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途径

时间:2024-04-25

韩依潼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

一 引言

如今,各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师资资源、学习平台、资助奖助、管理服务等方面均给予研究生良好的保障。然而,在研究生培养和学生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困境,且多归根于导师和辅导员作为研究生育人的双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明、缺乏沟通等问题。

二 凝聚理念共识,做好理念创新

1.秉树“大思政”育人理念

所谓“大思政”,就是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和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同育人,打好组合拳。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根本前提就是要秉树“大思政”育人理念。对于辅导员而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骨干力量,其九大职责之首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其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其落实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导师要负责提升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有义务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2.兼顾“思政—专业”双轮驱动并重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双轮驱动育人理念,科学界定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边界,既要在重合性职责上共同发力,又要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专长、有所侧重,更要注意干预的尺度,避免在不该交叉的领域多头管理、互相掣肘。在实际学生工作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重在“管理”,且工作的范围在于“广”;导师的工作重在“导学”,工作的的侧重点在于“专”。

三 创新育人载体,优化育人实效

1.课上+课下,拓宽育人渠道

辅导员和导师的协同育人首先应体现在“第一课堂”上,即合作提升二者主导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辅导员来说,要强化“思政课程”,对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教育学生;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则要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深挖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科专业的核心素养。其次,二者应共同搭建“第二课堂”并增强其吸引力,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活动等都是良好的“第二课堂”载体,也是将导师的力量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契机。

2.网上+网下,抢占育人阵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网络育人工作成效,“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网络育人可以实现教育载体的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青年成长成才所需。教育者若引导得当,能够带给育人工作以更强的能动性,可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因此,辅导员和导师在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时,一方面要善用网络这个平台载体,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线下日常管理精细化,激发学生组织活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双管齐下拓宽高校协同育人的渠道和内涵。

3.校内+校外,整合育人资源

校内,搭建好各类“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工作精品平台,让“双导”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收获实效。同时,广泛网罗校内外优良经验,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辅导员等,与校内课题小组、育人主体开展面对面研讨会,吸取经验、借鉴方案。

校外,“双导”可以共同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为渠道,加强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在实践育人领域的协同配合。一方面,辅导员、导师应共同整合、筛选可用资源,帮助学生联络符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实习实践场所,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等;另一方面,辅导员和导师可以分别以管理教师、指导教师的身份,共同带队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齐心协力助推学生做好项目,践行实践育人。

四 健全机制保障,为协同育人赋能

1. 制定常态的运行机制

要形成专门的组织制度,对“双导”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组织、推进、指导和完善。学校应从领导机构组织实施的层面构建起良好的工作机制,通过成立校、院两级“指导员-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组织领导机构,为高校两大重要研究生育人主体队伍的协同育人提供明确可依據的组织制度。以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学校研究生院可作为负责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各学院在校研究生院的指导下,以主管学工作的学院党委书记和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体,吸收学院主管研究生培养的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主要学生干部等群体,成立校研究生工作组,具体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搭建畅通的沟通机制

协同的前提是相互配合,而相互配合的前提则是做好沟通。研究生协同育人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作,辅导员与导师之间必须建立起畅通的工作沟通机制。学院顶层设计层面,要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出辅导员、导师应加强沟通的规定,并加强对二者日常工作中实际沟通情况的考核;辅导员、导师个人层面,二者应做到经常性的“互通有无”,及时分享有关学生的全方位信息。辅导员可同导师分享学生的奖惩情况、干部任职情况、心理问题、现实表现、职业规划等等;导师可同辅导员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毕业进展。通过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辅导员和导师及时沟通学生信息,共同探讨近期学生管理、科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进而明确未来开展工作的重点。

3.提供稳定的保障机制

给予精神保障,为育人主体设置健全的评价体系。学校、学院应对“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的良好做法、育人事迹、实施效果予以正面宣传,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加强物质保障,为“双导”协同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于协同育人所需的场地、活动经费等,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度,如为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专门的场地,下拨相应活动经费等。

五 结语

“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院系领导班子将其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通盘考虑,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营造“双导”协同育人氛围,切实保障育人成效。各育人主体要凝聚理念共识,在育人载体的支撑下打造协同育人精品课程、活动,在一次次课程、活动中植入育人元素。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起来,丰富“双导”协同育人路径、提升协同育人质量,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施卫华.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4):68-72.

[2]朱桃花,郑建锋,贾甚杰,李学林.“课程思政”背景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24):18-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