使得儒家思想主导的政治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从而维护了长久的统治秩序。中华传统文化最厚重的根脉是什么?文化自信的文化根源在哪里?戴有山在《文化之根》里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史载炎帝和黄帝是两兄弟,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带,黄帝居住在姬水一带,年代距今约有5000年。后来炎帝从姜水向东发展,在今河北一带跟黄帝部族联合,和东面九黎部族的蚩尤发生冲突,于涿鹿把蚩尤打败。接着黄帝和炎帝又在阪泉发生战争,推进了更大部落联盟的形成。

在跟黄帝有关的创造中,其史官仓颉造文字,应该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大智慧。从早期人类结绳记事,到后来把文字刻在竹片、木头和甲骨上,再到后来出现比较成熟的文字符号,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进步。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本身就蕴涵着民族认同。秦汉、唐宋到我们现在,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从地域看,中原和古吴越、闽粤的方言差别就很大,至今还有人互相听不懂方言。但统一的文字形态早就把历史紧紧凝结起来了。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因语音变化造成语义的改变,进而造成文化的隔膜。所以,汉字是中华民族史上值得珍惜的“传家宝”,是最重要的文化根脉。

《文化之根》的作者戴有山说,历史学家钱穆曾把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的结构形态做了这么一个比喻:罗马帝国就象一个屋子里面悬着一盏巨大的灯,而秦汉就象屋子里有很多的灯相互映照。罗马帝国是用强光征服人家,只要这盏灯一灭,整个屋子都暗了。而秦汉这些灯是各地融合起来的,只灭一盏,其他灯还是发光。罗马帝国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帝国最终破灭,秦汉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作为一个民族还是延续下来了。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就显得雍容大度。有包容才愈能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就是由于文化中存在着“有容乃大”的品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主要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却可能随着自身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续存至今的古老文明,对其破坏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罪行。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至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但文化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处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谐、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促进诚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现代化实践探索的结果,更蕴含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虽然传统文化遭遇到现代化的强烈冲击,我们依然相信,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智慧源泉和文化渊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