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4-04-23

侯 彬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的设计研究

侯 彬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为电子技术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单片机系统设计过程需要面临一个电子产品都需要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抗干扰问题。干扰形成存在3个要素,分别是干扰源、耦合通道与具有敏感性的接收电路。单片机系统作为对干扰信号敏感的主体,如果抗干扰能力不足,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使用。本文为了提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单片机内部抗干扰设计进行了分析。

单片机;抗干扰;设计

我国单片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单片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备受人们关注。单片机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干扰信号影响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为此,从干扰源和内部抗干扰技术上研究系统的稳定性,为单片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一、单片机内部抗干扰技术

1、CPU外围配置

单片机主机单元在于外部存储器及I∕O接口完成信息传输时利用的通道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总线。总线的合理布置直接关系着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总线的传输信号稳定性、可靠性,可在总线上安装拉电阻,适当选择,降低外围设备给主机单元造成的干扰。图1所示时某单片机系统中MCS-51的P0.0输出口上采用拉电阻的电路结构。

图1 MCS-51的P0.0输出口拉电阻安装电路结构

对于时钟信号而言,具有噪声敏感特性,如果CPU外发射辐射干扰,并且存在噪声源,则辐射干扰会受到时钟信号影响。时钟频率越高,信息变换频率也越高,加剧了干扰程度,因此,降低时钟频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复位电路在单片机系统中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单片机系统的复位端口出现信号干扰的主要干扰源是按钮、电源及传输线传入的噪声,对系统复位动作造成影响,导致系统控制功能遭到破坏。复位电路结构见图2所示。

图2 复位电路结构

2、CPU抗干扰

如果单片机CPU受到干扰,将无法完成系统动作,状态紊乱,因此,需要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进:①加入冗余指令,保证弹飞程序及时纳入到正确的控制轨迹上来;②软件陷阱,强行填补程序,将其引导向特定的抵制,从而诊断、解决系统工作状态,使系统恢复正常;③加入程序监控,利用监控系统及时识别,如果系统陷入死区循环,则直接返回入口位置,纠正系统的不良运行。

二、交直流电源的干扰

1、系统板内电源线路设计

电源是系统的重要组成,因交流电源引入的高频信号干扰,频带过宽,如果只在交流侧实施抗干扰,效果不会理想,直流侧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设计安装IC电路时,电源的干扰较为明显,所以需要在电源入口位置添加大电容,电容需要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保证干扰信号成功滤波后通过。其不仅能够降低电源线内阻,也能吸收干扰信号,防止影响自身电路和其他电路。

2、交流电源抗干扰

电源供电质量对单片机系统来讲十分重要,为保障电源的可靠性,交流电源抗干扰措施如下:①采用交流稳压器;②如果供电质量要求过高,则需要采取发电机组与逆变器供电;③在交流电源的连接线上安装滤波器,从而抑制损失干扰的侵袭;④加强电源变压器的屏蔽措施,降低外界信号干扰。

三、空间电磁辐射干扰

空间电磁辐射干扰是单片机系统的主要干扰源之一,有效的屏蔽措施对这类干扰的预防效果较好,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一般来讲,屏蔽方式主要采取屏蔽外壳或屏蔽层两种方式,可以采用铁作为评比材料,屏蔽罩选择圆形通风孔,保证电磁连续性。屏蔽方式尽可能做到完全封闭,噪声将无法改变内部相对电位,形成不了电位差,因此去除了空间电磁辐射的干扰。这种屏蔽方式主要遵循两个原则:①为降低屏蔽引起的反馈,需要在屏蔽罩上连接线路的信号地。②在系统输入信号的零电压基准点接入屏蔽、接地,实际操作均存在一定的电阻率,因此接地点之间具有不同电位。

四、其他干扰源

1、印刷板电路抗干扰

为了增加印刷版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电路设计中,做好元器件布置、电源线布置、接地线布置等;②在未使用逻辑电路芯片的输出端,需要采取接地或接高电平方式,降低外部干扰对信号的影响。③在数据存储器、接口电路、程序存储器、单片机等的电源位置和接地位置可并接0.01μF的独石电容,降低耦合效果。④如果条件允许,印刷版可选择4层以上的,将电源与接地设置在中间两层,能起到一定的抗干扰效果。

2、数据传输

单片机工作过程的数据传输是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部分,但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读取磁道完毕,却存在中断信号问题,中断程序标志位的R5置位,中断程序标志位为“1”,否则为“0”。根据中断信号程序标志位R5判断传输数据情况,给予不同处理措施。这一过程的抗干扰功能主要以程序控制实现,重要的标志位R5状态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功能。

五、结束语

单片机系统抗干扰设计在电子产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电子产品的运行稳定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能保证程序控制的精确性。本次研究对单片机系统抗干扰方式进行研究,从单片机内部、交直流电源、空间电磁辐射及其他干扰源头入手,分析了干扰情况,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期望本次研究能作为今后研究的参考。

[1]张军,胡孝昌.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3):412-414.

[2]周晗晓,袁慧梅.单片机系统的印制板设计与抗干扰技术[J].电子工艺技术,2004,25(6):261-265.

侯彬(1978-),女,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