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夏琼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创设情境要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二、创设情境注重直观教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學“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有”,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创设情境要利用好多媒体
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四、设置问题情景的几种方式
1. 数学应用性问题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分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这是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的过程,也是密切联系实际,建立数学概念、模型,形成数学思想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应用性问题情景,展示这一过程。
2.设置趣味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特别是中学生,趣味性的内容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思考。教学中,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设置开放性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不完善、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真正学会“数学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点的多说、多想、多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