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解蕾
摘 要:企业经营发展需依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需供应链的快速响应。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应是体系化的、全方位的,需包括业务、设计、加工、服务、管理和安全,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关键字:供应链;供应链计划;供应链规划;数字化转型
一、新形势下供应链管理的背景
1.传统供应链管理理念已不适应企业发展
既往的供应链管理以“产品为中心”,更为关注的是采购环节,而弱化了计划、生产制造和物流等,关键节点之间无法有效协同以及内外部资源之间的冲突日益彰显。同时因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未有效延伸至上下游,特别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产品迭代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设计选型,而造成了物料采购无法有效保障产品研发,同时造成不同程度的仓储积压。以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经营水平。
2.供应链管理理念亟待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百度百科)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MBA智库)
实质上,供应链是各实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由供应链规划从全局角度出发,着力协调节点的交互影响及资源的冲突关系。同时供应链计划负责平衡供给端和需求端,负责组织需求预测、生产制造、采购、物流更有序的开展。
企业利润的实现需要供应链保持持续竞争,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体系,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内外部日益复杂多变的运营管理环境,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敏捷、精益、智慧、柔性。同时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不同,可以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处的阶段分为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三个阶段。目前大部分传统企业处于网络化阶段,少数企业进入智能化阶段。
3.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成熟应用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这场技术变革将使供应链管理进入新的时代,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必须抓住这个发展趋势,提升供应链效率和价值,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网络化,最重要的是物的接入。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逐步实现生产设备之间互联、设备与产品互联、虚拟与现实互联。智能化,体现为高科技、高装备、高智商。充分的信息交互使设备间保持高效衔接,让系统具备了“思考”的能力。确保供应链规划更加具有系统性支撑,逐步实现选型智能化、计划智能化、供应链管控职能化、招投标过程电子化、采购订单管理智能化以及物流仓储的智能化。信息化,指供应链上下游通过信息化实现资源的纵向集成。生产数据及时、准确、完整的在供应链上传递,小系统组合成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数据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实现互联,共同参与运算与资源协调。
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1.关注供应链安全,推进数字化选型控制
选型过程的支撑交互,为提升客户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升选型效率
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企业设计选型提供支撑,如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环境,提供具有相同或类似应用经历的型号产品,历史供货情况、停产替代等。打通数据链条,为设计人员匹配模糊需求,提供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及产品型号,并做智能建议。
(2)打通上下游支撑,有效控制成本
供应商资源是企业非常宝贵的下游资源,如何将下游资源有效支撑上游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引入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选型,在满足指标的前提下,最下程度压缩成本和交货期。打通信息流共享,实现供应商资源整合利用,在项目早期产品研制、竞标阶段,引入供应商参与产品指标验证,既能加快产品研制进度,又能降低选型成本,实现与供应商的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2、关注精益管理,推进数字化计划管控
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是由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的,特别是制造企业,在供应链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错误需求、冗余计划、计划需求时间不合理以及实际交付时间无法满足需求等问题。
(1)建立数字计划管控系统,提升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
①基于需求预测的主动式计划管控能力。借助REP系统,结合项目年度WBS计划,制定详细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部分物料可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方式进行计划管控,有条不紊的保障生产物料需求。
②基于生产消耗测算的需求预测能力。实时考虑生产过程损耗、成品率、物料单位转换等因素对计划需求的影响,将设计需求转化为实际生产需求的过程实现精准化运算,避免计划遗漏和补充计划。
③基于严格MRP运算的计划预警能力。适应精益生产的需求,实时动态掌控安全库存水平,对于不满足需求的计划提前预警,提醒采购人员加快进度,及时跟催。
(2)突破主需求驱动的传统物料计划管理模式,有效缩短采购提前期
数字计划管理模式下,采购计划不仅仅局限于主需求驱动(WBS计划),还包括预测订单需求计划、长周期请购计划等多种计划方式。批生产项目、研制项目等不同特点决定了其计划管控模式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策略,而应结合实际区分稳健型、敏捷型、开放型等计划管控模式,均需要与之适应的数字计划管控系统和计划管理模式。项目计划管理与物料统筹计划管理并行,能够很好的适应多项目计划管控的多通道需求。
3、关注智能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过程管控
供应链数字化需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供应链管控平台,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實时跟踪。本质是实现数据提取和信息共享,目标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高度柔性供应链体系。
(1)采购执行过程的智能化、电子化、自动化。以招投标全过程为例,借助电子招标平台,从需求沟通、标书拟制和发布、评标专家抽取,到开标、评标、定标全部招投标环节系统自动运行,减少人工干预,使招投标过程高效、快捷,同时公开、公平、公正。
(2)采购决策支撑的系统化和可视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和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直观的数据报表和图形等形式,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3)对供应商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智能管控。从供应商接收订单开始,对供应商元器件齐套、加工装配、试验、交付验收等主要节点进行实时跟踪,准确预测交付节点,为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并对供应商试验过程、试验数据同步监督,控制器材质量风险。
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了对采购全流程的实时管控,既包括采购寻源、供应商选择、采购决策、合同签订、合同履约、收货入库、付款等采购业务流程,又包含生产过程管控、供应商绩效考核等采购管理流程。全流程数据可追溯,实时监控合同签订、执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全过程标准化、视觉化,支持智慧决策,节约采购部门大量人工成本,并促进供应链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
4、关注多角色高效协调,推进履约管控
合同履约率高低是一个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直观体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需方在线下单和供方实时响应,供需双方多角色实时交互,对履约过程全程监控,对履约异常信息及时预警,对履约结果进行评估和实施应用。
(1)通过在线下单和实时响应,消除低价值重复性劳动
通过设置边界条件,优化决策流程,供应链管理平台自动生成采購订单,供方实时接收订单,安排生产。边界条件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特点。
(2)供需双方多角色实时交互,沟通协调效率显著提升
项目组、采购部门、供应商是合同履约系统的三个关联主体,涉及项目经理、设计师、采购经理、供应商市场人员、生产人员、设计人员等多个角色。供应链管理平台建立了三方多角色实时交互的平台,关于进度的需求与反馈、质量和技术问题的反馈与响应都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极大的提升了沟通协调的效率。
(3)对履约结果进行评估和应用,提升供应商绩效
供应链管理平台对供应商履约全过程数据进行记录和跟踪,与供应商绩效管理相结合,直接提取履约数据,最终纳入供应商绩效。供应商绩效考核结果系统直接实施采购应用,用客观、透明的考核数据取代“印象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提升供应绩效和供应商能力。
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了主动执行、实时追踪、数据共享,为采购、项目组、供应商构建了信息化桥梁。采购人员从大量事务性的采购订单拟制、审批、传真中解脱出来,可以去做附加值更高的事,比如内部需求管理、战略寻源、引导供应商提升技术开发和质量管理能力等。
5、关注物流无缝衔接,推进完善数字物流体系
数字物流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实现降本增效。利用数字物流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过去物流中转效率低、库存量成本高、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1)合理规划布局,提高物流效率
针对物料特点,建立不同的物料供应模式。对于大量稳定需求的器材,供应商在用户周围建立仓库,保障供应实效;对于不易存储搬运的器材,结合供应链平台支撑设置采购提前期,有效的减少场地占用和库存损坏的风险,提高器材周转率;对于保质期短或者需要特定存放条件的器材,采取即用即送的方式,避免库存积压。
(2)结合二维码技术建立数字化的物流中转系统,实现降本增效
对物料进行统一的二维码管理,涵盖了从上游供应商到内部收货、检验、入库、出库、报账各环节,实现了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发货前,供应商登录二维码信息系统制作二维码标签随货发运;货物送达时,用户直接扫描收货,货物进入待检库;检验员扫码质检,质检不合格的器材送入退货区,质检合格的器材直接扫码入库,货物全流程流转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迅速完成相应环节工作。
通过数字物流的手段,实现物料流转的机械化、自动化,物流中转全流程均在二维码信息系统中运作,可实时跟踪了解物流状态,同时合理布局,使物料送货、收货、检验到入库的中转路径最短,极大的提高了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了全过程多环节多对象的无缝衔接。
综上,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旨在打造多层次体系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能力,须覆盖业务、设计、加工、服务、管理和安全,围绕客户设计组织结构、基于客户场景的创新能力、设计满足客户体验的互动方式,并在数据、考核机制等各方面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数据价值为基础,人工智能分析为引领,搭建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和数字分析系统,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所有环节提供分析洞察,并从分析运营结果向预测未来发展转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