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东西方思维差异上来分析提高大学英语创新写作水平

时间:2024-04-25

宋显

摘 要: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提高英文写作水平和避免中文腔很苦恼。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唯一办法是转变思维模式。也就是把中式思维向英式思维转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表达方式受思维方式的支配,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东西方思维的差异及其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从而帮助英文写作者从中文频道向英文频道切换,建立起清晰地道的英文频道。

关键词:思维差异;英语写作;中西方

我们很多英语学习者都没有从文化和思维方式上对英文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导致我们写出的英文带着中文腔。换句话说,我们不知道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始终在中文频道中兜兜转转,这样的确很难写出地道的英语。在此我们将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差异入手,分析英汉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帮助大家建立起自己的英文频道,写出地道规范的英语文章。

一,螺旋式思维VS直线式思维

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思维模式,特定的思维模式又产生了特定的表达方式。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中文的习惯是先讲道理,再讲结论,其实也就是中文表达会比较迂回,喜欢做些铺垫,最后才会抛出重点。英文的习惯是比较直接,上来就是结果,然后再讲原因。

二,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西方人倾向于独居生活,而中国人倾向于群居生活。西方人的人际关系一般比较简单,但中国人的关系网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其实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对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差异。在西方人心中,我是最重要的。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以人为本,把人看作世界的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个人理想和自我实现,在实际的英语使用中,个人主义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英语中人名是以名加姓的形式组合的,属于我自己的符号放在最前面,家族符号放在最后面。另外,英语中的自己“self”也相当的有存在感,英语中有一百个以自己(self)构成的复合词,比如self-centered, self-confidence,etc. 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西方人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具有创造精神。而中国人,重视集体利益,比如国家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可以忽视甚至牺牲的。

那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映在写作当中有哪些体现呢?首先在开篇立论的时候,受到集体主义的影响,中国学生在提出观点时,是谨慎的保守的。在一个研究中,中美学生就女性堕胎的话题进行写作。中国学生会过多地使用到“could”、“may”、”maybe”、”might”等情态动词。使得自身的态度相对模糊,有所保留。而美国学生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是立场坚决,态度明确的,他们通常使用“I dont think……”、”I think……”、“should”等态度明确的词语。一个是态度模糊,一个是态度坚定。造成这样差别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对语言的自信,在中国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时,缺乏自信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可能、也许、大概、差不多这样的模糊词。另外一方面就是文化差异,中国人讲究谦逊、中庸、不要过于尖锐。而西方人自信、直接、张扬个性。另外在立论时,中国人秉持仁的观点,采取他人取向,美国人尊重个人选择,维护个人权利。在具体写作行文的时候,一个非常突出的差别是人称代词的使用。美国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会说“from my point of view”、”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等,而中国人习惯了用我们来涵盖我,把我融入到我们当中,在论证观点的时候,美国学生会用个人经历、个人故事作为例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论证安乐死这样一个话题时,美国学生喜欢使用亲身的经历作为例证,而这正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我们习惯的是旁征博引,我们从小也被鼓励着去旁征博引,到了结尾处,我们一般会总结前文信息,升華主题,突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

三,主观VS客观

这主要体现在英文的主语先行和中文的主题先行的差异上。有人形象地把英文的句型比喻成一只开屏的孔雀,头接一个长长的大尾巴。在英文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名词或动词或词组,就相当于是孔雀的头,后面一连串定语或状语,就像是孔雀的尾巴,而这个定语或状语可以是由多种方式构成。我们以定语为例,最常见的是形容词做定语、定语从句可以做定语、不定式短语可以做定语、分词可以做定语、介词短语可以做定语。而中文的句型更像一只雄狮,修饰部分在前面,就像雄狮毛茸茸的鬃毛,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说,孔雀般的英文,雄狮般的中文。当这两种思维上的习惯表现在句式中时,英语的句式通常是主语先行、修饰成分后置。而中文的句式往往是主题先行,修饰补充成分前置。

四,意合VS形合

英汉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差别,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形合指的是句子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 (如关联词) 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句子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结构紧凑严密,而汉语结构简约松散。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悟性,意合是汉语重悟性的思维特征的突出表现。而英语则侧重形合,即通过使用连接词,来体现分句之间的从属或依附关系,语法结构清晰明朗,形合的语言反映了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意合的汉语大量采用并列结构,词与词、句与句之间往往直接并列或连接,中间没有任何连接词,而形合的英语大量采用主谓结构,句子间的衔接,往往少不了词汇语法的外在显性连接。整个语篇呈显性连贯。汉语的意合手段主要是通过语序、意义与修辞(如排比、对偶、四字格)表达成的。英语的形合手段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词来实现的:连接词、关系词和介词. 当我们写英语作文时,首先需要把我们的汉语频道转换成英语频道,这一过程就是要把像竹子一样的句子转换成像大树一样的句子。总之,英语重形合,语言注重以形显意,句子结构严谨但缺乏弹性。汉语重意合,语言注重以意取形,句子结构松散但富有弹性。

五,悟性VS理性

汉语重视悟性阐发,汉语语言具有直觉性、形象性特点,汉语用词具体,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而英语思维表现在语言上,强调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英语语言特征具有功能性。汉语语言的特征是形象性、直观性。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非人称主体体现在语言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称主语与非人称主语;2,被动与主动的差别;3,隐形主体意识。汉语思维重主体意识,往往从自我出发去叙述客观事物,常用主动式和人称主语personal表达法。当人称不言而喻时,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非人称主语也就是在理解描述事物时,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带个人色彩,相对而言,英语强调非人称主语,往往以冷静、客观的表达方式叙述客观事物,句式常用被动式和非人称表达法,中国语言是人性的,受人的悟性与表达需要的管制。

总之,中国学生要写好英语文章, 一方面要把文化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熟练切换中英思维,减少文章的中式英语,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参考文献:

[1] 张瑶.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J]. 神州教育 ,2012(03)

[2] 黄玉明. 从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学英语写作问题[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

[3] 阳军.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J].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 ,201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