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力量。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职业能力要求不匹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所以积极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极为重要。本文主要致力于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职业化研究,首先指明具体的建设价值,通过结合起职业化、专业化现象,分析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最终详细的阐明其职业化提升策略,以期能够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其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民办高校;职业化;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民办高校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其办学规模和质量,随着多年时间的发展取得长足化的进步。高校教育的竞争、生源的日益减少逐渐激烈化发展,在教师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生源、经费投入等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均不同于别的民办高校[1]。但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要求民办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提升办学质量。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
我国完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经济效益,需加强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经科技创新促进发展,保证输送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极为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力量。
另外,民办高校必须面对的考验,以及其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化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2]中有说明。相应的,应当致力于实现民办高校教育良好转型,在整个高校教育工作中,积极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辅导员还要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促进其工作的良好发展。
最后,针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3]中,国家教育部做出全面性阐述,保证辅导员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明确规定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专业背景、崇高的职业素养能力等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同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极其重要。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需先明确职业和专业问题,才能解决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另外,民办高校辅导员有明确的社会分工,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受到法律保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同时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同时为指导和组织者,是其中的骨干力量,专业技能范围涵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班级管理、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
而普通职业发展作为专门职业,其成员应当具备研究本专业领域的能力,在社会上享有相应专业声誉,成员受过专门训练,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有法规、政策、法律等的保护,有专门专业知识的支持。基于此,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内涵,就是要转变为研究、学术、学科化的工作理念,摒弃经验式的工作模式,保证工作队伍的职业、专家化,基于科学的系统理论指导实施。
高校每一位辅导员需经专业培训,保持队伍稳定,就是其专业、职业化基础。需保证其工作经凭借传统经验模式,积极的实现向专业技能的模式转变,加强搭载新媒体技术、应用学术知识等进行完善,其建设发展应当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保证每一项工作均专门、科学化发展。
三、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工作压力大
我国民办高校基于当前的形势中,如重庆经贸职业学院,规定100名学生需一名辅导员管理,但是较多学校却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可能每一位辅导员管理200-300名学生,或者更多,最终造成难以全面化、仔细的开展工作,监管的学生超标,工作量加剧。辅导员基于理论的角度出发,基本扮演保姆的角色,需实施学生思想监管便可,甚至一些教师课堂效果较差,认为是辅导员的原因造成学生逃课现象的频显。
(二)辅导员自我定位不准确
辅导员在民办高校中,是被雇佣的员工,而相应的可把民办高校视为“雇主”,通常辅导员对其未来发展前途迷茫、定位模糊,总体上缺乏归属感,造成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所以高校辅导员基于较多民办高校中,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方向不明确,不能胜任工作,搞不清楚岗位职责,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前进动力不足,不注重沟通、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等,均造成其工作方式的滞后性发展[4]。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问题
需围绕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完善的管理和育人体系,但是仍旧有一些问题存在民办高校中。其一,要在实践和理论过程中注重对特色教学体系的构建,凸显专业特色,基于学生特征实施教学设计活动。在教学中注重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消除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的问题,强调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提升学生职业实践技能。其二,强调处理好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学关系,注重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作用,民办高校需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就业形势,促进其深刻认识提升职业技能的意义,在日常学习时鼓励学生实现实践和理论并重,加强实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其三,着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长期成长、短期生存需求矛盾,凭借有力的教学保障,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切实应对市场变化,创新学生实践成长思维。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提升策略
(一)注重岗位创新
辅导员工作逐渐向专家型转变,要求把创新点从具体的工作中发掘出来。例如: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新媒体的形式,开设个人公众号,加强和学生交流、互动,分享工作经验,集中展示工作成果,创新班会开展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应用团体辅导的形式,摒弃传统说教班会,促使学生认识班会主题更加深刻,督促学生提升专业成绩,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打造系列品牌项目,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出集体荣誉感。因此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应当围绕学生特点,善于挖掘资源,引导和服务学生,应用现代化的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服务学生,把工作落到实处[5]。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对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极为重要,是其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应当按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实施自我评估,全面了解自身专业结构、兴趣、性格等,确定职业目标。例如:对和学生沟通感兴趣,可向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发展;当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背景有关,应当朝着思政课堂讲师发展。
(三)完善激励机制
需结合好教育改革标准要求,完善好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构建出合理、公平的人才绩效考核机制。随着知识含量的增加,存在其中的绩效结果表达方式不一样,知识化现象更加显著。基于此,民办高校应当树立个性、差异、知识化不足,满足辅导员队伍建设需求,促使绩效考核机制适用于队伍。同时要强调对绩效辅导、评价和反馈等参与,及时做好绩效沟通工作,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
结语: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基于民办高校的具体发展过程中,成为其关键性的组成部分,需积极的完善机制、搭建平台,作为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必然反向,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全新路径。另外需要注意,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提升,其中会涉及很多复杂化的因素,起到相应的干预作用,同时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长期性发展状态。所以想真正意义上,积极影响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根本上对辅导员工作的变革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艳.探究"立德树人"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6(12):34.
[2]郭成.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人力資源,2019,22(18):4-5.
[3]赵云娟.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0):117-118,124.
[4]刘苏红.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析 ——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21):418.
[5]罗怡.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探索——以X学院为例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探索——以X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07,109.
作者简介:
陈野 (1993.08-) 男,土家族,重庆黔江,本科在读(四川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与路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