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评述

时间:2024-04-25

赵海燕 周瑶

摘 要:本文以《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为范本,从论文选题、论文观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与学习,发现该篇论文的值得借鉴之处和待完善之处。分析发现,论文的选题具有创新性,符合现实需求,具有研究意义;论文观点循序渐进地推出,虽然论文结构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但研究方法应用熟练且恰当,符合该篇论文研究需要。总体来说,是一篇具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文章,值得档案工作人员去参考与学习。

关键词:论文评述;论文结构;研究方法

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验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从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到如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该文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将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情况,详细阐述了这四个主要阶段的管理模式。

一、论文选题评述

论文题目忌讳大而空,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研究的是病历档案的管理模式,虽然题目较大,但是作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运用了足够的篇幅把病历档案管理的百年历史梳理清楚,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病历档案管理的模式与发展规律。

首先,《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1]是一篇应用型研究,论文的重点在于研究病历档案管理的模式演进与发展规律。研究的对象是病历档案管理,拟探寻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变过程。根据论文的研究对象,该篇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各个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关系如何?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发展有哪些规律?如果能够找到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将会有利于指导未来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作者对中国病历档案的百年历史进行研究,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业界与医院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制定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度,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等都有较大意义。

再者,从理论意义上看,国内外对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较少,作者的选题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综观国内外关于病历档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如电子病历档案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中的应用等。对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甚少,国内只有对某一特定阶段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进行过研究,即病历档案双轨制管理模式研究。所以,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最后,從选题背景进行分析。在档案学研究背景中,同年有学者对我国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研究,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档案价值功能、档案管理及法规建设、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与信息化、数字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利用服务与档案数字化、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发展、档案教育与档案工作者职业定位等7个方面[2]。时代背景下,早在20世纪80年代,健康信息的运动范围与边界就冲破了传统环境,并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在线获取渠道。加之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医疗建设备受关注,国家加强对健康信息化服务的重视,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疫情信息越发关注,最终倒逼医院升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服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健康医疗大数据、电子病历数据库等都是“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故而作者研究的主题也是对现实需求的呼应。

综上所述,作者的选题从论文体量、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选题背景上看,都是较为符合的。实际上,作者对病历档案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医疗机构管理病历档案有所帮助,也对各类专门档案的管理有所启发。

二、论文观点评述

作者的观点可以分为两个,按先后顺序一一呈现出来。

首先,作者认为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具有阶段性。作者结合信息管理阶段划分理论,明确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和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理论支撑是病历档案理论,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理论支撑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全程管理理论,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对应信息管理理论,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对应数据管理理论。

进一步研究发现,每种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都围绕着特定的任务展开工作。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好病历档案,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任务是写好病历档案,病历档案信息管理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任务是建好病历档案,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任务是用好病历档案。

三、论文结构评述

以标准的学位论文结构参照对比,该篇学位论文的结构比较符合要求。部分地方作者根据需求进行了调整,但总体较为标准。

首先是摘要。摘要是对全文的简要概述,说明论文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如何进行研究、研究的结论以及将产生的影响。该篇论文摘要篇幅较长,但是内容却并不完整。开篇介绍了研究的原因和意义,然后介绍了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的实践与理论依据,接着分别阐述了四个阶段的特点,最后再次强调了研究意义。严格意义上,该篇摘要缺少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简介;四个阶段的实践依据介绍篇幅过长,与摘要简洁明了的特征有所不符。摘要长达3065个字,其中介绍四个阶段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占据三分之二,对于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却只有一句话概括:“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出于对学位论文结构的一般理解,摘要确实应该详略得当,但是也不可忽视结构完整。这或许是该摘要的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部分是论题研究过程中核心的概念、理论,或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一般化的概念不会列入关键词中。该篇论文作者的关键词有六个,分别是病历档案、实体管理、全程管理、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管理模式。从内容上看,该篇论文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实体管理阶段、全程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最后得出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关键词与关键内容可以一一对应,但是“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管理模式”三个关键词难免存在过于宽泛的风险。在通篇阅读完该论文后会认可这六个关键词,但是在阅读摘要后初步评价此关键词,或许会认为此关键词是否具有一般性,因为摘要中并没有清晰直观地说明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的名称。

正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一般会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问题、研究假设等。该篇学位论文第一部分讲述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详略得当,文献调研颇为深入。

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具体包括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和档案管理模式理论。此部分为下述观点做好了铺垫。

从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是该篇论文的主体和重点部分,研究的过程及结论将在此展开。该篇论文这四部分的一级标题分别是: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从标题结构上看,四个模式下的标题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四个二级标题。第一个二级标题写明进入该阶段的文件或者纲要,第二个二级标题写明该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第三个二级标题是对该病历档案管理阶段模式的分析,最后一个二级标题是本章结语。此部分结构清晰,对仗工整,一目了然,具有美感。

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在前文研究的数据及结果基础上的提升,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更是对研究主要问题的理论性总结。一般而言,此部分应该有明确、有学术意义的研究结论,能够直接回应论文题目。该篇论文最后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研究结论、研究贡献、研究展望。研究结论下的三级标题虽然清楚易懂,但是作为题目或许过长,且句式结构没有对应。第一条结论是“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第二、三个三级标题却结构类似:“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该篇论文可以就第一个三级标题进行改善,如改成“随着病历档案管理需求与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研究展望包括“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这里二级标题与三级标题存在重复,虽然是研究需要,但是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如取消三级标题,将其合二为一,或者将三级标题的“研究展望”改成“未来研究”等。

四、研究方法评述

作者应用了历史方法、文献研究法、实际调研法、归纳演绎法。

文獻研究法体现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对国内外综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归纳,搜索文献的时间范围广,类型多样。作者运用了中国知网、维普、超星等五个数据库,和两个国外数据库,按照特定的关键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索。作者搜索的时间范围非常广,最早追溯到1956年我国第一次正式出版的《病案管理》。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很普遍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包括文献综述、Meta 分析和CiteSpace方法。作者运用了文献综述与CiteSpace方法。

在后两个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中,作者扎实地应用了实际调研法。作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挂职锻炼,担任病历档案统计中心负责人,通过创建“病案统计中心”,负责病历档案管理的各项事务。除此之外,作者先后作为部门负责人具体参与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等实践工作,掌握病历档案管理的一手资料;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中国病历档案管理的发源地——北京协和医院,具有代表性的百年教会医院——南京鼓楼医院,1936年成立的江苏省人民医院,2015年成立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等几家综合医院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除了收集以上医院的规章制度、书籍报刊等,作者还进行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获得了病历档案管理的详实资料。另外,作者访谈了病历档案管理专家马家润先生和王怡主任、江苏省病历档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季国忠教授,以及其他从事病历档案管理的一线病历档案管理员。虽然作者挂职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自2016年4月28日开业至2018年4月30日已经两年,短时间内档案室保存的病历档案数量也达到一定数量,但是如果选择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进行挂职锻炼或许会获得更为翔实和具有说服力的内部资料。

作者是对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归纳演绎法是不可或缺的。归纳法是首先观察某些现象并据此得到结论的过程。它是对具体的经验事实进行研究;从中形成理论并用之于理论假说的过程。换言之,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逻辑性地建立一般性的命题。演绎是指通过逻辑性推广已知事实,经过推理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探究与理论命题相关的资料并探讨理论自身的一致性。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既符合事实一致性要求,也符合逻辑一致性要求。作者将这两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朝着具体的实证证据推进,显示出了作者的严谨性。作者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全程管理模式、信息管理模式和数据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厘清病历档案的实体与信息二元特性对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影响,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内在发展动力是满足医疗业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社会利用等对于病历档案的信息需求。归纳演绎法在全文中提到的次数不多,病历档案的管理模式在对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进行研究后自然而然地得出。

综上所述,该篇论文极具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篇值得学习参考的、关于专门档案管理的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何小菁.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 靳文君.我国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J].档案,2019(12):28-34.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赵海燕,研究方向:档案管理与利用

第二作者:周瑶,研究方向:档案管理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