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陈瑞玲 张敏
摘 要: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哲学最为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实践及教育实践。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以及目的都离不开生活的影响,另外,教育还可以促进生活的完满和幸福,为人们生活的更好提供有利的条件;哲学的产生以及研究的内容也同样离不开生活,所以教育、哲学与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哲学;关怀生活;生活的幸福化
一、教育与生活
教育是内含于生活过程之中的过程。生活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然而现代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走向了疏离生活的道路,个人所获得的只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意义的贫乏的技能与规范,而没有获得完满的生活。
生活需要科学,科学教育强调的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而不能给人以完整的生活经验,引导人践行充实的人生。由于科学教育强调的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非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教育培养人以生活技能,但无法触及生活意义与价值,这使教育无法深入生活,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的内在状态,教育与生活达成的只是表层接触。
为了人类的幸福,教育必须指向人的完整的精神建构,指向人的生活精神与生活智慧。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活回归。1897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他认为“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立即得到了广泛认可进而形成完整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世纪前后,众多教育家、哲学家发出了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睿智慧语,其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是对教育与生活二者关系的辩证表达。约一百年后的今天,历史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循环,众多睿智而有胆识的学者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
教育的根本目的乃是人的“有目的生活”、“满足的生活”、“好生活”。人在教育活动之前生活着,在教育活动之后也生活着。生活是连续的过程,教育只有当其渗透于人的生活之中才可能实现对人而言的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教育所培养的人的各种品质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的生活品质,它们必须回归人的生活,并完善人的生活状态,使人逐渐走向美好的生活。
同时,教育还能促进生活的幸福化。幸福是一种能力,获得幸福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人们虽然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能使人产生幸福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然而一些人缺乏幸福的感受或者说因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而丧失幸福感。幸福不是物欲的满足幸福是心灵的充盈和精神的充实,幸福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二、哲学与生活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生活质量,哲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面对生活,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简单来说“哲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的本质即生性的激活,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在于活得充实,是经营人生的生活理念。人生的真理,在于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从各种目的、条件、因素、力量、可能出发,寻找一条最适合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道路。而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地根据现实的、历史的条件作出判断,需要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
哲学并不是站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来关照人的生活活动,它就是人的生活本身,人是对象性存在物,这不仅意味着人之外有对象存在,人要依赖于对象才能存在,而且是指人是对象化的存在物,人所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或对象化自身,就是要成为全面的人。
哲学的思想指导是为了建设美好的日常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日常生活消费角度,我们应倡导科学消费,防止人的物化;从日常生活观念角度,我们应培养科学的生活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从日常生活活动的角度,我们必须建设和谐社区,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空间;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应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境界。所以说哲学的旨是为建设美好的日常生活提出建议和基本框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日常生活这一更有效的现实途径。
三、教育哲学与生活
教育哲学思考生活与教育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教育哲學的热爱智慧的方式可能是多样的,教育哲学的思想智慧也可能是多样的。反思和批判现实问题,厘清产生现实问题的观念原因,提出针对生活及教育应当持有的观念或原则的理由,是教育哲学关怀现实的一种方式。
教育哲学最为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实践及教育实践,它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在一起的公民提出塑造人的灵魂(德行)和社会正义的教育秩序的理想、目的或原则,这是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根本内涵。教育哲学探寻生活的“本相”和“理念”,探寻善的人和善的教育的“本质原型”,表面上看起来不现实,但却离日常生活不远。教育哲学的实践感或实践意识不是说为实践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以某个角度描述了现实,而是把实践作为人类判断、选择美善生活的价值行动和目的行动,从而提出生活实践或教育实践的理念、理想等,提出调节或影响人们的目的、价值和原则,引导人们做出实践的判断、反思和选择。
教育哲学通过对关于实践的真理的追寻而做到对实践的引导。没有对真理的热爱,或者不相信有关于好的生活和好的教育的真理,教育哲学就无法与生活建立联系,就不会有站得住脚的思想,为教育实践者或生活者提供指导。教育哲学不是一种分析工具,或者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技术性或工具性的方略,它必须通过对于基础性问题的探索,也就是对涉及教育的真理进行追寻,从而来反思教育实践或生活实践被错误观念误导、扭曲的原因,探索应当正确行动的理由和原则。教育哲学从来不会停留在意见层面,而是超越意见,提出普遍性的指示性真理,把指示性真理作为我们实践行动的根本原则。这样,现实的生活或教育才不至于受各种纷纭的意见摆布,从而具有恒定飞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金生鈜.负担教育论坛[J].2011年第9卷第2期
作者简介:
陈瑞玲(1989.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张敏(1983.11-),女,汉族,四川泸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