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4-04-25

于晓艳 刘辉

摘 要: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对其领略生命真谛,构建心理健康氛围,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

透视人类整个生命的进程,高等教育首先应该专注于关怀人的生命,授予大学生领略生命真谛、促进人性完善、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意大利女性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表示:“助长生命健康良好的成长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所有帮助生命发展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然而,在学生生命关怀层面上,高校教育的生命教育气氛却十分寡淡,极少甚至从不向学生诠释正确面对生命态度的系列教学。死向来与生相对,恰恰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有限生命的无限宝贵,领略其中伟大的意义,故死亡教育是实现生命教育的必要路径。但目前的应试教育以及不理想生存状态和环境,使学生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几乎是被忽略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生命的藐视,部分学生产生了对感情的冷漠和对生活的麻木感。生命情感的发展缺陷,精神的缺少寄托,就使得他们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甚至无视生活的意义,从而深陷生命意义危机和精神迷惘中,处于深刻地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疏远的困境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或突发性事件便无所适从,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自杀轻生、甚至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此,开展高校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一、社会物质化导致大学生质疑生存意义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物质条件日趋优越,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却仿佛进入了一个陷阱。人们精神与物质的平衡被打破,丧失对生命意义的掌控,深陷生命意义危机和精神迷惘,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沦陷在物质里,一味追求享乐主义却放弃了信仰。同时,丰厚的物质基础更带给了人们“一无所有”的恐慌感。物质的丰富导致当代人在物质拥和精神支持上都存在双重匮乏的状态,故现代大学生也在生命的单薄感和意义的迷失感中徘徊不定。在对物质财富与精神的双重追求中,大学生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对生存的意义也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质疑,心理、精神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生存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逃避心理

现代人对物质享乐的浪潮已到达巅峰,人们拥有比前辈更多的材料,卻也产生了黑洞式的欲望。对心里贪婪欲望的追求,导致人生的脚步越发沉重。当代亦是知识爆炸化增长的时代,我们总在追逐无限真理的道路上感到疲惫不堪,生活也渐渐被快节奏完全左右,导致我们被淹没在改变的浪潮中无法自拔,大学生也无法在这场生存竞赛中逃离。在大学生对内不明生命意义,对外备受现实压迫的内外交困中,极易选择逃避,甚至产生轻生等可怕的念头。近年,高校学生自杀逐年递增的现象已成事实。

三、空间感变小导致大学生难以承受孤独

人际关系已成为现代社交的一部分,极少有人能规避这张交际的巨网。通讯、交通工具的创新刷新着人们的观念,交流的快捷性导致人们的空间感日趋缩小。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强调个人主义,鼓励明确的利益关系,人情变得越来越冷淡。利益开始占据的人心交往的上峰,长此以往人人都带上了厚重的铠甲,事事防备他人,导致关系的疏离。频繁的交流掩盖着现实的冷漠,在双重煎熬下,现代人在热闹与孤独中负重前行。单一的“三点一线”式生活和现实的冷峻导致大学生通过网络派遣无尽的孤独,看似热闹实则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

四、教育取向偏颇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现实社会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教育领域。其中,教育取向正朝着真理至上、技术崇高的方向发展,协同外部因素的干扰,教育逐渐沦为单一化的工具。慢慢的,教育只追求解决“生存本领”,而放弃追寻“生存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忽略学生情感诉求,对尊重生命、自我负责传授甚少。从某种程度上讲,过度强调了成绩,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单一的考研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将学习环境构筑成冷血的“战场”。在这种环境成长的人不理解合作的乐趣,只懂在竞争场与“对手”上厮杀。同时,此种“快餐教育”也使学生遗失了对生命意义的珍视和探究。面对如此功利、浮躁、迅疾的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扭曲。

死亡,给生命以特定的长度,使人可以在其他维度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在不断丰富人生厚度的过程中探求意义,实现自我价值。死亡向来贯穿我们的一生,博大的中华文化饱含生命真谛和死亡智慧的各种真理,但是在传统里,我们却总是对死亡讳莫如深,这种禁忌导致我们很难开放坦诚的面对死亡,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对生命本源的思索。恰恰相反,回避死亡致使人们难以构建合理的生死观,难以正确面对死亡,甚至难以合理生活。生命既应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应是其最终方针。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就成为高等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海燕.论大学生的生死教育[J].曲阜师范大学,2005,3:12-16.

[2]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11.

[3]黄天中.美国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4,1(33):40-41.

作者简介:

于晓艳(1972-),女,黑龙江大庆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