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郎曼萍
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加强管理、实现经营目标和方针最有效的方式,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要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2008年,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及保监会5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继2010年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含18项应用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建筑央企必须强制执行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企业发展必须要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之下,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掌握适度原则,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按照市场竞争规律,满足科学发展要求,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并且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央企;内部控制;问题思考;对策分析
建筑央企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肩负着国民经济各项目领域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施工任务,业务关系国计民生,为不断建设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做出贡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央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取得长足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建设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利用一系列的积极举措,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理念以及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筑央企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认识不足
因为内部控制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间接性效益也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有些领导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扩大产值规模和获取更大的市场订单上,片面理解内部控制系统就是内部牵制制度、财务会计控制制度以及成本控制制度等;觉得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会捆住手脚,从而影响办事效率,会出现各种内部及外部矛盾等等。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只具备部分基本内部控制操作功能,而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1];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没有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比较注重事后评价,往往忽略事前、事中预防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再比如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实际业务情况,照搬照套,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实际。
(二)治理控制還需完善
总体来讲,建筑央企基本都能按照国家规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来建立并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为内外部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充分地发挥出约束激励作用,不能很好的约束内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部分工程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由于双方所站角度不同、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信息不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将会出现内部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不仅如此,企业管理层也不能做到民主化和科学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各部门的相互制衡作用和监督作用,无法达到理想效果[2]。
(三)没有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缺少内部控制或内控制度不完善,就像大树没有根,不仅无法促进企业的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企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个别领导对内控制度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缺陷的。误以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财务制度,内控制度以财务控制制度来代替,殊不知财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范围比财务控制的范围要大得多,它贯穿了整个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涵盖了企业所属单位的所有业务和事项,实行的是全业务、全员控制。如果以财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就会造成内控建设过程中很多的建设行为找不到支撑的依据,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待加强
通常来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自于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观念,针对建筑央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自觉控制行为。根据调查统计,分析近10年来建筑央企发生的案例,共同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实际工作当中有漏洞,让目无法纪的人员钻了空子,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另外,针对工作人员发生的违纪行为,管理层进行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充分地发挥警戒作用,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少一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建筑央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建立内部环境。
因为内部环境规定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营造企业文化,从而影响员工的内控意识,是企业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内控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明确职责权限,将责任和权限层层落实,既有决策执行,又有审计监督,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2)企业应当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要把人力资源政策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按照管理人员的决策方向进行的。企业应当严格制定人员的薪酬考核与晋升奖惩制度,制定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企业选拔和聘用员工的标准,既要看中业务能力,又要具备职业道德修养,即德才兼备。为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内控观念,适应战略发展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需要包含企业战略、内部控制、管理、风险识别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在企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起人人参与控制的思想理念。
(3)企业应当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廉洁从业、诚信友善、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强化风险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二)加强风险意识、采取控制措施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每个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著危机和风险,既有内部风险,也有外部风险。企业应当建立并且完善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在经营活动中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合理评估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常见的内部控制措施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企业应当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项经营业务实行有效控制。
(三)不断创新发展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整个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企业所处的环境也是相对变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需要按照不断的变化来相对应的调整经营策略,不能再一成不变的继续沿用陈旧的内控制度,要与时俱进。所以,企业领导人员需要按照环境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企业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4]。
(四)建立信息沟通系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水平日益发达,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确保真实信息在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横向各部门岗位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快速、及时、畅通的传递和交流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各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输出信息的透明度、相关性。通畅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够让内部管理人员充分掌握企业的各项政策文件、可靠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让企业外部的相关部门、潜在投资人员以及债权人等或和企业利益相关的单位获取的信息具有有效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倡导企业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降低或消除人为因素对于内部控制效果造成的影响,所以,企业应当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沟通系统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
(五)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需要充分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不定期评价和定期评价几种方式。外部评价主要是通过外部中介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利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评价和检查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这有利于帮助和监督被评价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健全自我约束制度。而内部审计部门则承担了对内部控制目标实施的全面评价,利用和管理层的合作,进行评价内部控制效果,并且出示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报告,通过内部控制报告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当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方便企业针对问题,站在全局的角度,基于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内控制度,倘若内控制度不能有效落实,那么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应充分地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建立适合实际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3]。要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实现防范风险。总而言之,企业要尽可能的防范和规避风险,只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严格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有效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执行落实,企业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长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探析[J].经济师,2019(12):104-105.
[2]胡正杰.水利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浅析[J].商讯,2019(16):150+152.
[3]史桂香.内部会计控制在水利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9(03):24-25+36.
[4]董敏甫.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探析[J].财会学习,2018(32):106-1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