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曾燕
摘 要:伴随私营经济的飞快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层深入,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日趋增强。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变得愈渐显著。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一)企业债券融资
企业债券融资指的是在市场上企业依据一定利率发行具备一定期限的债券,到期后支付本金与利息的行为。通过向社会大众筹资以实现资金融通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均是债务资本筹资,这些筹资到期后依旧需支付本金与利息,企业需面临着巨大的到期偿还本息的压力。
(二)上市发股融资
并非全部企业均有资格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筹资,采取上市发股融资进行筹资和债券融资以及银行贷款存在一定差异,其属于权益性资本筹资,到期无需支付股票本金,仅仅需依据利率支付分红、利息等即可。因此,股权融资无需面临偿还本金的压力,融资成本较少。
(三)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大致指的是民营企业向银行融入资金的做法,银行贷款到期后,企业需支付本息。对大部分民营企业而言,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是最优选择。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较少。换言之,其利率要低于其他融资方式。
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融资很难实现
1.民间借贷地位比较尴尬
因银行系统推行的是高门槛的信用证条款,再加上资本市场提出了高要求,导致许多民营企业迫于无奈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从而迎合自身对资金的需求。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已逝去的三年时间内,家族企业与民营企业中采取民间借贷方式进行筹资的企业占比高达62.3%。然而,相较于一般的融资方式,民间借贷具有隐蔽性、不可控性、自发性特征,易引起不良影响。
2.很难步入资本市场。
我国《公司法》中指出,公司如果要想上市,就必须满足股本超过五千万元的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定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关要求,对商业企业以及一般加工业进行严控。 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规模通常都不大,大部分服务企业与生产加工企业都在流通。相关数据显示,当下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量约为1500余家,民营企业的占比达到了15个百分点。
(二)间接融资很难介入,民营企业向银行融资难度系数较高
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银行体系筹得外部扩张贷款与正常生产经营贷款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包括:
1.对担保机构不大认可
如今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系统的信用担保体系,银行对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认可度较低,更有甚者一些银行根本不认可除专业担保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企业担保,导致民营企业担保的难度要远远超过一般国有企业,给民营企业采取担保融资方式造成巨大阻碍。
2.政策歧视
当下对于民营企業,各大商业银行设置的关卡多、限制多、收费高。从我国民营企业贷款问题上看,“规模歧视”这一问题表现得最为显著。规模愈小,申请贷款成功的可能性越低。此外“所有制歧视”让一些商业银行给民营企业提出的信贷要求要远远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
3.信息不对称
从经营上看,企业掌握的信息量要多于银行,所以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方面民营企业具有相对显著的信息优势,而银行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银行不能确定企业写入合同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抑或是银行贷款之后企业无法遵循合同及其有关条款进行操作,导致银行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
三、处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要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制度
相关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归咎于各方面制度问题与体制问题。所以,政府一定要强化力度进行金融改革,做好系统调节工作,强力推动社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站在民营企业的立场思考融资问题的处理,首先,要加大力度培养并健全担保市场,其次要积极开展民营企业信用建设工作。
(二)银行要强化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基于央行持续紧缩银根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发展瓶颈。在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所累积的与融资有关的信息资源根本很难迎合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取得银行贷款迫在眉睫。为此,银行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妥善的处理好防范风险的辩证关系,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并以此为着眼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信贷方面向微型企业的发展予以扶持。
(三)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的创设优质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重点转变自身的融资观念,健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大力度进行内部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融资效率,为筹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一,强化力度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当下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并不尽人意,为了使得自身的资金匮乏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采取间接融资时最佳方式就是提高信用等级,积极组织开展有关培训工作,让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对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财务管理的了解加深。同时,积极培养并提升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推行合理、科学的财务制度,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其二,要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因融资约束引起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相关主体要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又要推动其外部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化发展,有力缩减外部融资的信息成本。在构建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的过程中,应出具与业务相关的记录,针对信息透明的财务信息,坚持商业银行贷款的有关原则,不断健全资本市场,重点针对资本市场融资水平相对更低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
四、结语
通过民营企业、政府以及银行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将得到一定改善。然而,在努力过程中,社会各界依旧要高度关注并努力处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明晰金融工具的范畴,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了解自身局限性,对比不同融资需求权衡的潜在收益与真实成本,让民营企业能够在良好的金融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选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融资方式,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铺垫。
参考文献:
[1]张妍. 探讨当前供水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措施[J]. 时代金融,2016,(03):156-157.
[2]靳星莹. 关于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问题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18.
[3]傅渝洁. 供电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