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探析

时间:2024-04-25

摘 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该行业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这就使得该行业在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同时,风险也会随之提高。就当下的行业情况来看,对于行业风险监管的体系尚不完整,从而使得行业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因此,互联网金融安全是发展该行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探析

引言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现阶段该行业已初步度过了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了行业规范阶段。无论是什么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总要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想要使得互联网金融更加稳定地发展,就需要企業以及公司对安全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大力发展安全技术,与此同时要较多地参考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出现过的问题,并且与互联网的现状相结合,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1、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金融行业开辟了新天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使得该行业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服务范围变广的同时,相应的金融产品也有了较高的创新度。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该行业带来了复杂且多样的风险。当该行业的风险发生在互联网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机构,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他们的利益可能会被损害。这就是互联网对该行业发展产生阻碍的部分,因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和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还可以保障客户以及机构的利益,并为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动力。

2、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

现阶段存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风险的不可控性,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行业,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可控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在该方面的特点更加显著。通过对传统金融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传统金融可以用货币和一些具体的政策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操作更加迅速,这就使得风险传播的速度也更快,风险可以顺着互联网大规模扩散。其次就是风险的双重性。

当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也可能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瘫痪。众所周知,一切事情都具有两面,因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这就说明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具有双重性的,彼此的影响是互相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进步的基础。

在此发展背景下,金融机构充分借助互联网接触越来越多的用户,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地金融服务加以改造,其中人群较多且接触几率更大,从而出现了一定的风险问题。此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隐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风险问题。创新业务也会存在风险。而网络业务活动中,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一些新的业务出现,如互联网金融等,在发展中接触了大量的客户群体,也加大了信用测评等难度和风险。一些新的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价格波动较大,风险影响因素多,融资途径越来越多,资金流动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对风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3、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3.1技术风险

当下这个时代,技术永远是一个行业的核心,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现阶段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行业创新的速度很快,但是技术开发已经遇到了瓶颈,也就是说,技术开发和更新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创新的速度。造成这种速度不对等的原因,主要是互联网是一个多元化的、庞大的系统,这里面覆盖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技术,而且应用于金融行业中的互联网技术,主要是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更新速度更快,这就给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网络平台高昂的维修成本,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风险多发。

3.2操作风险

除了技术风险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依然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作人员,如果工作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没有达到很熟练的程度,或者由于自己的疏忽很容易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其次就是客户,比如客户在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由于一些个人失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会在工作人员入岗前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培训,但是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无谓失误仍然会频繁出现,这种偶然情况很难避免,但是工作人员在与客户进行对接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操作步骤都严格遵守程序和规定,因为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失误,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3.3信用风险

信用在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各行各业都很重视客户的信用。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甚至信用已经成为该行业中的核心部分。就当下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而言,客户的信用是他们评价客户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客户的信用额度达不到要求,他们的很多业务都会被限制,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在评价客户信用额度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客户的信用评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信用风险就蕴藏在这些误差之中。很多时候,由于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程度不是很了解,这就使得公司放出去的贷款无法按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放贷的公司造成了很大困扰。

4、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对策

4.1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保障网络安全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创新,但是做好创新的同时,必须保证与创新相适应的关键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的保护,该行业领域内的创新也给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互联网技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该行业内必须要有大量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的不断引进,对于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要更加重视,只有这些人才的加入,才能够使得该行业可以在创新与技术上齐头并进。还有就是网络安全的问题,想让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稳定发展,就需要保证互联网络的安全,对于进入系统的用户要严格检查,防止不法分子的非法入侵。想要使得网络安全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还是需要把重心放在技术开发上。

4.2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由于该技术的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还不够,由于这种意识上的不足,很多不法分子有了犯罪行为。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在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认真对待公司开展的培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公司应当重视本公司的信誉,也就是说,在与客户进行对接的同时,要以诚信为先。政府在这方面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互联网金融诈骗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每个人的防范意识,让大家理性对待网贷。通过人民政府以及公司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3完善征信体系,提高准入条件

由于信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因此,互联网公司应当把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放在首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有经验的企业,如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征信体系,不断完善本公司的信用体系,防止贷款难以收回等情况的发生。企业还需要设立相关的风控部门,这样就可以在风险刚刚发生时就扼杀在摇篮里。与此同时,公司还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可以收集客户的建议,与公司共同完善征信体系。

4.4完善法律建设,加强金融监管

政府对相关法律的制定是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基礎,也就是说,政府需要根据该行业的现状以及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制定出适合该行业的规章制度,这些规定和制度要尽量做到全面,以防止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网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在一定程度上为需要钱的人带来了方便,但是利用网贷进行犯罪的案例也层出不穷,也使得网贷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就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对网贷的监管力度,确保贷款者的安全,维护放贷者的权益。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俨然成为金融行业的领头羊,因此,在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行业本身也要加强对自己的监管,不断规范自己的业务范围和模式,从而使得该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4.5重视大数据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对专业人才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业者需要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及现状,了解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并积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将其应用于金融业务中,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业务熟练程度,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规避风险。

4.6严格市场准入

互联网高速发展环境下,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需要严格市场准入的标准。重视计算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善专业化人才的支持,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和操作互联网金融信息的发布,对新业务的开发加以重点控制,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策略,针对不同的业务制定完善的交易规程,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准入检查制度,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审阅能力,更好地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金融市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增添了双翼,现阶段的金融已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带来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宇.大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21(16):35-37.

[2]孙景谦.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探究[J].今日财富,2021(11):45-46.

[3]龚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中项目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1(12):57-58.

[4]杨丽锦,粱秋实.互联网金融发展以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1):20-21.

作者简介:

张璇,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