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区县党校办学改革刍议

时间:2024-04-25

谭建

摘 要: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实践一线,“既要低头落实政策,又要抬头明确方向”,基层党校就是要给基层党员干部创造抬头“仰望星空”的环境。一是精编制。在省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分区域打造数个副省级党校,其余区县党校只保留行政编制。二是强基础。在区域中心党校的教学科研平台上与省级党校统筹共享,实现稳定经费保障,保证教研专业化。三是聚人才。以副省级党校名义招聘应届博士生和具有副高以上硕士生,加大党校教师横向纵向挂职、下派锻炼力度,提升实践能力,营造党校教师专精尖舆论环境。

关键词:区县党校;体制;专业化;保障

由于长久以来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区县党校在已有的体制机制下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规律越来越不相适应。新时代区县党校学员愈发表现出学历高口味高、视野宽实践强、功底深境界高,对应的区县党校在已有的体制下愈发表现出教研开展难、经费保障难、集中精力难、人才稳定难的局面。区县党校要能真正体现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熔炉的作用,亟待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一、当前区县党校改革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较多区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人员配置、办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机制已经跟不上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费保障缺乏制度支撑

目前,区县党校办学经费全部依靠当地财政统一拨款,虽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下称条例)明确了党校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由于缺少具体标准和拨付办法,各地拨付给党校的办学经费随意性比较大,有地地方往往为了增加其他投资还减少了党校的经费拨付。经费拨付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全部由地方财政主导,就容易造成财政状况较好的地方党校各项基础设施和办学经费相对充足,地方财政较差的就很难保证党校的发展建设经费。如重庆市一所区级党校,办公设备和学员宿舍已经数十年没有更新,有的教学设备老化严重,已经响到正常的办学。

(二)学员调训缺乏教学约束

虽然《条例》明确了党校办学的方针、原则、目标、学制和班次。但具体办学细节仍然有地方自行决定,办学弹性较大。再者,由于党校学习没有考核细则,学习过程较大程度上全凭兴趣和自觉,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党校管理人员或班主任没有处置权,管理人员和班主任的权威性较低,一定程度造成管理困难。其次,由于党校学习缺乏与干部业绩挂钩的考核机制,培训终了没有相应反映其培训效果的考评办法,造成了党校培训氛围宽松,随意性大,长期以往,往往就给调训学员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党校培训学不学一个样,党校老师晃一晃做个样。” 造成了党校培训的严肃感、庄重感大大降低,党校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人才队伍建设难度较大

较多的区县党校直至本世纪头十年末期才开始引进专业人才,而之前数十年来,党校人才流动频度低,造成了目前较多区县党校人才断层的情况,加之,随着新时期基层干部学历层次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从学校到学校年轻教师很难胜任教学岗位,人才青黄不接在区县党校显得较为普遍。再者,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因素,区县党校各类人员配置严重失衡,突出表现在行政后勤人员多,教学科研人员少,年老同志多,年轻人员少,一些县级党校教学人员占比不到40%,人员配置可以说严重背离了党校要围绕教学培训开展工作的宗旨。再者,党校教学的特点就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就迫切要求党校人才要熟悉实践,了解实践,以便更好的融入理论研究。然而现实状况是党校人才很难交流到外部门挂职任职,很多教员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在党校,这既不利于党校人才成长,也不利于党校社会地位的提升。

(四)较难把握本地中心工作

理论上,党校教师应该先于学员阅读掌握本地出台的文件,领会文件要义,在向学员讲授文件精神。然而,现实中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是,台上的教员用推测的口吻在为学员讲授文件精神,而台下的不少干部已经亲身读过原文件。因为文件传达的层级限制,有些文件往往只到县处级或者乡科级,而党校除了少数领导可以阅读以外,党校教员是不能参阅的,这就容易造成教员教学脱节或者资政研究出现偏差,对于把党校作为党的建设“主阵地”,理论研究“思想库”的定位是不相符的,也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授课的权威性。

(五)身份模糊权益维护较难

有人戏称党校是“四不像”,有教师,却没有教师资格证,是机关却没有行政权力,是学校,却没有教育部门专项经费,是公务员却没有落实公务员待遇。党校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来维护和研究党校职工的权益,导致在落实政策的时候经常需要打“擦边球”,即便出现权益问题,党校职工也很难说清该向哪个部门诉求。比如《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教师享受国民教育教师有关的各种待遇,但实践中,存在有的区县政府以党校不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为由,克扣党校教师相关待遇的情况,面对于此,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党校教师面临诉求无门的境地。

二、新时代区县级党校办学改革刍议

(一)精编办学机构,优化教学资源

党校要围绕教学中心开展工作,党校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具备加强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阅历,随着区县党校学员的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提高和加强,对教员的这一重要要求,很难在每一个区县党校都能达到。目前來看,绝大多数区县党校教研编制不合理,人员较少,难以实现教学科研的专人专才,有的区县党校财政困难或者地域偏远,难以吸引或者留住人才,有的地方引进了高层次学历理论人才,短时间内也难以到基层一线进行成熟的挂职历练。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当前区县教学人才难以补全的短板。

为此,与其不能求全,或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资源,集中力量实现教研队伍的专业化。一是对现有规模较小的区县级党校进行精简整合,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内划分多个片区,将片区内原先区县党校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足的教师集中到一个片区党校,片区党校级别按照副省级党校挂牌。二是精简过后的区县党校只保留行政编制,所有教学人员通过外聘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师资、片区党校师资的形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三是片区党校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由省级党委领导,实行独立预算,由省级财政统一拨付工作和办学经费。四是省级党校教学人员每年定额完成到区县党校教学的任务,把完成一定量的区县党校教学任务作为支撑晋升和享受待遇的硬性要求。如此,实现党校教师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有保证的财政经费,有专门化的职能机构设置,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吸引高层次学历人才,在办学水平上与省级党校基本持平,在区域内有利于统一党校办学的标准。

(二)常态化教师挂职交流渠道,打通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一公里

党校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是提升授课水平,增强科研资政能力的重要方式。原先区县党校不能进行常态化的挂职交流,与其本身编制不全,人员配置不足有关。片区党校教研实现专业化之后,可完善常态化人才挂职交流机制,把到基层职能部门挂职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如此,有利于拓展党校科研和调查研究的素材来源渠道,有利于进行条块化管理,有利于推动日常行政工作和办学工作。同时片区党校作为副省级党校直属于省级党委,在省级党校指导下开展办学工作,有利于教师权益维护,能提升党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使党校教师成为受人尊敬,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三)建立党校教师列席地方政府党委会或政府工作会议机制,体现党校“主阵地”“思想库”地位

长期以来,党校教师不能手握第一手决策文件,且常常是后于学员阅读重要文件,或根本不能阅读重要文件,导致政策解读千差万别,科研资政不能很好的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步的重要原因。为此,可设立党校教师代表或行政负责人列席党委政府工作会或党委会机制,及时在党校教师中传达重要文件会议精神,把脉当前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定期向党校发布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汇总,发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保证党校教员有权威的教学教案,有权威的决策咨询,有权威的政策解读。

(中共万州区委党校  重庆  万州 4041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