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完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中如何体现人本精神

时间:2024-04-25

陆俊松

摘 要: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院校在教改工作中总结和推行的一种针对培养学生实习实践劳动能力的全新教学方法,而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职业院校实习教学老师和实习辅导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中如何体现人本精神进行简析。

关键词: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人本精神

一、概述

职业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教学中除了接触一些基本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以外,安排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在这其中,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既存在于教育体系之下,又存在于工作关系之下,校方和学生如何摆正和梳理其中的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是一种将教育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行为主体是学生,校方是将校内外所有的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合到一个平台上,让原本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内容和直接获得实际的工作岗位从业经验交叉到了一起,这样能让学生充分的把“理论结合实践”发挥出来的同时,还能通过到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的锻炼为今后的职场规划甚至是人生规划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三、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人、情、事、物都是围绕着人来发生,都需要依靠人来完成,这其中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大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小到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围绕着这一个意识形态来发生。

四、人本精神在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中的体现

(一)建立工学结合管理体系

目前在职业院校中实施的工学结合模式,实际上是多以满足教学任务来安排的,也就是说根据教材内容来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不能说这种模式是错误的,只能说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因为就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和毕业生就业形式而言,一味的根据学校的安排来进行教学实践工作的话,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不切合实际的。符合市场要求的工学结合管理体系是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的机制上的,它完全打破了这种固态的格局,把用人企业的需求放在了首位,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企业的“人本精神”,其中主要着重四个方面内容实施,一是,将工作环境教学化。以前学校安排的相关实习基本上都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在工学结合体系下,直接将课堂环境放在了实际工作环境中,让学生打消了“实习=休息”的想法,和用人单位的员工一样在同等环境下工作;二是,将工作内容教学化,既然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上,那么每天的工作内容就和公司职员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将在课堂上接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将在工作中的难点内容总结出来带回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三是,将学习方式工作化,实践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很可能是在学校学习的某一门课程的某个章节内容,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不可能全部用到教科书上的所有内容,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的,这些既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更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异,这些内容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或实践工作都不能做到的,因此在实践学习中要充分的掌握工作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仅是为了圆满的完成实践任务,更能为今后的走向工作岗位和进行系统化的职场规划打下基础;四是将工作内容精细化,虽然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能接触到的内容有限,但是这些内容基本上已经是以后日常工作的具体内容了,可能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安排会有很多,无论在什么时间参与实践工作,都必须要将其内容较为精准的把握住,必须精细到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实际的工作内容,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实践对理论补充和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不要将实践安排的过密,因为每一个不同内容的实践结束后,需要学生对所掌握的内容和知识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而且有许多内容还需要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补充,给学生一段理解和认识的时间之后再安排下一阶段的实践工作对于学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实践的要点是很有帮助的。

(二)健全实习实践考核制度

整个的实习实践过程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这个期间实习辅导老师仅仅在其中起一个相对较为薄弱的辅助作用,这并不是说老师放任不管,而是希望通过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更快的与社会相互融合,不过由于学生习惯了学校那种“三点一线”的模式,而且也需要对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相对的约束,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与学校管理相似但不同的考核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人本精神”,其中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实施,其一,严格实践工作纪律,实践工作和校园学习生活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首先就是都有严格的工作纪律,虽然说学生的实践行为是短期的,但是只要是进入了职场之后,就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相关劳动纪律去执行,也许学生在校期间“逃一节课”可能算不上什么大的违纪,但是在按人定岗的工作单位,无故旷工很可能干扰到整个部门的整体运行,尤其是针对流水线岗位而言,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其二,严格考核制度,所有的实习实践内容都是校方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或社会实际需求安排的,既有统筹方面的宏观考虑,也有为学生打下工作基础的想发,所以无论是面对什么内容的实习实践工作,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不仅要全程参与,更要保证实习实践的工作质量,在这其中不仅要套用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一套工作考核制度,更要遵从学校为学生的实习实践特别制定的考核制度,在这个制度中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内容、技能熟练度甚至是职务提升等都有详细的标准,必须要将这些与学生最后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关联,以强制性的姿态让学生认真严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实习实践;其三,完善实习实践报告,这一点是许多参加实习实践的学生都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参与了不同的实践工作之后,对于工作较为突出的学生而言,这种纯文字性质的报告总认为意义并不大,其实这份报告是学生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关键内容,对于参加了不同内容的实践之后更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践报告总结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无论对于下一阶段的实习还是对于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工作结束后对报告的总结,它既是对学生工作的认可,也是对这种工学结合教学方式的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考核制度要奖罚分明,考核制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的,更是要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校方应该按照考核制度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工学结合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有更深入的体会。

(三)实现了校企无缝式链接

用人单位是需方,学生是供方,供需结构合理之后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形成了,在这个体系中需要一个双方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校方,校方既为供方提供人力资源的不同选择目标,又为需方提供施展才华的有效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校方的“人本精神”。由于校方组织的学生在用人单位里进行的是轮岗式不间断实践,所以对用人企业的实际业务和人力资源需求掌握的是最为精准的,因此可以及时的调整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尽最大化的努力紧跟企业的发展安排和输送学生工学结合实践,使其彻底的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式链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将会不断的推陈出新,工学结合的这种方式作为最为实用且让校方、学生和用人单位三赢的模式,势必会继续推行下去,而人本精神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将会越来越重要,不仅会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还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

参考文献:

[1]余斌、刘远东.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效能评价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年 第3期:155-156

[2]曹阳.浅析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学与财富》2013年 第12期:74-75

[3]尤晓玲、马莉、李俊秀.基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年 第5期:205-206

[4]余斌.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效能评价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77-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