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王海涛
摘 要:垃圾分类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之后,也开始向纵向延伸。本文通过中小城市在推广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从宣传教育、细化标准、创新手段等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城市;垃圾分类;困境
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是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开始由重点城市向中小城市、城镇、农村基层延伸,但是由于居民科学素质、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城市垃圾分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中小城市垃圾分类的困境分析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其他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较高的地区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而在内地的中小城市中,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垃圾分类并不是原始的简单分拣,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垃圾分类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分类主体的受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相较于发达城市而言,大中小城市公民的受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公民的主动作为能力与政府宣传内容的接受能力与发达城市都有较大的差距。
居民分类成本较高。从经济学角度讲,垃圾天然的具有低价值甚至负价值的属性。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们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偏少,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在实施垃圾分类的时候,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也不尽相同,文化程度越低,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就越多;其次,部分居民由于只看重眼前的微小利益,除了将废旧报纸、塑料瓶这些能够直接形成经济价值的垃圾挑选出来以外,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分类那些他们认为“毫无价值”的垃圾,存在将其他垃圾“集体打包”的现象,导致垃圾分类形同虚设。
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完善。从7月1日上海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推动垃圾“强制分类”,到南京全面推进单位垃圾分类,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加以规范。即使是上海出台的号称“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条例我们可以看出,垃圾被分为了四个大类,100多个小类,虽然从数量上能够看出划分的已经很细,但是在分类实践中,由于分类主体的教育背景、政府宣传方式以及地域的巨大差异,导致在实际的分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分类盲区和混淆不清的种类。当前不论是大家普遍沿用的“四分法”还是网络上诙谐幽默的“猪分法”在现实垃圾分类实践中,都有很大的空白盲区,使得部分居民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感到困惑。
二、推动中小城市垃圾分类的策略分析
创新宣传方式和内容。绝大部分城市垃圾分类采用的“四分法”即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虽然在宣传的时候各个地方都采用了多彩生动的图示,但是仍有不少居民在具体分类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原因在于相关分类知识介绍的时候专业性较强,中小城市普通居民的學历背景相对较低,接受程度有限,难以消化理解相应的知识,因此在具体实践的时候依然会遇到无从下手的情形。一般而言,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基本上都分别自成体系,认知识别度比较高,能够相对准确的投放,难点主要在厨余垃圾,存在分类模糊不清的情形,而居民社区垃圾产生最多的种类就是厨余垃圾。要让公众主动支持、配合、践行垃圾分类,依靠的不仅仅是花花绿绿的分类图,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地区的特点,针对居民日常遇到的问题,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进社区”等活动,利用浅显通俗、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大力宣传,以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培养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完善垃圾分类标准。日本作为世界上实施垃圾分类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有效的经验之一就是制定了十分细致的垃圾分类标准。在全国试点的重点城市中,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垃圾分类的名称、标准不同,会给居民在分类实践中带来一定的困惑,影响分类的效率和积极性。垃圾分类落实落地执行过程中,分类细化问题依然突出。以城区居民生活垃圾为例:同样是塑料瓶,有些属于可回收物,有些却属于有害垃圾;同样是植物,有些属于厨余垃圾,有的却属于其他垃圾;同样是骨头,猪骨头是湿垃圾,鸡骨头却属于干垃圾。因此,地方有必要对区域垃圾产生量、垃圾种类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地方社区居民可操作的程度,进一步修订、细化、完善地方垃圾分类标准,让垃圾分类操作上有标可循。
创新垃圾处理手段。垃圾分类的基础是“分”,但是做好这门功课却不止“分”这一件事,“分”只是开始。更关键的是分类之后的处理,作为源源不断产生的垃圾,只有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方式才能更好的切合当前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当前的中小城市中,传统的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和填满的方式,这种方式从处理效果来看,存在着时间长,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弊端,而且作为主流的垃圾处理手段,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特征,当前众多的“垃圾山”,“垃圾围城”就是鲜明的例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分类投放、收集转运与后期处理几个环节。分类投放是有赖于居民的前期工作。收集转运是需要根据前期分类的不同情形将垃圾转运到不同地方进行处理的中期工作。垃圾处理是依赖基础设施的后期工作。前期的分类投放和中期的收集转运主要依靠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基础设施的依赖较低。而后期的垃圾处理几乎完全需要配套设施的支撑。要完整体现垃圾分类的意义,不只是分类投放,还应该包含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置,避免垃圾“先分后混”的情况出现。分类转运只需要采用不同转运车辆和转运方式,在转运车辆喷绘不同的种类标识,就能很好的避免打包“混装”“混运”的问题。而垃圾后期处置方面,总的来说分为两部分,一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一种资源化利用装置。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无论哪一些基础设施都是相对比较欠缺的,需要根据本地垃圾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设施规划建设。例如,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厂将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等。
垃圾分类关键在“分”,主体在“民”。让居民主动的、自觉地、准确的将垃圾进行分类,既是一道难题,同时也是一道必答题。正因如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为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探索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7):90-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