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时间:2024-04-25

白玛拉姆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育教师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体育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目标,在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随之积累下丰富的学习经验,才有机会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继而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本文具体总结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引言:体育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初中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核心素养,产生终身体育健康的意识。体育教师还要坚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等原则,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增添新的教学内容,用于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探究和实践的积极性。有效缓解学生压力,也为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助力,体育教育独具特色,后续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可以变得异常顺利,必然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转變教师的思想观念

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扮演着的重要角色不可替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知识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结局。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耐心指导他们学好理论、综合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为了保证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有序推进,体育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利用体育课程,不断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其次,更新体育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教学策略,必要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措施,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并解决他们的认知问题、合作问题等。最后,有机整合教育资源,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后,将其落到实处,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新发展等提供多重保障。

2、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初中体育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教师应将此教学目标作为重点来抓,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差异化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2]。比如,在教学“排球垫球”时,第三层次的目标是掌握协调且连贯的技术动作,协调发力将球垫出去,提高垫球的准确性和实战性,并进行一些与排球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锻炼;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基本了解各个技术缓解;第一层次的目标是能够完成几个重要技术环节的动作要领,能完成分解动作。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有针对性的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完成,可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也更有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再如,在教学“加速跑”时,如果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学鸭子走路”或做仰卧起坐的游戏,等到教师发出口令后再进行加速跑,在训练学生奔跑能力和速度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更乐于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提高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

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确定教学计划,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优秀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包容,学会相互尊重,学会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快乐。比如,在“接力跑”项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接力跑”的合作性特点,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方式,把个性、兴趣爱好和体能等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即为同质分组,所形成的小组是等级小组;反之则是异质分组,所形成的小组是混合小组。教师引导学生包容和尊重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异,在接力跑时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传棒速度,还要考虑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此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相互的体能特点确定站位,接棒同学如何根据传棒同学的速度特点确定自己的起动时机和速度。在分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接力跑”不仅仅是四人的简单组合,还要进行缜密分工、密切配合,从而让他们真正学会“合作”学习,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在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健康行为及安全意识

在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及健康安全意识,为学生自主改善其健康状况打下良好的基础[3]。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式运动之前做好热身活动,使其形成正确的准备活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展开十分钟不同的热身体育活动,如拉伸运动、俯卧撑等等,让学生可以为接下来的体育锻炼做好准备。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篮球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组织比赛活动,增强其体育锻炼。而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需为学生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健康安全意识。如教师可为学生讲述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指甲掰裂、崴脚或者手指挫伤等不安全问题,并为其讲述预防伤病的健康知识,强化其安全意识。此外,教师需培养学生养成业余时间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可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体育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培养其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结束语

总之,体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有效教学对于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锻炼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应当注重有效情境的创设,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小组活动等,强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使他们建立自信,产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的积极性,体育教育以生为本,就能够培育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正明.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203-204.

[2]王建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59-60.

[3]姜蕊.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9(21)160-161.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  西藏  山南  8507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