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付寒立
摘 要:经济发展虽然离不开大型企业的支持,但是也不可忽略中小型企业的作用。而中小型企业始终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说国家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仍未摆脱融资困境。金融科技的诞生,使得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解决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金融科技;实体经济;服务能力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并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金融科技的原理就是金融行业利用恰当的技术与科学的手段改善金融服务效率过低的问题,将惠普金融落实到实处,有效地控制整个行业的运行成本。正是因为金融科技的出现,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才得到了有效的填充。现有的金融科技主要涉及到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诸多新型的智能技术,上述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束缚,还在信息收集及风险定价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促使实体经济的效率得到了量的提升,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这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科技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应善于激发金融科技的活力,提升其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现状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这是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划分后得出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会首先采取内源融资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外源融资。长期的利润累积是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但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我积累明显不如大型企业,很难以内源融资的方式完成融资。而外援融资又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融资具备低成本的特征,但是受到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影响,中小企业很难自行完成直接融资,加之企业变革和市场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道路面临重重阻碍[1]。此时,中小企业只能采取从银行金融机构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来完成融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接融资。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都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病。近几年来,银行业经过不断的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服务,但是仍旧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提出的要求。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当然,也会有企业选择利用其他渠道进行融资。2017年底银监会统计并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余额仅占社会总量的17.59%,这说明中小企业始终没有摆脱融資难,融资贵的困境。
二、提高服务能力,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
(一)重构金融信息网络,拓宽征信范围
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技术不同,不需要第三方机构或者中介的担保,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而建成的共享账本和共享信息链。实际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区块链技术具备无法比拟的优势。不难发现,传统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征信缺失的问题,这是因为长尾客户被忽略。而征信缺失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的直接因素,银行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长期存在,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致使其陷入恶性循环。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可用于记载交易信息,还可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及信息的查询,银行通过事后点评即可完全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和借贷情况[2]。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公共数据库后,企业如果违约,则需要支付更多的违约金或者承担更大的代价,违约成本大幅上升,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违约的可能性,还为征信企业的建立与健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在以往的金融体系当中,即便是企业发生违约行为,也不会接受经济或实质性的惩罚,因为违约成本较低,所以企业常出现单方面的违约行为,区块链技术和公共数据库的建立即可弥补这种不足。因企业的日常交易信息都被记录在册,违约成本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一次失信行为后很难再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帮助和贷款,其他的参与者也会降低与企业合作的可能。这是金融科技应用于金融信息网络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其次,在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征信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不仅有效地覆盖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需求,还可形成相应的数据,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存在,可对网民的网络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分析,从而形成有利于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数据,征信范围也有所拓宽,降低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善于应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能力
近几年来,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所扩大,但是同质化的问题仍旧存在,也就是说各家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极为相似,很难突出自身的特色或者个性化。另外,供给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是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直接因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将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切入点,深化改革,做好公司治理,通过强化管理绩效、建设激励机制的方式加快发展,还要积极地寻求与互联网企业和其他行业的合作,切实落实国家的策略与方针,加快现代化进程。另外,还要构建新型的银行体系,兼顾差异性原则和多层次原则,从而彻底解决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丰富基层金融产品的种类,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提供助力[3]。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只有善于利用新型的智能技术,将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使实体经济朝向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1、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
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其实现长久发展目标的核心手段,但是伴随而来的新金融环境给各项政策的实施带来了重重阻碍。金融科技的出现,使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金融资产的转换成本也在金融科技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正是因为金融科技的应用与普及,才使得支付结算的通道更加畅通,流转速度越来越快。而在整个金融市场当中,利润都作为价格进行使用,而整个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也有所提升,与其他行业或者产业更加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有积极意义,使其不再局限于数量型的政策当中,转而朝向价格型的方向发展。金融科技企业特有的业务具备极为强大的功能,突出表现为货币创造。因为金融创新的影响,货币无法维持原有的层次,整体呈现出更加模糊的状态,而中央银行的控制权也大大削弱,这给宏观调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该机制充分考虑了金融创新而带来的新型的金融环境,并考虑了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旨在研究金融科技带来的影响,明确其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内容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的市场化体系,确保金融科技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金融科技有望创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新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比特币于2009年诞生,这是首次出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诞生后不久,法定货币兑换和数字货币兑换随即出现,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大批量的交易。我国与之相似的网上交易平台最早于2011年出现,虽然说数字货币具备普及难度大的特征,加之严密的监管的影响,但是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还是在2018年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就是以数字货币发展与演变而来,这不仅反映出了人们对金融产品的全新需求,也表现出货币在支付方面发展出了全新的功能。央行于2014年开始关注数字货币,并对其发行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直到2018年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并测试成功。在货币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数字货币的作用将得到提升,主要是作为法定货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监督与管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發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具备顺周期性,正是受到这一特性的影响,才无法完成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估,数字货币的出现可以实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去中心化”,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如何将银行业务和金融科技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金融专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也是金融行业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整个经济体系当中,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核心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提高金融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促使其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的转变做出贡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体系也做出了逐步的优化与变革,总体上说更具个性化,真正考虑到了客户的需求,并以自由组合产品的方式满足客户在金融业务方面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因为金融科技风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决策构建与运营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总之,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还是充满不确定因素,应提高警惕建立防范机制。在维护自身发展稳定性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咏珩.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J].金融经济,2018,494(20):65-66.
[2]陈华,张晶晶.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18(8):13-17.
[3]赵雪君.大数据时代下金融科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8,487(19):19-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