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4-25

摘 要:目前,经济迅速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现有的会计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改革的进程和需求,故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应运而生,其既是对原有会计制度的一次深入改革,亦是基于当下对政府会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和指向。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然后阐释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以及具体的应对之策,望笔者在本文中的研究能够为身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启示。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几点思考

0引言

在新经济形势的推动下我国事业单位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会计转化改革,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相继出台,不仅表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也表明了国家对会计事业的高度关注。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转变后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在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今后科学开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影响

1.1实现对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统一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多数事业单位都实现了对自身核算内容、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等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制度改革之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的科目以及报表方面将不再进行区分,而是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意味着统一标准输出,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不会因为制度的差异化而产生不同的标准、导致管理差异化的出现。

1.2生成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投身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越来越多,无形中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而事业单位由来已久的重资金管理、轻管理控制的现状,更一度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冗杂而又缺乏管理。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面临着更为严苛和更高标准的要求,身处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必须同时兼具资金管理和内控管理的双重职能,确保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生成和落地。

1.3提升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合理性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很多事业单位所实施的会计制度都是按照“不计提折旧摊销”的方式,这就导致财务工作者在从事具体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办法确立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及资产运行维护费用对比关系。改革之后,事业单位惯用的“计提折旧摊销”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定,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计提折旧摊销”更为精准地了解单位自身的资产配置及资产运行维护费用,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管理效果。

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我国原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等九个行业会计制度,没有一致的核算体系,不能有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及资产负债情况。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体系的不足日益凸显,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形成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新的准则制度。改革后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中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既有分离又有衔接,通过“两个基础、两类报告、八个要素”详细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财务情况。(1)核算新模式。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制,形成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两种信息。(2)平行记账。对于需进行预算管理的现金的收支业务,既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也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生成两类会计信息。(3)会计八要素。财务会计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要素;预算会计设有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三要素。(4)统一会计核算办法。新制度下所有单位采用同样的核算方法,能够提高可比性。(5)调整会计报告结构。新会计报告包括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二者内容适度分离又双线并行,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财务信息。

3优化措施分析

3.1以制度要求为依托,注重整体核算能力的提升

全面提升会计核算能力是事业单位快速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变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有效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条件。基于此,各业务单位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新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以新会计制度为标准寻找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原有的单位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技术创新,并建立新的符合单位实际发展的会计制度。应将强化核算科目作为基础点,对事业单位中的所有资金进行核算与控制,并从新的角度对相关账户进行监管,确保新制度下资金的科学应用。事业单位还需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规范预算编制和实施,提高会计水平和能力,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

3.2提升旧账清理效率,划清范围

在事业单位即将把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至实际的会计管理工作前,必须做好资产盘点、财务清理等准备工作。这主要是基于对长期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和一些难以收回的长期投资等项目的标准化要求进行的财务处理,这些项目清楚、真实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负债情况。为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提供准确和有效的数据依据。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现有的资产和负债展开全面澄清与梳理工作,并根据单位项目的特点,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服务范围,并确定最终的会计核算模式。

3.3推进高效财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落地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被完全纳入到部门预算管理的收支体系当中,进行平行记账管理。这样不仅有助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者更加清晰地分析单位的净资产变动和盈余情况,进而让财务报表更加适应改革后的财务管理计划,同时更能切实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3.4注重会计核算的数据化处理模式的建立

在数据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不断渗透至各个领域中,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可大幅度提升其工作效率及數据核算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事业单位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了解会计核算的数据化处理模式在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学习新的会计核算处理模式,敢于创新,敢于改变,使会计核算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需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引入与培养,为会计核算的数据化处理模式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政府为推进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实施的一直是以实现收支为基础的标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此的标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跟随快速发展的事业单位的诉求。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正式落地和实施之后,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化”便是这种变化最为直接的表现。这种“企业化”促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方面面对更多的挑战,必须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所以为了让全新的会计制度尽快在事业单位中发挥作用,尽快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成效,就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培训和学习,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制度及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921(02):58-59.

作者简介:

朱晓茜(1980年3月),女,汉族,山东微山,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社保基金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