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魏慧娟
摘 要:儿童文学在其早期发展的历程中主要是成人赋予的训诫性文学,而后的发展又是以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想象性文学,如今的阶段是游戏精神下的儿童自我文学。伴随着儿童文学的不断变换,它一直都与教育内容分不开,给儿童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示,在塑造认知能力、树立道德观念、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有着积极的用作。本文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分析,试论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理解能力,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由于儿童的年龄原因,文学作品要有直白明了的主题思想,简单的句式结构,兼顾趣味性和想象力。儿童文学可按照年龄段可分为幼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等,儿童文学。要坚持服务儿童的基本原则,以贴近儿童生活的表达方式陶冶孩子的情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教育意义。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先天的关联性
(一)儿童文学要将儿童作为创作主体
儿童文学属于文学的范畴,其审美对象为儿童,这种特点也就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将儿童作为主体,符合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儿童文学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儿童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定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创作,以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语言、以儿童的体验方式,写出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儿童文学必须要将儿童作为受众对象,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创作,而且还要依照儿童的年龄段进行划分,这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必经之路,也是儿童文学的发展必然结果。
(二)儿童文学是帮助儿童成长的作品
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文学肩负着教育的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被不断深化。在古代时期也有儿童文学,类似于童谣、寓言、童话故事等,那个时期的儿童文学更多是以真实发生的故事为背景,在民间不断的传播和打磨,逐渐形成了便于儿童理解的故事,通常以简洁的语言和故事结构,或教人向善、或惩恶扬善,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以往很多儿童故事都是以“国王”、“王子”、“公主”等形象示人,而现代的儿童文学则多以小动物、自然界的拟人手法进行描绘[1]。时代的不同促成了不同的创作理念,但是儿童文学都是以帮助儿童懂得道理为基准,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所以说儿童文学也可以定义为成长文学或助长文学。
二、儿童文学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儿童的成长需要引导和教育,儿童文学在精神层面帮助儿童理解道理、培养人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晚上人格培养,长大后成为了一个人格健全的社会一份子。
(一)儿童文学肩负树立正确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
儿童文学在内涵上以发扬传统美德为主,这既是社会的道德观念,也是人们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寄托,例如诚实守信、嫉恶如仇、团结协作等。儿童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会被所创造的人物所吸引,继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儿童会下意识的将自己划分到作品中“好人”的行列,并用正派角色的角度理解社會关系和人物行为。像《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流传多年的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全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不仅因为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而且在故事中还传递着人们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深远的影响。另外儿童文学作品中还会树立很多反面形象,作者会通过这些反面形象的经历和挫折进行说教,例如好吃懒做、不爱干活、不爱干净、贪玩爱闹等等,这些形象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主人公在作品中不断的改正和感悟,这样的作品有着教育意义和迷人的魅力,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反面形象”的心路历程和努力变化,这也是儿童文学传递的更符合实际的人性教育,对于孩子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效果[2]。
(二)儿童文学负有让孩子认知社会、认知人生、认知自然的使命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也同样具有文学的特性,包括所要传递的内容与思想,以及作者的主观意识,也体现出了时代特征和社会形态,从侧面展现出自然知识、社会规律、历史趣闻等。儿童文学不仅能够在思维上引导孩子去他们从未曾去过的地方,还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百态,可以让儿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另外也能让儿童对一些简单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了解别人过了一个怎样的人生,而自己也可以进行选择,激励儿童具有阳光健康的心态,以及对于社会和世界保持了关心与热情,加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期盼。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走进了一个荒诞、绚烂、美好又神奇的地方,在哪里遇到了很多人和很多事,但是最后的选择还是要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这样的作品帮助孩子开启了想象之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作家创作的童话故事,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还讲述了很多农业知识、地理知识、神话传说等,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瑞典的风土人情,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泛的延伸内容。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儿童的角度讲述儿童喜欢的故事,在兴趣方面可以积极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虽然认知能力还不够健全,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故事中展现出来的新事物、新景象,会让孩子们有探索的欲望,这种探索欲就是促进儿童认知社会、认知人生、认知自然的驱动力。
(三)儿童文学负有培育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天职
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的时候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成人要将这个过程赋予“美”的感受。儿童文学中美的传递也是审美的最好传播方式,现实种我们发现很多儿童的外在表现有冷漠、脆弱、敏感等,这正是当代教育所说的 “情感缺席”,情感的缺失是当代社会教育的重要问题,而儿童文学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情感、对善良的颂扬等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真诚的一面,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的角度,让孩子从小就对作品中的“美”有强烈的认同感,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4]。《小熊维尼》、《绿野仙踪》、《彼得潘》等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寻找美丽的心灵,也在理想中寻找自己的的心灵寄托,体验到美好情感,弥补情感的缺失。另外,儿童文学作品也能够塑造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孩子的积极、勇敢的品质,例如《金银岛》的故事就在激励着孩子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在阅读文学中加强儿童的自信心,教学孩子即使是面对困难也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对于人性光辉的赞扬可以有效的激励儿童,特别是对于克服内心中的畏缩、柔弱、脆弱、敏感等短板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们也是民族的希望,对于儿童的教育要针对性,而且要符合儿童的年龄段特征,儿童文学是孩子们成长的精神食粮,对儿童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我们要重视儿童文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鼓励作家们注重儿童的精神世界构建,创作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儿童文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要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晓云.关于儿童文学教育与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5):102-103.
[2]龚栩.浅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9(20):188.
[3]孙伟强.中国和欧洲儿童文学产生时间差异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9(11):104-105.
[4]孙伟强.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文学教育(中),2019(12):68-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