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扶贫政策下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研究

时间:2024-04-25

周静 龙小宏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扶贫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扶贫重要思想。“精准扶贫”是习总书记扶贫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习总书记强调“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是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精准扶贫;大学生;资助

一、目前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定时间紧、难度大

高职院校平均每位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在200-300人之间。教育部规定,贫困生参与申请可达25%以上,以此计算机每位辅导员需核查近50名学生以上的贫困认定资料,工作量巨大。

贫困生认定一般是每年九月份,新入学学生的贫困认定也需要在这极短的时间完成,除此以外新生入学还需完成学籍注册、军训管理、入学教育等诸多事宜,这给辅导员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受时间限制,致使辅导员远远不能深入对学生家庭状况全面了解,因此也造成了贫困资格认定的纰漏。

2、评选方式因个人工作方式不同略有差异

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大都是由各班辅导员直接负责,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处理方式,对国家政策的解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影响评选结果。资助工作要求评选人员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是在实际评选过程中,评选小姐成员大多是根据辅导员的意愿进行评选,辅导员在评选中有绝对的话语权。个别辅导员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影响评选结果,导致评选结果失去公平性。

3、资助忽视学生心理扶贫

当代高职学生大多数是00后,总体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享、帮助他人意识。资助申请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因面子问题而放弃申请,封锁内心;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性格内向。以上常见的心理情况是资助扶贫工作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的貧困,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创伤。高校资助只是暂时解决了学生的部分生活问题,忽略了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全面的进行扶贫。

4、贫困生资助后续管理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量都非常大,将贫困生资助仅仅视为一项工作,工作完成便置于一边。一些学生得到助学金并未将其用到合适的地方,而是追求名牌,享受生活,一味挥霍了。一些学生持有“等、要、求”的不良心理,将助学金视为理所应当。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学校和辅导员却无能为力,只能批评教育,未能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便造成了宝贵资源的浪费,而助学金理应产生的正能量也大打折扣。

二、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的策略

1、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1)围绕贫困大学生生源地经济情况、家庭经济结构等信息构建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形成一套量化识别体系,对各信息赋予相应的权重得出经济困难指数,实现经济困难情况的定量分析。

(2)可以通过关注对获取了贫困助学金的同学的个人消费习惯,利用大数据手段,结合所提供的家庭经济信息分析,得出该生的消费指数。

2、精准帮扶

(1)不定期组织参与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一般多指不求回报,自愿进行的为社会和国家公共利益的发展贡献时间、精力、金钱的团体或个人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帮助他人或者某个团体的事情,事实上不少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受到感情上的触动、固有的思想被打破或者价值观有所转变,因此很多参与者都认可内在的收获。

参与公益活动也是精准帮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参与过程中贫困生能实现自我提升,因此可以形成一套公益活动计划,比如关心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走进孤儿院、环保人人有责、义务献血等,通过各种活动让贫困生建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品质,开发自身潜能,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格观和人生观,学生自强自立,彻底摆脱贫困。

(2)组织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寒暑假期组织贫困生以不同方式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服务各地方的经济发展,从而丰富学识、巩固和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强健体魄、磨炼意志、锻炼品格、增强社会责任咸,在真正迈入社会之间就能及早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良好成效。

(3)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精准扶贫相关内容

组织在校思想政治教师一起深入挖掘精准扶贫相关内容,并将精准扶贫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同点和关联点。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当下社会热点,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的黑板教学,增加一些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准管理

构建贫困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比如该系统可以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勤工助学、评奖评优、学生资助、助学贷款等模块,进行持续跟踪、了解和分析,为下一阶段帮扶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依据,从而打破“评一次建一次档”的管理模式,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又保证了数据在真实可靠。

三、结束语

大学生的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要建立更全面的机制来进行推进,精确识别贫困学生,完善帮扶困难学生的路径,构建贫困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贫困学生信息数据库,确保贫困学生精准管理。

参考文献:

[1] “精准扶贫”理念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J]. 王振兴.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1)

[2] 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路径分析[J]. 朱虹,覃向梅,陆蕾.  职业. 2019(13)

[3]发挥高等院校优势,做好精准扶贫工作[J]. 韩瑜,王欢.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8)

[4] 精准扶贫视野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 金明媚.  继续教育研究. 2019(01)

作者简介:

1:周静(1979-),女,汉,四川泸州,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应用开发,软件技术

2:龙小宏(1976-),男,汉,四川泸州,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题名称: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贫困等级的研究,编号:K-1919,类别:院级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