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徐颖,朱栋
1贵州省第一测绘院;2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区工程布局研究进展
徐颖1,朱栋2
1贵州省第一测绘院;2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土地整治是对土地施加某种或某些工程措施,使其质量朝有利方向转化的过程,本文是在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通过文献调查法对贵州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研究进展重点述评,以期补充贵州农田水利工程研究进展的残缺。基于贵州省土地整治现状下主要分析:(1)贵州省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变化,从90年的9万多处的农田水利工程到2010年77.6万处“三小”水利工程;(2)管理制度变迁,据统计到1997年年底,贵州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颁发水法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300多件;(3)科学技术运用的变迁,从全人工分析变为遥感分析投入。在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及其对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后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对策。基于以上分析为以后贵州农田水利工程布局提供参考,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目的。
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进展
1.1 土地整治国外研究情况
土地整治模式分析。国外的土地占有权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国外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化,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主要涉及产权的变化,即政府或相关部门想要进行土地开发和整治,前提条件是土地整治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个人必须允许和同意授权后才能开展此项活动,以此基础上根据土地整治所有人是否自愿等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将土地整治划分为完全自愿性、部分自愿性、强制性三种模式。另一方面关于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方面研究状况。国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土地整治具有非常具体的整治目标,融合了各种因素分析才做出的土地整治决策,土地整治要朝着更加有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有序保护等方面展开的,综合自然景观开发进行。第三是,土地整治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状况。国外对于土地整治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指标评价体系、GIS模式分析评价两种,通过对现有的土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土地整个现状、目前乡村景观、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集中研究和综合考虑。最后是关于土地整治技术方面的分析。国外研究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打造土地整治信息系统,通过将土地管理各种资源、数据、所有权情况等录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
1.2 土地整治国外研究情况
土地整治模式分析。国内土地所有权情况与国外明显不同,国内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国内的土地整治模式包括承包地与宅基地分离、土地流转和搬迁分离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两分两换”模式;土地整治评价方法分析,国内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场调查采集信息和统计资料年鉴分析相融合的方式,通过对现场土地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目前使用面积、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各种经验分析和统计资料年鉴分析等方法,形成关于土地整治评价相关绩效指标,以此开展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土地整治的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国内主要是融合生态学理念和景观设计学理念技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GIS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学原理,对土地现有的几种模式进行测量和估算,以此为土地整治开发提供方法参考。
1.3 贵州省土地整治开展情况分析
从2011年开始,贵州省政府通过下发一系列措施打造属于贵州省特色的土地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构建工业梯田、开发荒滩荒坡荒沟综合整治两类工程项目。在秉承“科学规划、集中开发、规范利用、节约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类工程项目进行集中开发整治,目前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达到2000hm2以上。对于山地开发来讲能够看到最显现的整治效果,合理利用了建筑用地结构,有效保护了当地资源和生态uanjing。尤其是在贵州石漠化现象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石漠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效益,让植被能够得到全面保护,同时为当地的经济收入和农作物产量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1 农田水利工程量变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份,耕地分散,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从贵州省水利相关部门统计资料获悉,仅2009年到2012四年时间,贵州首批的十五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进行七亿多投资,大大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改善了原有灌溉现状,为粮食产量增长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基础。2010年,贵州结合实际,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大、中、小、微并举,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即“三小”为主的原则目前全省已建成“三小”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77.6万个。贵州省2015年9月25日集中开工建设42座骨干水源工程,工程建成后将解决6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27.59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2.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变迁
李安峰[1]指出1958年3月,省委农村工作部颁布了《农业生产合作水利开发和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办法(草案)》,1977年11月制定了《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职责》,明确了管理任务。1987年9月3日颁布《贵州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暂行规定》,使全省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规章制度更完善、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周登社涛[2]表示,至1997年底,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颁发水法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300多件。
贵州省农田水利工程正式运用时间较短,结合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处于山区实情,以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为实施重点,充分将农田水利开发和经济生态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效融合,有效解决了当地灌溉面积不足、人口饮水和经济收入等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调查法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中农田水利工程布局作重点评述得出:基于贵州山区特征,根据土地的地形坡度不同,在不同坡度区域确定土地的主要功能;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积极发展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李安峰.建国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09-112.
[2]周登涛.贵州省农田水利建设改革情况[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02:11-12.
[3]高渐飞,熊康宁,吴克华.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技术与模式[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8:16-19+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